莫让社会个体矛盾扣上“民族”的帽子!_风闻
西域都护-西域都护官方账号-新疆在地观察家。公众号:西域都护2021-01-01 19:58
今天,笔者想跟大家分享两个发生在笔者身边的故事。
先说第一个故事。
有一次笔者在坐公交车时,看到有个民族老爷爷上了车。他走到了司机身边,开始用“蹩脚”的普通话来询问他所要去的地址。问了半天,司机还是没有听明白他的意思,开始不耐烦了。
这时,看到这个情况的一个大叔,走到老爷爷旁边开始给他翻译。等事情解决了,当他们准备去座位的时候,就听司机说了一声“说个话费劲死了,普通话都不会说。”
听到这句话的大叔,直接怒了,开始质问司机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听着听着,发现他们说的这话好像变了点味儿。两人争吵的话题已经开始慢慢像民族方向转移,这位大叔硬是给这个司机扣上了“民族歧视”的帽子。
作为旁观者的我,在看完这场闹剧以后,心中出现了疑惑:“这难道不是两个人之间的私事么?怎么说着说着就扯上民族了?”
其实这件事,问题的始作俑者是司机本身。他作为一个服务者,当乘客遇到问题时,他理应为乘客解决问题并给予一定耐心的态度。但是这个司机在刚开始时就开始不耐烦,并说出了带有歧视性的话语,这个大叔听到后会生气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指责这个司机时,可以说是没有做到工作要求或者是对乘客进行了人格上的侮辱。但只是因为,这个司机是汉族、这个老爷爷是少数民族,他就把这件本来是个人之间的矛盾上升到了民族层面,这种做法在我看来是极不可取的。
再说第二个故事。
最近,笔者的一个朋友遇上了一些麻烦,她们学校宿舍之间的舍友关系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舍友因为“半夜两三点还在打电话、发语音”这样的“习惯”,跟其他舍友出现了争执。这个问题在舍友之间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就一路闹到了学院层面上。朋友被对方的学院叫过去,原本以为会得到适当的安慰或者是解释,没想到却是被“教育”了一番。
一开始,这位院领导就给她们扣上了“民族歧视”的帽子,并要求她们要尊重该院学生的“民族习惯”。听完这件事的我是一脸懵逼,我好像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是“半夜两三点不睡觉打电话、发语音,干扰其他人的作息”。
我想朋友也是希望能有一个比较安静的休息环境才会对舍友提出要求,也是因为他们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才会闹到这一步。然而,这位院领导根本不了解真实情况,就如此轻率“偏袒”本院学生,甚至是直接给朋友扣上了“民族歧视”的帽子,属实让笔者感到震惊。更让人无奈的是,朋友所属的院领导还要求她们必须向对方道歉。这不就是领导带头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么?
本来就是舍友之间的矛盾,却被这些领导框框地上升到了民族问题。更是给“半夜两三点通电话”的这种个人的素质问题顶着“民族习惯”的帽子,而为所欲为。这不就是在有意无意激化矛盾么?
暂且不说这些事谁对谁错,就说每每当两个个体之间发生了一个很普通的矛盾,但只是因为这两个人中一个是少数民族或者其他什么身份,这个矛盾就会直接被某些“有心无心之人”地上升到了民族问题。更有一些人给自己的一些没素质的行为贴上“民族习惯”的标签,这难道不是一种对少数民族的抹黑么?利用“民族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等措辞,在面对矛盾时,一味地让另一方去妥协。这样难道不会导致一方在心理上出现极度的不平衡,另一方更是出现一种优越感,认为无论发生什么事儿,可以利用自己的“民族身份”获得“免责牌”。当两方出现了极大的不平衡时,甚至是出现了不公平,这样这两方的矛盾只会越来越大、积怨只会越来越大多,隔阂也会越级越深。表面上的平静带不来一时的安稳,只有当根本问题得到解决时,才能迎来真正的团结。
然而,这个真正的团结,又需要我们做什么呢?
笔者认为:当不同民族个体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把他们看成两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尽力忽略他们所带有的天然民族属性。不要因为他们的民族身份,将两个个体之间的矛盾上升到两个群体。当遇到问题时,能够客观理性地做出合适的解决措施,而不是因为某一方的民族身份直接下定论、出结果。
人人追求平等,如果能够以同等的方式对待双方,不会过于“偏袒”,也不会过于“被迫妥协”。那么一方不会因为“被偏爱”而产生优越感,另一方也不会因为“被迫妥协”而感到不公平,那么他们之间的隔阂自然而然就会消失,我们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也会更近一步。
最近,在互联网上发酵的事件,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从各个渠道了解的信息来看,政府很重视,各方面调查都在快速推进。网上有很多网友很气愤,很激动,我当然也是,但是一定不要刻意上升到民族层面,因为我已经看到了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开始带节奏了,把这些说成是什么民族苦难,这和民族苦难有个毛关系。不管怎样,相信当地政府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如果情况属实,自有党纪国法在前面摆着,相信随着如今各方面法律规章的健全,人民、网民的监督越来越到位、无死角,法律不会冤枉一个好人,更不会放走一个坏人。
作者:莎莎,自由撰稿人。
延伸阅读:
欢迎关注!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微信:xiyuduhu2020
觉得还不错,欢迎转发点赞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