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按需存储?我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_风闻
兵法奇门-研究兵法奇门。2021-01-02 15:29
【本文由“铃儿响当当”推荐,来自《我国学者成功研制“按需式读取”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器》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以前看过人脑和电脑对比的文章,这个按需存储就是解决两者不同的重要技术。人脑的存储方式是活存,电脑的是死存。活存意思是:比如你用纸张来记录信息,纸张就那么多,而信息是无限的,你只能不停把旧信息(不重要信息)压缩起来,以便腾出新空间给新信息。死存意思是:纸张是跟随新信息增加而增加的,这就是的电脑硬盘从过去MB变GB变TB的原因(虽然实际是改变簇的大小实现,但最终仍然受物理空间限制)。在早期电脑的存储器里,所有信息的地位是一样的,这就导致了人使用电脑里的信息,无论重要还是不重要,都要花费同样长的时间。为了缓解这个矛盾,后来的电脑出现了一级缓存、二级缓存,有攒机经验的人都还记得,选什么cpu,看它缓存多少,缓存多的就贵就快。这个缓存的意思就是计算机判断什么信息是经常使用的,预先把它们从硬盘或内存中读取到cpu中,这样处理速度就快了。但是代价是你得在cpu中留出位置放置缓存零件——这就是成本,cpu的本职工作是计算,现在还得背被存储的包袱,这不但要花费空间还要花费功耗。
而人脑不是这样,人脑是压缩不常用、不重要的信息,以便减少记忆功耗,把更多功耗放在更重要的问题处理上,所以人脑更像处理器而不像字典。现在的一般电脑更像字典——只是这个字典可以翻得很快而已。
现在有了这个按需读取,实质上已经属于在模拟大脑的工作了。人脑如果要读取不重要的信息、长久的信息,需要花费点时间解压,想一下才想起以前如何如何,如果要读取近期的重要信息则很快可以不假思索回答出来——实现这点的关键是——人脑无需升级。如果对应成一般的电脑,要做到这点,需要把旧cpu升级成带有更多一级缓存的cpu才可以(除非你愿意把cpu做得很大,否则你无法得到很大的一级缓存),而人脑不需要升级即可获得这个功能。现在的按需读取就是模拟了这个,有了它,那些不重要的信息可能会以较慢速度读取,重要信息较快读取,而不需要额外的物理空间成本——这意味着,这个量子存储器给会思考的人工智能提供了物质基础。这样量子智能将会在投入使用后,不停学习、吸收它能看到的信息,判别出信息不重要后,它就压缩起来,让有用的信息保留在“一级缓存”的位置。典型应用场合如:
一个量子智能机器人给你当管家,假设你家有4口人,它会记住这4给人,看到其中任何一个人的面孔,它会立即响应,说出你的名字。但是这个机器人可能会给你当保安,站在家门口去看过往的路人——其中有它需要认识的,也有不需要认识的。这个机器人会把所有在它面前路过的路人的面容记忆下来,然后压缩起来。日后其中一个路人来拜访你家,这个机器人会稍加思索后说,我在以前看过你路过我家门口。然后你 对机器人说,他是我的舅舅叫某某,你记住了啊。下次舅舅再上门时,机器人会不假思索喊出舅舅的名字。如果这个人仅仅是给路过讨口水喝的人,你(主人)随意打发他走,下次他再路过时,机器人可能仍然需要稍加思索才能响应他的面孔。
如果用普通电脑做成的机器人要实现上述功能,可能每隔给一年半载你就得给机器人追加硬盘,因为它需要无限地观察、记忆路过家门口的行人。虽然舅舅可以提升到传统cpu一级缓存的位置,但假如你有很多给亲朋好友呢?个个都提升到一级缓存的位置?
上述场景可能还不明显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你假设你的家族人口有1亿人,而你需要面对处理的人数是1万亿人时,你就能体会按需读取的优越性在哪了。按传统思路的话,你需要给cpu设置1亿级缓存,最亲密的“人”放在一级缓存,第二亲密的人放在二级缓存……理论上你愿意把cpu做成像足球场那么大或许也行,但光算一下用电成本恐怕就足以吓死人了。按需读取的话,就不需要。有了按需读取,还可以典型地用在交通上:司机开车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意思是路面所有信息你得去接收、处理,还要处理得快,但是所有司机都知道,路边的树木、电线杆不重要,除非你去撞它,否则它不会来撞你,所以你会把主要计算能力放在会动的车辆、人物上。如果用计算机来看,司机视野内的所有东西都是障碍物,都要花费相同的算力去计算,有了按需读取,树木和人物都会被记录,但会快速优先处理重要的车辆、行人。这使得量子电脑更像人脑了。
现在的深度学习技术通过训练上千万次可以实现这种功能(但仍然有误差),按需读取是触发式的无需训练,而且根据要处理的事情的需求去触发需求的被“封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