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岭的早晨 》原创作曲是白诚仁,不是陈刚_风闻
熊猫儿-2021-01-03 18:29
《苗岭的早晨》是1974年白诚仁先生特意为俞逊发新发明的口笛创作的曲目,曾被中国艺术团在世界演出,享誉海外。1975 年由作曲家陈钢改编成为小提琴曲。
作曲家白诚仁为学生俞逊发创作口笛曲目,以苗族“飞歌”特有的旋律音调,采用了苗族生活素材来进行创作的,取凯里一带流传的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为创作蓝本,在这首民歌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的编创,曲调保存了飞歌原有的风格特点,运用转调、节奏变化以及模拟鸟鸣等手法,使乐曲有了较大的发展。描绘了一幅很美的苗岭早晨风景画,并且是具有发展脉络的一首“A-B-A”对比明显的曲式结构的声乐作品。
作曲家陈钢于1975年根据白诚仁的口笛独奏曲改编成了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其素材也是取自贵州黔东南苗族飞歌的音调。
苗族飞歌是居住在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之一,是苗族民歌中的一块奇异的宝石,是苗族民歌歌唱艺术中的瑰宝。
白诚仁先生改编的口笛曲以清新、优美的旋律缓缓奏出,描绘一幅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图景,加之欢快、热烈的节奏,刻画苗族人民开朗、愉悦的心情及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乐曲的引子部分以苗族音乐中极富民族特点的“飞歌”旋律为基础,描绘了苗家山寨幽静、恬淡的自然风景,笛子运用花舌音等演奏手法,模拟百鸟在晨曦中清脆婉转的鸣唱,仿佛让听众置身于清新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大森林之中。
陈钢以后,又有些作曲家将这首作品改编成竹笛、古筝、电子琴等器乐独奏曲进行演奏,使其具有更广的传播性。先生改编、移植的小提琴独奏曲,使小提琴演奏在技能技巧上有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乐曲有了较大的扩展,以ABA三段体的形式作为乐曲发展的框架,运用各种作曲手段,使其成为一首完整的小提琴独奏曲,小提琴柔美的音色及欢快、跳跃的演奏技法,完好地表达了苗寨旖旎的山水风光以及苗族人民乐观开朗的性格。
白诚仁(1932~2011),作曲家。四川成都人。1955年毕业于东北音乐专科学校声乐系。1961年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班学习。1963年后,历任湖南省歌舞团演员、作曲、团长,中国音协第四届常务理事、湖南分会副主席。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品有歌曲《挑担茶叶上北京》、《洞庭渔米乡》、《苗岭连北京》,歌剧音乐《灯花》等。歌曲《围坐火塘唱苗歌》1984年获全国民族团结征歌二等奖。湖南省委省政府在2008年授予他“湖南省杰出成就音乐家”荣誉称号。
《苗岭的早晨》创作途径为:
苗族飞歌----俞逊发新发明的口笛,白诚仁根据苗族飞歌改编为口笛曲《苗岭的早晨》----陈刚根据白诚仁的口笛曲**《苗岭的早晨》改编为小提琴曲----有些作曲家将这首作品改编成竹笛、古筝、电子琴等器乐独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