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教育孩子的终极意义?就是帮孩子找到那个他喜欢并且合适的事业_风闻
已注销用户-2021-01-03 15:39
【本文来自《5岁的她抹了抹眼泪,从5米台纵身一跃,看哭了万千网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①从来没有哪个孩子一开始就有主动性。适当鼓励孩子去挑战困难的事,让孩子有事业心,能够吃一点苦,特别是尝一尝吃苦后得到回报的喜悦是必要的。从这个小姑娘的情况看,她不是排斥的,否则你以为教练为什么要挖她?骨骼惊奇吗?付出必然有回报,她今天哭了明天也许会笑。祝福她。
相反如果从小孩子想干什么干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谓的“孩子自主”,你放心好了,一定是什么事都半途而废最后一事无成。
②主张什么事都随时能学的。不好意思,这不是事实。很多事懂事了再学真的就来不及了。尤其绘画、音乐、武术和体育,等你上了中学一没时间二没机会,基本很难再学成。比如我自己就是这样,等想学了发现再也没有机会,工作用到了就捉急。
小学以前的兴趣班最重要的不是让孩子出类拔萃(什么“赢在起跑线上”根本就是个伪命题),而是给孩子留下某些可能性。只要他不排斥的话,让他什么都了解一点,开阔眼界,有一点基础,有一点品性。将来如果他真正喜欢的事业能用上最好,用不上起码技多不压身。
③但是,我反对伤身的体育、无节制的“望子成龙”,或者借此推卸责任。盲目的报班、施加压力,那只能是拔苗助长。郑强教授多次讲过这个问题,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早期训练必须成为有益身心成长的肥料,而不能成为摧残孩子的赚钱工具。
如果我看出我的孩子对艺术对体育没天赋也没兴趣,那小学以前我就带他就使劲儿玩。要带他去看名山大川,去看历史,去看先进的产品,去看工业生产,不是听导游讲讲就完事,而是真的看懂看透喜欢上。这样,才能对学习有真正的兴趣。
学好专业才是晚点也没事儿,但也是相当痛苦的,一学就是几十年呢,没有动力怎么行。
虽然我前面说,让孩子适当吃一点苦头对教育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孩子挫伤了、变得没有兴趣了、逆反了,那就意味着彻彻底底的失败。
郑教授说的高考结束就把书撕了——这种教育还就是把孩子变成了残废。一个孩子连中学的知识都不热爱,他怎么能用一生学好自己的专业?这些学生需要得遇明师(可能在大学也可能在工作岗位上),重铸灵魂,否则很可能折掉。
作为父母,必须非常爱并且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论主业还是兴趣培养,教育必须顺势而为、因材施教而不是顺市而为、盲目攀比。
我认为教育的终极意义就是帮孩子找到那个他喜欢并且合适的事业,它是一个非常个性的事情。知子莫如父?不一定。在必须帮助孩子掌舵的时期,父母的意识、判断和作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过去讲,隔行如隔山。作为一个因目光短浅,走错过的人,为了孩子,我要先看遍365行。不是成为什么什么灯塔,而是成为他手里的手电筒、脚下的石头。孩子找到了事业,平安幸福,我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