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80年代大学生,朋友同期去的日本留学,当初他给我的来信里对日本的描述是这样的_风闻
lion-2021-01-03 10:01
【本文来自《登上帝国大厦,我看到美国最大的焦虑》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半截烟头儿时记忆中比较深刻的几件事:
1,单位给老爸发了半斤糖,被我不小心打落地了,挨了一顿持续半个小时的胖揍。老妈一点点用手捧起来再装起来。
2,83年学校组织看公捕公判大会,一个有名小混混因在火车站抢了1.5元被枪毙了。
3.世界上最好吃的是冰棍(白砂糖做的)。。。
4,学习用的铅笔是老爸偷偷从单位拿回来的半截铅笔,用小刀切的过多的话是要挨骂的。
5,整栋楼每层8户人家,公用一个有4个龙头洗衣间,对面是4个上锁的公用厕所,经常没水还停电。
6,小区里的哥哥结婚家里必须具备 缝纫机,凤凰自行车,洗脸盆和暖水瓶。
7,最牛逼的职业是单位卡车汽车司机,比现在的程序员更加受到尊敬。他们三年以上才能拿到驾照,修车是考试必要环节。
8,从小看不起农民,他们实在太穷了,他们看着我们的眼光永远是那么的自卑,所以,哥几个没事就欺负欺负看不顺眼的农民。
9,星期日最开心了,挖上一天知了猴,去防震棚偷点铜丝,卖给废品收购站和中药店,够买4个冰棍和4个玻璃球。
10,4班来了个加拿大专家的孩子就读,每到下课,我们全校同学追他跑10分钟,穿皮鞋的孩子一定有资产阶级思想,他更过分,还带了块电子表。
到了高中,随着知识阅历逐渐丰富,国家逐步走向开放,有同学的家长去国外出差,可以在免税店带回来录像机,电子表。羡慕的不得了不得了的。从那时起包括我在内,同学们纷纷崇洋媚外,家长也一样,只要孩子出息,砸锅卖铁也要去留学,实在没出息,嫁也要嫁出去,用现在话说,真的是跪了,膜拜西方。那边实在是不可思议,居然家家有彩色电视机,还有能自动洗衣服的机器人,上学自己开车去,牛奶喝不完就倒掉。。这些叔叔阿姨简直是太能吹了,这不是扯么?
我84年读大学,同学85年读大中专,两年后自费到日本留学,给我写的信里对日本的描述是:其发达程度是国内的人难以想象的,他勤工俭学,课余打一份工,每个月大约能收入3万日元,相当于国内2千多人民币;当时日本人扔掉的旧家电,彩电洗衣机之类的,都可以捡了用。
我当时读大学还是公费,每人每月国家补贴34斤饭票,17块菜票。饭票基本够用,有些饭量大的略有欠缺,女生吃不完的,会给男生一些。菜票不够,大约需要个人再补贴几块-10块左右不等。我们每个周末去学校大礼堂看电影,甲乙丙三等票的票价分别是1.5毛,1毛和5分。我第一年的奖学金,一等奖是120元;二等奖是90元。我平生第一次穿皮鞋,是拿奖学金之后给自己买的,寒假还给我二哥买一双,猪皮的,20元一双。1987年我读大三的时候物价开始较大幅度上涨。四年大学,我花家里的钱,大约500元左右吧。我大学毕业国家分配的工作,一开始月薪90元左右。我大学老师们的月薪150元左右。
我90年结婚的时候,月薪大约130左右;买的黑白电视机,后来大约一年后,自己存钱买了熊猫彩电,21英寸的,大约是2500元的价格;冰箱是大约是婚后两三年才买的,上菱牌,2700元(买国库券到期支付赚1千多,具体记不清了)。以自己当时的收入感觉已经很奢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