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我家在粤西一个国营农场,除了没啥电器,总体生活还是可以的_风闻
中国人的上帝就是自己-数据显示:我是天才的可能性是99.74%2021-01-04 21:38
【本文来自《80年代中国那是真穷,“团结户”应该不少老一辈都知道吧?》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你那边还是真穷!80年代,我家在粤西一个国营农场,住的是类似部队的营房,比较坚固。每顿多少都有些肉,五花肉或咸鱼多一些,青菜都是自己种的,家家户户都有些自留地,可以种些菜,家里也养了鸡鸭,还有一头猪,逢年过节,吃好点,也不难,平时也都还是可以吃得饱。主要是没啥电器,家里就电灯和电茶壶,还有一辆28寸五羊自行车,质量还真是非常好,比现在的好很多!还有一台缝纫机,好像也是五羊牌,都是广州生产的。手表还是显得比较贵重,记得当时,有一个人偷了一头牛和手表之类,就被判了好几年的刑。有在广场公开审判犯人的活动,有时单位或学校特意组织去听,也算是一种法制教育,告诉大家,以此为戒。我记得当时一个犯了盗窃罪的人,当台上的警察叙述他偷盗历程中的一些傻事,他自己还偷笑,我们在台下的也跟着笑。
已经用上了自来水,自来水管是塑料水管,很多年后才更换成金属管。虽然有自来水,但家家户户都备有水缸,陶瓷做的,因为有时候会因为停电而停水。我记得我家的水缸里还养了一条鱼,不知道其它人家是否也如此。现在想想,感觉不卫生,或许可以通过鱼的状况来判断水质是否有毒?当时的自来水是直接抽取地下水,就是现在也如此,水缸也能起到沉淀泥沙的作用,虽然水质一般看起来都很清。
附近农村要过很多年才通自来水,它们的房子都是建的乱七八糟,没啥规划,各个方向都有,有些地方污水横流,还有的地方,两间房子之间的过道只允许一个人通过,村里的主干道也是弯弯曲曲,不够笔直,有些地方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如果下雨天,就很麻烦。村子里的人,有的人家安装有手摇的抽水机,一上一下,水就出来,虽然有趣,但时间一长,就觉得这样取水有点累。在安装自来水之前,连队取水,一般都是去一口井打水,井边有绳子,用滑轮省力的原理,将水摇上来,没有农村那种单家大院的手摇抽水机。
厨房都是柴火灶,一年下来,整个厨房的墙壁都被熏得黑黑的,一般在春节来临前,会用石灰水来刷一下墙壁,有种“新”的感觉。煮饭之类炊基本都是铝做的,现在的人认为铝做的炊具对身体不好,基本都用不锈钢的,但铁锅还是保留。铝锅坏了,可以先放一放,有专门来补锅的人。当时,塑料的使用还不广泛,没有塑料袋装东西,一般都是竹篾做的篮子装,买猪肉之类,会有类似草绳一样的东西绑起来给你。用的都是杆称。大米都是农场每个月以家庭为单位,定时定量发放,用来大米的麻袋还是挺结实,经常也被用来做其它用途,打包用。鸡鸭杀后,鸡毛、鸭毛是有人回收的,牙膏也是,中华牙膏好像是金属铝做的,都可以回收,换点糖果之类。
被子都是棉被,上面的花案一般都是延安宝塔,红色的背景,或者牡丹花。牡丹花、梅花、延安宝塔、天安门是许多印刷品的主题,“国色天香”、红色革命好像是比较流行的风格。许多人都穿木屐,用木头做鞋底,一般是比较轻的火炼木,基本是自己做。要么就是穿胶鞋,市场上有买,比较便宜,如果鞋带断了,可以用烧热的铁器放在结合处,利用热熔作用,可以沾好断处。长筒的,黑色的水鞋和厚重的绿色雨衣(很厚的帆布做的,比较沉)是许多家庭必备的。
我见很多大人吸的烟都是买烟草,用报纸或者其它废纸卷起来抽,有盒装的,估计对于当时的一些人来说,比较贵,也浪费,当然,我认为吸烟有害健康。许多电线是锑的,好像现在比较少,或者还在用,我不太清楚。连队里或者整个农场生活区是禁止养狗!养狗被认为是农村的恶习和落后象征,会带来狂犬病之类。如果有农村的狗进入到连队生活区,是会被打死,并屠宰,平均分给各户。
有的人家还买了电视机和洗衣机,磁带收录机,但是属于少数。买个小型收音机听听广播是一种享受,虽然整个连队,我只看到一个老人有这个习惯。每天早上,或傍晚固定时间,连队会通过大喇叭播放中央广播电台的新闻,全连队都能听到。上下班是敲铁钟,钟声也是可以传遍整个连队。平时,也没啥娱乐的,但隔段时间,会在连队的广场播放露天电影,那是大家最开心的时候,天都还没黑,许多人都已经拿个小板凳之类去霸个好位置。有电视机人家,一到晚上,就坐着很多人,都看得比较晚,频道应该没那么多,但少而精。香港的《大地恩情》、《霍元甲》、《西游记》之类连续剧一播放,大家都蜂拥去有电视机的人家里看,有的就趴在窗口看,因为里面已经坐满了人。国产的《地雷战》、《地道战》、《三毛流浪记》、《大闹天宫》、《闪闪的红星》、《天山上的来客》、《刘三姐》、《少林寺》、《上甘岭》也是比较受欢迎,经常反复播放。当时,也流行日本片《排球女将》、《血凝》、《阿信》、之类,喜欢看的人不少。特别是《排球女将》也引起了许多人对中国女排的关注,几乎是中国参加国际体育比赛或者“为国增光”的代名词。印度的《流浪者》、《大篷车》,还有法国和意大利合拍的《佐罗》、法国反法西斯电影《虎口脱险》、南斯拉夫电影《桥》都是比较热门的,暑假时候,也经常重放。电影来自许多国家,很少有美国的,不像现在,反而绝大多数是来自美国好莱坞。这些电视,电影的主题曲也是很流行。比较赶时髦的人,可能已经通过什么渠道看过美国的《第一滴血》、知道费翔、草蜢乐队。但在连队的时候,还比较封闭。到了场部,就不时可以听见《宝贝对不起》之类流行音乐。连队或者许多公共场合播放的音乐,都比较传统一点,没有什么流行音乐,《社会主义好》、《雁南飞》、《红河谷》、《老鹰之歌》、《泉水叮咚》、《婚誓》(《芦笙恋歌》主题曲)、《九九艳阳天》之类。
喝牛奶不稀奇,都是炼乳,风帆牌的,很甜,广州生产的。还有麦乳精,好像是上海产的,这个就有点高档货的感觉,上海给人感觉遥远和时髦,旧社会资本家生活的地方。还是方便面,好像是肇庆生产的,叫华丰三鲜方便面,用热水泡泡就能吃,味道也挺好,也是很新潮的食品。逢年过节,单位还是会发一些福利,比如月饼。当然,数量不多,好像就一两筒,每筒四个,红色油纸包装好的。连队只有一部电话,手摇的,黑色,要摇一摇才能打,一般人都打不上。打长途电话,要到农场场部,那里打电话,有接线员,如果人多,需要排队,对外联系,更多是写信,贴8分钱的邮票,邮递员和电话接线员也算一个比较体面的工作。收听广播,集邮也是许多人的爱好。
和现在的区别是,房子是单位分配的,工作岗位也是,比较固定,要调动很难,如果你辞职,到外边也找不到什么活干。物价水平相对于人们的收入,也一般般,不高,也不低。实际上,连队小卖部也没啥好卖,基本就是酱油,都是散装,要多少,就用固定量杯勺给你,酒也有散装的,也是如此,其它的就是饼干、农具,煤油灯,碗碟,场部多了卖布料的店和书店。自己买布料,让别人去做衣服,真正量体裁衣,而且一般都是过新年,才会去做新衣;书店的书也没多少,也就是二十几种,还顺带卖带有望远镜的气步枪,好像要100多,当时感觉挺贵的。对了,还有一个照相馆,拍一张照片都是很难得的事情,一般人都是要办个什么证件才去拍照,目的性和实用性很强。会拍照的人给人感觉很有品味,是技术活,有点类似现在的工程师地位。
没见过私人有小车,都是公家的,绿色帆布的吉普车几乎等同军队,一般常见的就是解放牌大货车,拉甘蔗之类,其它最常见的就是三轮的手扶拖拉机,用手摇来发动,有事,摇很多次,很费劲才能启动。农田里也经常可以看到拖拉机,拖拉机开动起来,那声音可以传遍好几里地。
小孩的娱乐就是看小人书,感觉比现在日韩风格的漫画好看很多,而且版面没那么错乱复杂,一页就是一张图,下边是文字说明,主体更多是传统的、爱国的,比如《杨家将》、《水浒传》、《罗盛教》、《孤胆英雄》(反应自卫反击战中的英雄系列)。还有弹玻璃珠、丢沙包、跳绳、捉迷藏。学校里,出试卷是用油墨印刷的,老师自己动手刻写油纸,不管是自己印刷,还是已经印刷好的试卷,不小心,还会沾上一些油墨。只有很正规的期末考试,才是铅印的。我们农场有一个印刷厂,就是铅字的,要排字,很麻烦。**当时没有打字机!这是一个很奇怪,又经常被忽视的事情!**现在想想,也明白了:怎么可能有汉字打字机,几千个汉字不可能用打字机来操作。
录像机是很罕见的,有点类似电影放映机,我记得农场就一台。播放音乐的黑胶唱机也比较少见,一般学校就一台,算比较贵重物品,但虽然是叫“黑胶唱机”,但有的唱片不是黑色的,尺寸有大,有小,至少我看到学校里有红色的唱片,可能本质都一样,只是颜色不同,主要是播放学校常用的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少年先锋队之歌》、《社会主义好》、《春天在哪里》、《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让我们荡起双桨》之类。修钢笔和在钢笔上刻字也是一个行当,有人就靠这个过活,修毛笔的应该也有,但我没有遇到,也许在农场,没有那么高雅的岗位。那些修笔的人还是挺受大家欢迎。老师改卷,喜欢用那种修长的沾水笔,类似欧洲的鹅毛笔,笔尖是钢笔,但没有蓄墨的地方,笔尖本身就有蓄墨功能,但不多。没有墨了,就用笔去红色墨水瓶里点一下,继续改。
连队或者医院的针筒是很大的,好像是玻璃做的,消毒会用酒精消毒,将金属针放进去,倒入酒精,然后点火烧,就是消毒。那针也是比较粗,可以看见针孔,难怪当时一些人害怕打针,打下去确实有点痛。现在针筒的就好很多,针筒是一次性塑料,针尖都很细,扎下去,没啥感觉。开的药,会用纸袋包好,写上一天几次,诊所和医院的许多药都很少盒装的,基本是散装的,就放在一个褐色或其它颜色的大玻璃药瓶里,里面装了很多片药,需要多少就取出来。
也跟着父母回老家探亲,从粤西到粤东,1000公里左右,这么远距离的旅行,让很多人都比较羡慕。许多人对遥远的地方都充满好奇。我们先去了县城,当地的招待所普通房间是分男女的,上下床,有点像学生宿舍。晚上,有些地方也比较热闹。一路上,比较颠簸劳累。长途汽车有点类似过去那种公交车,都是硬座的,行李都是放在车顶上,高高的,那个时候,出远门,大家都戴很多东西,还有带活鸡、活鸭的。汽车的窗户可以打开,一路上,许多地方都是沙石路,车子偶尔还会坏,要停下来,让司机有时间去弄一弄。要么就是路不行,要想办法垫一下路面才能走。汽车开了一段路,需要下车,坐渡轮才能去到下个目的地,过一夜,渡轮上,有窗户,也有上下床,下床几乎就是贴着船板,还算舒服,不晕船,只是睡得不够踏实,怕半夜睡过头,被人忘记在船上。一路上,有些地方灰尘滚滚,类似沙尘暴,我当时还以为广东有沙漠,地理知识没学好。很多地方的山头都是触目惊心的坟地,密密麻麻。我在粤西平原地区,没有见过这种场景。广州火车站的快餐,用白色塑料盒包装,当时觉得挺高档,吃一次,就扔掉饭盒,很浪费,好像5元一个,就是一些鸡爪和一点米饭,我一个小孩都觉得吃不饱,觉得有点坑。后来,去电视台附近一个小餐馆,吃5元汤粉,可以吃很多,几个人都吃饱。到了老家汕头,城市不大,比较小,许多地方都很陈旧,现在想一想,当时的城市景象,完全可以做民国片的取景。许多人家都住在木房里。我亲戚也是,他住在一栋二层楼房里,他家在二楼,一楼是另外一户人家,地板就是木板,我有点害怕,担心木板坏了或者断了,我会掉下去,走的小心翼翼。有时候,我比较无聊,会趴在他们家木板,从木板缝里看楼下煮东西。城市里,开始流行喝可口可乐,过年的时候,亲戚家买了庆祝新年,小孩可以喝一罐,大家觉得像中药水,但个别在城市长大的小孩说,好喝。城市晚上,许多地方都比较阴暗,主干道稍微亮点,也许灯泡多点吧。因为低年级,还没有学过地理,当时给我的印象,广东很多大江大河,需要坐船,那些江河都很宽,修桥要花很多钱,不太可能修桥,也修不了。自然环境有些地方很差,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生活不是太好,给人感觉都是脏乱差,房子也太密!也许是住惯了类似部队那种整齐规划好的生活区吧。屋前屋后,栽花种树,那都是生活在农场的人一种基本生活理念。美好、幸福的生活就应该是生活在花园里,就像一首儿歌唱的那样《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中国就是一个大花园!就是现在,中国大多数城市依然是比较糟糕的,太少树木和花园!
总体上,国营农场的生活应该要比附近城市,甚至遥远的汕头市区都好些。至少,当时有人主动申请调动去湛江市市区工作,许多人都觉得这个人有点傻。因此,80年代的城市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