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青烟的大明王朝_风闻
言他君-顾左右而言他2021-01-04 15:34
原创:不得不言他
公众号:言他君
年末了,说点严肃的。
“鄢懋卿,冒青烟”。
这是陈宝国饰演的嘉靖皇帝在得知鄢懋卿奉旨巡盐巡出来的钱大半都入了鄢懋卿自己和大小阁老口袋里后的怒斥。好笑的是,剧中那位以“四季常服不过八套”自吹自擂的嘉靖皇帝,却是个为了闻开水烫新松木味道而洗一次脚就要换一次脚盆的奢靡皇帝。
当然了,在私有制农业社会的家天下体制下,铁血强宋朝的文彦博说得好:“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大明王朝1566在开篇时,就基于部分历史事实进行了一个剧集内的背景设定:国库空虚,边境战乱,皇帝“垂拱而治”,内阁中严党与清流则各怀鬼胎。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大明王朝的熵值已经走在从量变引发到质变的“康庄大道”上了。
我们先来说外患。按照当下名为“内卷理论”的说法,一个没有外界压力的内卷社会,续命能力是很强的。
什么意思呢?以当代史为例,美国民主党人所推崇和主导的身份政治、多元文化以及全球(资本)主义,就是在不推翻旧制度(指法西斯主义建国)的前提下的一种“续命”,共和党的非主流总统所推崇和主导的“MAGA”,则是一种更类似于“恢复周礼”的“续命”。
曾作为人类灯塔而“照耀”世界数十年的美国都在开始谋求续命的原因有很多,而基本上任何的分析都逃不开全球政治多极化这一事实。就是说,在以不重装系统为前提的条件下,“内卷”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现有制度系统的不断细化与深化,而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社会组织系统是可以用“不断深化与细化改革”来延续这个系统本身的。
因此,外部压力在历史转折关头中所担当的,是一种改革/革命催化剂的角色,但外部压力本身并不足以构成改革/革命,毕竟外部压力本身是否具备正义性是个很大的问题。
回到明代嘉靖年间来看,围绕嘉靖年间倭患战争进行的性质辩论就有很多,争论的主要焦点在于明人的抗倭到底是反对外部侵略还是只是封建社会内部的阶级斗争。
认为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的人认为,从倭寇的发生以及掠夺的行为来看,倭寇入侵明代沿海地区的战争毫无疑问是掠夺战争;认为是封建社会内部的阶级斗争的人则认为,嘉靖年间到隆庆年间的倭寇海盗基本上是中国古代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民、手工业者、商人以及政治经济上受到压迫的各阶层人民,他们的活动不仅不是掠夺战争反而是反对地主阶级和海禁政策的阶级斗争,因此则有真倭与从倭之分。
当然在言他君看来这两种观点显然都是不足以全面描述嘉靖年间海寇战争的,现实上这两种观点必然是互相交织、互相衍生出更多变化的。
《大明王朝1566》是怎么表现这种变化的呢?担任浙江布政使、浙江巡抚的郑泌昌伙同担任浙江布政使兼按察使的何茂才,在处理因“改稻为桑”而激起的民变时用了个很低劣的手段——污蔑活不下去而造反的农民和倭寇有联系,从而使反侵略的矛盾盖过大田主兼并小田主、富农以及中农的阶级矛盾。
问题在于,同样是在浙江,之前担任浙江巡抚总督的胡宗宪一直和戚继光、俞大猷奋斗在抗击真倭的前线。实际上被抓农民的领头人齐大柱也正是依靠作为“义军”抗击倭寇的军功纳入了军事体系管理之后,才终于完成了阶级跃升。这说明封建社会内部的阶级斗争,与抗击侵略的正义战争是同时存在于明代的。既然是同时存在,那么在现实条件下双方互相影响、互相接触、互相纠葛是理所当然的事。
嘉靖年间,“大倭寇”爆发后,朝廷为了有效领导和组织抗倭作战,新设总督,复设巡抚。其中总督负责南直隶、浙江、福建三省抗倭事务,浙江巡抚则是浙江一省抗倭事务的最高领导者,这俩职务到了“大倭寇”后期,则干脆形成了二职合一的状态。因此,胡宗宪在依然担任浙直福三省总督一职时被严党下属官员、布政使郑泌昌夺了浙江倭寇事务处置权就非常耐人寻味了——这一人事调动是在内阁小阁老严世蕃对胡宗宪不满的情况下推动完成的。
明代布政使,司一省之行政、财政、人事、教育,可以看做一省之最高领导人。明代按察使,司一省之刑法,可以看做主管政法力量的二把手。按理来说,布政使也好、按察使也罢,都应该统一接受明廷中央政府的宣调,怎么小阁老可以因为自己在严嵩面前不如胡宗宪受宠,就搞“门户私计”呢?
在基于史实改编的剧情中,和明太祖的杀伐果断截然不同的,算得上放弃治疗的明世宗实际上与各地藩王以及权臣达成了一个“君臣共治”的典范——我不在乎你们怎么鱼肉百姓,只要大明王朝内部的财政平衡维持在我六你四的分账上,你爱找几房小妾就找几房;你爱花二十万两银子买戏班子听新小曲儿就听新小曲儿;你爱跟能让太监销魂/做对食的姑娘睡觉就睡觉。
所以后来明世宗动用锦衣卫歼灭严党的心,不是他终于开始管事了,而是管不住严党下属的严嵩已经无法维持君臣之间的政治默契了。而之所以说明世宗只是放弃治疗而不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因为这一切都是从姚广孝和搞出靖难之役的明太宗朱棣开始的。
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太子朱标早死,朱元璋本想立朱棣做新的皇太子,但是翰林学士刘三吾进言表示:你立了朱棣,要怎么对待秦王和晋王?看过易中天品三国的人应该都对易教授在讲台上表演的“贾诩对曹操表示他在想袁绍一家子”记忆犹新。
与之同理,朱标作为马皇后和朱元璋的嫡长子,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就因为朱标早死而提拔某个藩王为皇太子,岂不是破坏了那个时代最受人认可的政治规矩?更不要说朱标自己的孩子,你明太祖的皇长孙还好好活着呢。
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宗室子弟为王,是对各地藩王给予厚望的,希望各地藩王能够好好学习文武艺,保卫大明江山。因此明初,藩王地位极高:有军权以及所谓“清君侧“的权力。
倘若明太祖当真立了朱棣为新的皇太子,朱元璋在世时以他个人能力以及重整山河的威望,各地藩王不会妄动。但明太祖死后怎么办?听了翰林的进言,明太祖自闭了好久才最终决定让朱标的长子朱允炆当皇太孙。当然,如果历史就是这么走下去,那么明朝的政治局面可能就和我们现在看到的截然不同了。
靖难之役开启了藩王以破坏政治规矩为前提条件入京的先河,破坏了明朝政治体系有序交接的可能,直接导致明代一朝十六位皇帝里以嫡长子身份,也就是传统农业社会最被认可的权力交接制度身份继承皇位的只有三位,而以藩王之身继位的则有四位。说难听一点,明朝十六帝里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是按照政治规矩有序上位的。
既然是政变夺位,朱棣就不能不以更加谨慎的态度(相比于朱允炆的“在座的藩王都是垃圾”)去对待藩王。为了不重蹈覆辙,朱棣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就是朱棣刚登大位便宣布“改革”建文帝的政治遗产,并以此进行自身统治合法性的建构。主要手段就是以各种理由大肆迫害建文朝遗臣。不少人都对那个“朱元璋把带刺的棍子丢给朱标”的历史故事耳熟能详,故事的最后朱元璋对皇太子朱标说:自己把刺都拔了,后来人握着才方便。朱标早死,这些“拔了刺”的政治遗产自然就归了建文帝,这也就是说朱棣干的事绝不仅仅是迫害建文遗臣,更是迫害乃至废除了明太祖的政治遗产。
这种“建构”下,理所当然会藏着各地政治势力的暗流涌动。首当其冲的就是明太祖所封诸王对朱棣夺位这件事态度不一:有的表忠心,有的不屑一顾,有的蠢蠢欲动。出现这些情况是非常正常的,政变夺位意味着法统不稳、得国不正,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对于藩王们来说,你朱棣又不是嫡长子一系,你可以靠政变当皇帝,难道我就不可以吗?
面对这一情况,朱棣并未简单的实行削藩之策,而是予以优厚待遇的同时剥夺其权力,防止藩王做大威胁到朱棣的地位,这就是第二件事。具体怎么做的呢?《明太宗实录》记载:除常禄之外,明成祖朱棣赏赐给诸王的物品种类繁多,包罗万象,仅以数量来看,光钞锭一项数少者五千、一万,多者超过十万。不光如此,诸王的从官也被惠****及。
可以说,为了保障自己的帝位,太宗差不多是把太祖洪武朝的财政盈余和政治遗产给“崽卖爹田不心疼”了。这样的情况下,再不让郑和下西洋宣扬大明朝国威,等着藩王觉得你朱棣外强中干,中华大地再陷战乱?得亏朱棣在玩这一套的时候,明朝还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然明代人民就要提前感受一下什么叫三座大山了(注:三座大山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至于明成祖这一套削藩政策到底有用没有,我们只需要看看历史就可以了:英宗被俘与“夺门之变”、世宗入统与“大礼议”、熹宗病危与信王受诏,哪一个不是靖难之役开的“好头”、哪一个不是各路权臣和藩王的身影交织在一起?
剧中,不管是摇摇欲坠的严党,还是见缝插针的清流,没有一个是真心实意为大明王朝谋复兴,为大明人民谋幸福的。如果剧情里只有这两种人物,这片子就看的太让人窝心了。
正因为如此,剧情里还设置了一些以海瑞为代表的不同于严党与清流的“青天”。这些人不畏权贵、两袖清风还智勇双全,终究是在错综复杂的朝局里给百姓谋了一线生机。只是这历史终究走到了人民共和国的时代了。人民共和国的时代,还非要依靠“海青天”去“为民伸冤”么?毕竟,海青天再怎么“青天”,他的阶级地位是不会变的。
剧里那句台词怎么说的?
“如果再闹下去,那就是刁民,到时候我海瑞也救不了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