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红楼梦》在流传的过程当中曾经有过很多个名字_风闻
阳明悟行学宫-2021-01-04 12:14
多歧为贵,不取苟同
红学除了曹学以后的又一个大分支叫版本学。当年《红楼梦》的流传形式是手抄的形式,大体上是八十回,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可能还不足八十回。现在多数人认为最古老的本子叫甲戌本,就是乾隆十九年的一个本子。这个甲戌本的《红楼梦》他的书名叫做《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红楼梦》在流传的过程当中曾经有过很多个名字,在甲戌本的文字里面就有很多,当然其它的本子里面也有一些记录,我这个并不完全。
最早应该叫《石头记》,后来又叫《情僧录》,后来又叫《红楼梦》,后来又叫《风月宝鉴》,最后才叫《金陵十二衩》。但是古本《红楼梦》最后给他定的名字叫《石头记》,所以石头记应该是一个最能够体现曹雪芹原创意图的一个书名,只是现在我们叫习惯了《红楼梦》,不管是学红学的还是看《红楼梦》的都这么叫,当然这也无妨,无非是一个名字的问题,但是大家应该知道古本《红楼梦》应该是《石头记》系统。
乾隆十九年有个“甲戌本”,乾隆二十四年有一个“己卯本”,二十五年有个“庚辰本”。后来在一个蒙古王府发现一个抄本叫“蒙古王府本”,原来是苏联现在叫俄罗斯,原来叫列宁格勒,现在叫圣彼得堡的图书馆里面发现了一个抄本,叫“列藏本”,是当年俄国的传教士带回俄罗斯去的一个古本。圣彼得堡在那个图书馆里面又发现了一个古本,是当年俄国的传教士带回俄罗斯的一个孤本。再后来就是晚清时期或者民国初年石印的一些版本,比如叫戚蓼生他写序的一个叫戚蓼生序本,简称“戚序本”。一个叫舒元炜的人写序言的叫“舒序本”。一个叫梦觉主人的人写序的叫“梦觉本”等等。
所以《红楼梦》这本书的历史是很有故事的,曹雪芹说“十年辛苦不寻常”,闹半天真不寻常。他写出来,在抄出来,在流出来,可谓困难重重,书也有书的命运。研究《红楼梦》的版本,我们的心得不仅仅在于版本的本身,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的古典文明在发展的过程,是在如何艰难曲折的情况下流传至今的。
《红楼梦》如同一个巨大的文化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营养,这也是他之所以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对《红楼梦》的研究,除了曹学,版本学以外还有哪些红学分支?对于众多的红学流派纷争,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红楼梦》的研究重点应该要在它的思想性,艺术性的分析上。
你不要老是去搞什么曹学,搞什么脂学,搞什么版本学,搞什么探佚学。现在不是有现成的《红楼梦》通行本,分析他的思想艺术性。他怎么反封建?他怎么歌颂纯洁的爱情等等,这种意见也是很好的。也确实值得研究。但是我还是建议你最好不要把高鹗的四十回和曹雪芹的八十回混在一起研究,你研究可以分开研究。
有很多人一辈子就专门研究里面的“诗词歌赋”。
《红楼梦》本身也是一个诗词歌赋集大成的著作,他后面还有《芙蓉诔》,还有诔文,还有很古奥的古文,这些都是和很多叙述文本不一样的,都值得研究。
还有人研究“大观园学”。
大观园既是作者所营造的艺术想象空间,又是对中国园林有着集中描写一大篇文字。所以大观园学很热闹,其中包括大观园的象征意义,有没有原型?或者是几个原型的合并?大观园里面的园林布置是怎么体现中国古典建筑的审美价值的等等。
红楼的“饮食饮撰学”也构成了学问了。
可能有人说这个学问太俗了,这么高雅的一个学问,结果就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
比如街上的什么红楼菜馆,吃什么红楼菜系。其实我比较反感这种人,你一边去吃,一边还说这不好那不好,这不是学问。这个就属于自以为是。我认为“世法平等”,这是贾宝玉在《红楼梦》说的一句话。你可以从高的地方去研究很雅的东西,但也有人可以从俗的角度去研究《红楼梦》,研究《红楼梦》饮撰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可以了解以前的人是怎么吃东西的,贵族和平民之间有什么区别?这也可以算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
但是,确实研究红学界的意见太多,争论太多,分歧也特别多,哪怕过去这么久现在依然是这种现状。我觉得吧!咱们听一听先贤的话。
民国初年的“蔡元培”,一个大学问家,也是当时北京大学的校长。他在谈到红学的时候他说了八个字:多歧为贵,不取苟同。就是在学术里面出现了很多分歧,出现了争论,出现了很多意见应该怎么看待?“贵”,多歧为贵。然后后面又说了不取苟同。指的就是不管谁说都对,都没错,没有主见的人。
《红楼梦》又简称红学。除了曹雪、版本学的分支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叫做“脂学”。那什么叫脂学?
请看下篇:脂砚斋和曹雪芹的关系
未完待续……
图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