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塘龙”与冷水侗寨的美丽传说_风闻
黔东南身边事-2021-01-05 04:10
洞塘龙外景
“洞塘龙”是侗语,意为龙王居住的深潭。“洞塘龙”坐落在 天柱县石洞镇冷水侗寨境内,逆河而上一公里左右就是知名景点“六十丈洞”,与另一景点“莲花山”遥遥相望。
“洞塘龙”是一个圆形水潭,水潭周围树木密布,各种奇花异草争相竞艳。水潭入水口、左右两侧是陡峭的悬崖,从“六十丈洞”流下的河水直泻潭里,溅起阵阵水花,漂起层层水雾,犹如缥渺的仙境。水潭只有半个篮球场大小,但深不可测,寨上老人说,“洞塘龙”直通南海,冷水侗寨曾经有人在坡上砍木材,一棵木材滚落直插潭底,砍材人抽完一袋旱烟的工夫,木材才涌出水面。传说“塘洞龙”是南海龙王敖钦的休闲住所,敖钦一年中多数时间居住于此。
说起“洞塘龙”,至今还流传有一个神秘的传说。
相传很久前的一天,正在“洞塘龙”休养的南海龙王敖钦突感浑身奇痒难忍,疼痛难熬,便千里传书差来南海龙庭御医诊疗。时至三日仍不见好转,御医和侍者便商议寻访人间高人给龙王治病。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冷水侗寨的龙先生,先生不仅风水玄学在行,医术也是远近闻名。
那夜,虾兵蟹将们装扮成人类选良辰吉时出发,按龙庭最高规格三十人抬着大轿,轿两边各五十人依次举幡旗、提灯笼一字排开,轿前十员大将开道,轿后又二十名喽啰兵护卫,带着龙庭珍宝趁着夜深人静浩浩荡荡往冷水侗寨龙先生家赶。迎医队伍所过村寨步履飘逸、悄无声息,几十面幡旗飘散来习习凉风、几十个灯笼幽幽泛着黄光,隆重中弥漫着阴森之气,连看家犬都躲得远远的不敢叫一声。那阵势着实把起夜的寨民吓得不轻。
到了冷水侗寨,队伍稍作安顿,便由领队人叩门叫醒龙先生,见到先生那一刻,迎医队伍便是三拜九叩,奉礼相赠。先生见此阵势已是惊异不已,恰又一喽啰兵撩袖搔痒,露出身上的鳞片,先生便知来者并非同类,更是惊恐万分。领队人见状,便实言相告,表明无加害之意,恳请先生出马救主。先生艺高人胆大,一生救死扶伤,听明来意后,拒收礼物,便上轿随队返回了“洞塘龙”。
龙床上,龙王已是奄奄一息。龙先生把脉、看舌苔、观面色一阵忙乎后,便诊断出龙王病因所在。侍者们在先生的授意下,将龙王解衣翻身,只见勾股处红肿一大片,已有脓血流出。先生便叫龙王现出原形,才好对症下药。龙王怕惊吓先生,执意不变。先生与龙王说明已知他们是水族后,龙王才变成龙身。先生翻开龙王勾股处的龙鳞,只见一条如筷子长、拇指粗的大虫正在龙王的勾股处吸吮龙血、吐喷毒液。先生掐指一算,便知此虫是在“莲花山”上修炼百年已得道成精的蜈蚣虫,奇毒无比,若是常人,便挨不了几个时辰即可要命。蜈蚣精对“洞塘龙”窥睨已久,此番作怪是想谋害龙王,霸占这个风水宝地。龙先生谙晓此道,也知降服此虫必须要用家里那只金冠紫云公鸡。
听明先生的诊治方法,龙王便又差一名蟹将快马加鞭赶往龙先生的家,按先生教授的方法解开咒语,抱来金冠紫云公鸡。说起龙先生家里这只金冠紫云公鸡,那可不是非凡鸡,此鸡头戴金冠、形如彩风、韵似红钟、身穿五彩,乃昆仑山灵鸡之嫡传纯种紫云鸡,凶神恶煞均能点化。至于此鸡如何到龙先生的手中,有说是先生的师傅所赠,有说是此鸡是神灵托梦所赠,嘱咐先生救助侗民,此乃玄学,不可窥听。道是知道这只鸡吃的不是五谷杂粮,先生每天喂的是珍贵中草药材,鸡腹中也就全是内丹,拉出的鸡屎也都是灵丹妙药。
龙先生早已到“洞塘龙”庭前迎接,只见先生先抚鸡头、再抚鸡身,口念咒语,将鸡抛向空中。金冠紫云公鸡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雷鸣三声,俯冲而至,直奔“洞塘龙”内庭扑向龙王,一啄便将蜈蚣精吞进肚里,在龙王伤口处拉下灵丹妙药后,绕梁三圈又径直飞回龙先生的家去了。
说也奇怪,龙王的勾股处顿时伤口愈合转好如初。为感谢龙先生的救命之恩,龙王令侍者端来奇珍异宝相赠,但都被先生婉言相拒了。临走,龙先生只向龙王祈求人间风调雨顺,龙王只好将求雨之法教授先生并赠《求雨谱》一册。嘱咐求大雨需开坛布道,求小雨只需在“洞塘龙”河的上游,名为“洞亚应”(登熬侗寨属地名)的顺着河流抛掷鸡屎,龙王便会兴风作雨、降下甘露。
此后,一遇冷水等侗寨干旱,龙先生便带领寨民施展求雨之法,总是百试灵验。据说龙先生仙逝前将求雨的法术传授给了徒弟王先生(冷水侗寨附近孟碑侗寨人)。相传四十年代末冷水侗寨久旱成灾,王先生曾在冷水侗寨开坛布道求雨。当天,侗民们穿着盛装,二十个青壮小伙舞起用竹子、竹篾编织成的两条大龙,求雨队伍从冷水侗寨的“云雾山”出发,一路鸣放鞭炮,敲锣打鼓,吹响唢呐,来到“六十丈洞”上面的“高路闷能羊”(冷水侗寨附近地名)后,安扎好两条大龙,在大龙前支上供桌,桌上伫起观音菩萨、水神爷、关老爷的牌位,牌位前摆上猪头、鸡、鱼、肉、点心、水果、白酒等供品。燃纸焚香,鸣放鞭炮,吹响法螺,众人行跪拜礼后由王先生念诵求雨经文、施展法术祷告求雨。先生念毕经文、施毕法术,净手后焚化符咒,众人再行跪拜礼,燃纸焚香、然后焚烧两条大龙,鸣放鞭炮后求雨仪式正式结束。据说,求雨队伍返回到“高南”(冷水侗寨附近地名,距求雨点约一公里)就开始下雨了。所以,去求雨的人都得戴上斗篷、蓑衣。
对此,冷水侗寨的老人们还说得有板有眼,并有侗歌传唱至今:
孟碑先生布道场,
法术高超把名扬。
大旱六月来求雨,
甘露落下像海洋。
可惜王先生还未将法术全部传授给徒弟杨先生(锦屏县平秋镇岑良侗寨人)就去世了,至此,流传在冷水侗寨一带的求雨法术部分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