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选游戏指南:甭管选什么,务必一起玩_风闻
向我开炮-看多少历史,知多少当下2021-01-05 00:40
当我们计划去看某部电影的时候,一般会关注看过的人有什么评价,而不是没看过的人有什么想法。
那么,当我们决定给孩子选游戏的时候,是不是该亲自玩一玩游戏呢?不论你想让游戏给孩子什么,如果不能亲自验验货、试试成色,那和“云观众”又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有些家长的想法可能很单纯——他们只是需要一个科技含量高点的新奇玩具,让孩子在自己忙活(且不论忙活什么)的时候安静下来。那么,我们就从这个“单纯想法”说起。
1.“单纯想法”酿成的惨剧
上个月我大女儿回来,我就拿手机叫她下来买菜。他说姐姐有我的密码,他没有,我说你要什么密码,他说你付钱的密码。他说姐姐有他也要,我想是他楼下买东西吃,没想到他会这里玩游戏。——安溪城厢镇同美村村民张先生
这位张先生自己不识字,是由于生意需要才用上支付宝的。以为支付密码没什么大不了的他,最后察觉时,孩子已经充值了近16000元到一款手游上。幸好,故事的结局还算圆满:游戏客服表示,只要提供交易记录和身份证明,钱是可以全额退还的。
我不知道观网读者都有什么看法,但就我所接触的长辈来说,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把游戏当做科技含量高点的“小兵人”“课外书”“象棋”之类。同时,他们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认为给孩子丢几个游戏放养的做法并不会造成什么问题——“我们也是金庸小说看过来/兵棋象棋玩过来的,没见怎么样啊”。
而在大批典型或不那么典型的惨剧之后,他们中一部分人态度大变,开始将游戏视为洪水猛兽,对孩子和游戏的接触“一刀切”。在他们眼中,游戏再不是什么科技含量高点的“小兵人”“课外书”“象棋”了,而是“电子鸦片”或者什么更可怕的东西。至于这种观念延伸出的东西…杨某某的电击治疗算是一个。
另一部分长辈则不同。他们觉得,孩子只是看了不好的课外书,玩了不好的玩具而已。只要换本好书,换个好玩具,一切就可以回到旧日美好时光了。
复盘一下不难看出:对于很多(不是多数)长辈来说,不论他们觉得游戏是“课外书”还是“电子鸦片”,他们都没有认真了解过游戏本身。他们对游戏的看法,更多来自于以讹传讹、主观臆断,而不是实地调查研究。说句大不敬的话:不知道他们当年是怎么学毛选的——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
——《反对本本主义》
游戏不是课外书,也不是“电子鸦片”,只是游戏而已。除去收费部分来看,游戏和以往那些玩具、课外书之类最关键的不同在于一个词:互动。
2.互动——从“看客”到“参与者”
想象一下,你坐在剧场里听一场演讲。表演者演讲时,你往往难免走神——回忆一下学生时代“聆听国旗下演讲”就好了。
要是看一场话剧或者电影,事情就不太一样了。如果演员给力或画面火爆,你往往会全神贯注一整场,甚至忘记身边还坐着许多观众。
如果,你可以选择话剧或电影的结局呢?
…不同于以往话剧,我们的剧欢迎观众把手机带到剧场,并且在关键时刻开通无线供大家投票。两次选择,五种不同结局。有人说‘命运抓在上帝手里’,这个剧就是对这句话最名副其实的诠释。——《只因单身在一起》导演黄盈(2015年新闻)
现场每位进场的观众将收到一个没有题目只有选项的选择题,ABCD各有一句台词,分别是四位主角“临终”前所说的最后一句话,《访客》将根据每场演出前观众的投票结果演绎其中的一种可能,所以届时所有主角的“生死”将全部交由观众决定。——4D惊悚话剧《访客》12月首演 观众将决定大结局(2010年新闻)
不太好理解?可以去B站看两期互动视频,或者来把《隐形守护者》。
一道简单的选择题,把观众从“看客”变成了“参与者”。当观众有机会直接决定剧情走向的时候,观众对剧情的关注度会大幅飙升。
如果更进一步,观众能够决定所有演员的行动呢?敌人在别墅大门设下伏兵,主角是坚守待援还是从后门逃跑?茶馆里有人来主角的桌前挑衅骂阵,是好言相劝、冷言冷语抑或拍案而起?主角获得了一个城镇的统治权,资源优先,是首先安排建设,还是练兵防范外敌?
小说要看作者的笔力,话剧/电影要看导演、编剧和演员的合力,这一切都和读者/观众无关。而在游戏中,你可以直接对世界施加影响,而世界总会做出反应。当你从“看客”变成“参与者”的时候,就很难不流连忘返——这就是“互动”的力量。
但是,在前文所述的“放养教育”下,这种互动就会酿成惨剧:缺乏家长教育和有效干预时,孩子会在互动中掉进各种各样的坑,包括但不限于“非理性充值”。此时如果搞“一刀切”封堵,反而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进一步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别忘了,教育也是一个终身互动的过程。作为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为人父母的诸位肯定不想把孩子当家禽那样放养吧?
3.一起玩多人模式——挑选游戏的原则
二十年前,为了让前信息化时代出身的人们了解情况,媒体给游戏安了个“提升智力”的帽子。这个帽子后来几经演变,其各形态包括“了解知识”“培养兴趣”等等。
但如果给自家孩子挑游戏?抱歉,不搞放养的话,请不要把这些东西当真。
前面说过,教育是一个终身互动的过程。与其指望游戏培养孩子,不如指望游戏帮你培养自己和孩子的感情。游戏是帮你加深和孩子互动的工具,而不是在你忙活(仍不论忙活什么)时塞给孩子的奶嘴。由此一来,挑选游戏的原则就出来了:
要有多人模式。
想想你和孩子一起吃饭、旅游、看电影的时光吧,玩游戏也可以是其中一部分。买一台Nintendo Switch 放在客厅里,跟孩子一起玩《超级马里奥派对》怎么样?
或者,买两份《幸福工厂》,跟孩子一起规划生产线怎么样?
当然,现实中有更夸张的事情:《魔兽世界》里,儿子在野外被人打了,爹拉着一帮兄弟过来救场…..
以上所有游戏都是举例,具体还要看每个家庭的情况。不过,有两件事是肯定的:
不玩游戏的父母,没法给孩子挑游戏;
不跟孩子一起玩的父母,挑了游戏也没用。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教育是一个终身互动的过程。与其纠结“给孩子塞个什么才能让他安静下来”,不如自己找个有多人模式的游戏——或者让孩子找一个——然后一起玩玩看。到最后,你们可能不记得玩过什么游戏,但你们的感情一定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