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要平稳走向市场经济,而不是动荡不安,当时应该怎么做?_风闻
大牧_43077-2021-01-07 22:43
苏联要平稳走向市场经济,而不是动荡不安,当时应该怎么做?
扬云飞这个问题好麻烦,因为苏联的计划经济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神话的概念,而其具体运行在不同时代又是有截然不同的特征。不太清楚是哪个天才(shagua)创造了一个名词,叫“僵化的斯大林体制”,然后搞的另外一伙人闻鸡起舞欲仙欲死……
当然苏联经济运行实际情况在苏联时期就一直高度保密,其实际运行情况和意识形态部门的宣传又有极大的不同,到了苏联后期和解体后很长时间再次成了一个高度意识形态化的话题,编造了无数新的神话。到了最近几年才开始逐渐被缕顺脉络。
先说结论,苏联并不需要完全走向市场经济,而是需要走向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恰恰是完全走向市场经济的做法摧毁了苏联和导致俄罗斯经济常年萎靡不振。
历史上的斯大林经济体系,成型其实很晚,大概是1938-1939年最终定型,而不是传统认为的1928年开始集体化。而这个时间点也不是那么偶然形成的,基本上和所说的大清洗结束时间相一致。嗯,某种程度上来说,大清洗的一部分内容和原因也是经济路线和模式的斗争。
这个时期形成的斯大林经济体系有如下特点:
计委和中央部委详细的制定了大量工业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清单,每个产品生产耗费的工时和材料都列举的一清二楚。外行人可能觉得这没什么,计划经济不是本来就应该这样么。而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会理解,不怕领导下派任务,就怕领导是外行胡乱拍脑袋下派任务。这个时期苏联计委和中央部委制定的工作流程,对产品生产工艺的制定等等,都是既符合科学管理流程,又符合科学原理,还考虑到了各地的实际情况,配齐了各种所需的物资和保障。是一种合理的拿过来就可以操作的计划,而不是拍脑袋异想天开出来的内容。有超乎想象的物质奖励机制,既不靠爱发电,也不靠喊口号发电。除了个人生产任务上的多劳多得外,对能提出合理化建议和生产工艺改进的企业和个人给予重奖。不管是科研机构,还是企业的工程师还是个人,如果能对国家制定的产品生产工艺提出新的改进或是合理化建议,就是说降低成本,工时和提高质量的话,因为产品的相关系数一目了然,国家专门的审查委员会通过审查后推广到全行业,产生的额外效益根据相关系数奖励给该单位,有的时候会达到总效益的一半,然后这里又有一半奖励给直接发明人。这一奖励会一直持续到这项改进被代替为止,为了继续领奖金整个单位都拼命支持发明人继续改进工艺,同理还有新的发明创造也是同样的待遇。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苏联核武器专家组,核爆成功后组长奖金领了一百多万卢布,各种待遇超过斯大林本人了…..庞大的,不在计划经济体系内的集体经济。传统上认为斯大林宣布结束“新经济政策”之后,私营经济和市场就消失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大概从一五计划末期开始,就在各地开始推行建立集体企业。这种集体企业颇有俄国传统特色,就是说他没有形式上的资产所有者,而是全部资产为在该企业当中劳动的人所共有。另外一个主要特征是加入集体企业的时候,需要提供一些自己的有形或是无形的资产,比如说可以是设备,可以是运输工具,可以是场地,但是提供资产者必须同时参与劳动,同时自愿退出该集体企业的话,已经用来“入股”的资产和增值是不能带走的。就是说“股东”们如果拿着东西入股,但是退出时必然是净身出户,当然如果这人继续在企业里工作,那么他在年底分红的时候,他用来入股的东西会作为分红的“加权项”。关于这些集体企业实际运行规模目前还有争议,采取最小的数字也是占据苏联经济生产总量的6%。另外要注意的是,是总量的6%,但是因为多数集体企业都集中在日用消费品领域,如食品,服装,家具,儿童玩具,日常生活服务项目等。也就是说在这种领域内集体经济是占据多数的,比如家具占据40%的产量,而儿童玩具达到70%。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为止,这种企业全联盟有11.4万家,差不多四百万劳动人口,如果算上集体公社里面的企业和搞独立经营的农民,差不多达到一千万劳动人口是以“市场经济”的形式存在的。而他们涉及的领域和范畴,恰恰是后来所谓“僵硬的斯大林体制”最被诟病的内容,简直是个天大的历史笑话。另外这些企业也不都是只能生产普通的商品,还包括很多高精尖产品,比如最早的电视和收音机实际上就是1939年列宁格勒的几家集体企业生产的,二战期间这些企业还大量生产了军工用品,例如炮弹什么的。不过二战期间集体企业生产军工品目前有些疑问,克格勃档案当中记载的数字过高,可能有些统计问题或是其他不清楚的细节。苏联解体后,尤其是2000年后,重新研究和普及斯大林经济体制是俄国一大“显学”,虽然官方明面上不支持,但是相当一部分非自由派的经济专家和顾问们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既有民间派,也有政府内部非主流派系。有一段时间研究陷入了另外一个极端,比如斯大林成了最伟大的经济学家,而贝利亚则是20世纪最有效率的职业经理人等等,这应该是和自由派经济理论争夺话语权导致的结果。
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所谓的斯大林经济体制,既不能从过去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层面去研究,也不能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天才。他的本质实际上是苏联继承了沙俄的经济遗产,既以中央部委+计委形成的优秀官僚系统(此处官僚一词做中性词,也可以做褒义来理解),结合了存在于沙俄数百年的村社集体企业的体制,而马列主义则是一种粘合剂把一些本来不怎么兼容的东西拼凑起来。从某种程度来说,斯大林本人也是在三个鸡蛋上跳钢丝舞,没有他本人的操控这三个系统很快就失衡导致内讧,而后来人们对苏联计划经济形成的刻板印象,就是对这台失去自我调节能力的失控机器的印象。
从1946年起,苏联内部就是开始了就哲学和经济学问题的大辩论,这是客气的说法,说成是大吵架更加恰当。期间三大派系各自支持一波学者,就十多个重要问题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辩论,辩论内容写成了几十本比砖头还厚的文集。后来斯大林自己出来给这个辩护画上红线指出方向,也就诞生了那本《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小册子。但是因为前面说的大吵架和当时苏联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处于保密状态,缺乏对背景的了解导致阅读这本册子成了很枯燥的事情,最终成了一些传教士们的经书。斯大林一直到去世前念念不忘的提醒:没有新的理论,我们就会灭亡的,果然一语成谶。
理论层面的激烈交锋,本质上反应的是现实政治集团之间的利益与世界观的矛盾。简单讲当时争论的内容是这样的:
党部认为马克思说的都是对的,社会要走向共产主义,现在的很多做法和现象都是临时措施,早晚要取消,当然取消的越早越好;
作为被取消对象的计委和集体企业代言人们共同竖起中指。
计委的意见是马克思老古董,说的不都对,科学计划(控制论)才是一切的根本。其他人乖乖听话执行计划就好了;
作为应该乖乖听话的党部和集体企业代言人们共同竖起中指。
集体企业代言人的意思是你们一天到晚一个唧唧歪歪一个指手画脚,干活不多事情不少,信不信老子再搞一次1937?
作为被清洗对象互相看了看:丫的这次得先下手为强。
当然要说的是当时苏联的国企在产权的形式上是国家的,在运作上也是颇受传统集体企业文化的影响。这里说的集体企业代言人是广义上的理解。
实际情况是1942和1946年两次,马林科夫作为企业代言人,支持斯大林差点把苏共给取消解散了。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党的地位也被大幅度降低,只剩下三个功能:意识形态研究,宣传和人事任免。这就是为什么后来赫鲁晓夫作为党的第一书记,在1953年实际政治排名只有第六位的原因。
第二次大的斗争是后来所说的列宁格勒事件,列宁格勒事件实际上分三个部分,后来被混为一谈了。一部分是确实属于有罪,有刑事问题和渎职,这部分不去说他。第二个部分是日丹诺夫和马林科夫争夺继承人的位置,开始是日丹诺夫把马林科夫赶跑流放去了中亚,后来是马林科夫王者归来日丹诺夫突然死了,他死了之后其支持者们被干掉了一大批;第三个部分是以沃兹涅先斯基为首的计委干部,也被一勺烩了。
沃兹涅先斯基时代的计委,和他前后的计委最大不同点,就是他有一个单独的体系,叫“全权代表”下派到各个省市。这个全权代表的特点是既不受地方计委的领导,也不受地方党政机关的领导,而是单线直接向沃兹涅先斯基负责。这些全权代表的管辖范围和权限也是不断的逐年增加,不仅仅是收集信息,还要全程参与各地方经济运行工业工程建设的过程,乃至提出解决方案和跨地区跨行业的协调工作。等于说计委全权代表们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架空了当地党政企的领导权限,后来这批人人数不断增加,乃至到了进一步配枪就可以逮人的地步了(完不成计划或是数字造假的厂长们)。这让大家实在受不了,干脆借机会一并解决吧。
实际上,从沃兹涅先斯基死后,苏联计委就是泥菩萨了,虽然被供起来,但是什么实际权力都没有了,乃至有时去各个部委和企业要数据都会被撵出来。没有计委的计划经济,才是1950年之后苏联的写照。那之后苏联计委比走马灯还快的换了15个负责人,最后长期任职的拜依巴克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能力不行没啥政治地位和野心才坐稳了位置。
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依靠党部开始发起了夺权的过程,同时也没忘记了计委的棺材钉上钉子,开动宣传机器抨击控制论是伪科学,不但打断了计委最后一根骨头,顺道把刚刚萌芽的苏联计算机和互联网体系也打的奄奄一息。虽然当今社会的人经过信息产业的洗礼,觉得计算机和互联网才是重要的,但是对苏联来说,这实际上只是控制论的一个组成部分,皮之不附毛将焉存。
1956年赫秃子抨击个人崇拜初步掌权,同年就将境内集体产业国有化,同时取消了过去的生产发明奖励机制(奖励仍然有,但是和贡献脱钩了,改吃大锅饭了,另外计委严重受创的背景下,已经无法合理客观的评价每个发明的作用了)。到了1958年打倒反党集团为标志,所谓的斯大林经济体制实际上已经分崩离析,在政治最顶层已经荡然无存了。不过以斯大林为名的经济机器是如此的庞大和坚固,不但在那之后让苏联依靠惯性又活了三十多年,苏联死了之后还能再吃三十年老本。
赫鲁晓夫虽然取得了政治斗争上的胜利,但是在经济层面上三架马车已经崩盘,没了计委的规划,经济建设都是依靠拍脑袋进行,各种浪费和瞎搞层出不穷,玉米帝的外号就是这么来的。取消集体经济后,社会供给开始出现问题,黑市开始萌芽,另外被“没收”了产业的集体企业工人们都进了国企,而原有国企工人奖励和贡献脱钩,两者合流的结果就是怠工现象的横行和蔓延,最终成了苏联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赫秃子的胡作非为导致他在国内人憎狗嫌,被集体决定放逐了。勃列日涅夫时代,是个很麻烦的时代,勃列日涅夫很有自知自明,也没有太大的雄心壮志,反正就是可劲的和稀泥谁也不得罪。最后的结果就是各个部门各行其是,直接的横向纵向联系均被打断,导致整个苏联经济体制日趋僵化,后来对苏联的印象,主要是来自这个时代。
回到最初的话题,苏联在斯大林时代,不需要走向市场经济,因为本来就包含市场经济的成分。赫秃子时代,没法走向市场经济,毕竟赫秃子自封的马列正宗传人,剪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尾巴他是一个顶八个。
勃总的时代,苏联其实有计划再次建立市场经济的成分,著名的柯西金改革就包括这部分内容。但是吧,勃总这人既没有决断也不想得罪人,柯西金改革最后卡在什么地方了呢?就是扩大企业自主经营范围,计划外产品上市场销售,但是没法在理论上解决生产设备能不能自由销售这个问题,然后就死在那里了。造成的结果是把大笔资金返还给企业用作新产能的建设,但是计委失调拿不出建设新产能的物资和设备,能生产新设备和物资的企业没有得到许可不许卖,企业一看手里拿着大笔钱也没啥用干脆发奖金吧。这又导致了怠工现象进一步蔓延最终失控,因为工人是国家的主人不能惩罚,发的奖金太多在市面上买不到对应的货物,政治口号喊的太多没了作用,人生简直毫无目标,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不对,杜康其实也没有,只有伏特加和私酿酒……最后老戈居然企图禁酒……
换句话说,苏联在勃总时代有很平稳的恢复市场经济成份的机会,这个机遇期长达十多年,但是因为没法解决意识形态层面的争论最终一再搁置。安德罗波夫在七十年代就想另起炉灶培养新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新干部,最终养出来的是老戈和丘拜斯……
到了老戈上任初期,其实一直到1988年,市场化改革理论上还是可以进行的,但是老戈这人水平不行,总是想立竿见影过分急躁,政策拍脑袋也就算了,他自己拍脑袋出来的政策有了问题,他还诿过给下属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