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话剧《误会》首演,超剧场的情怀、坚持和“挺进”_风闻
娱乐独角兽-娱乐独角兽官方账号-2021-01-10 23:44
文 | 肖晓
2001年,《翠花,上酸菜》横空出世,它本是邓超所在中戏表演系98本科班的毕业大戏,却意外闯入话剧市场,甚至成为商业喜剧的鼻祖。对邓超和俞白眉来讲,这也奠定了两人长达20年的“志同道合”,对舞台的狂热,对喜剧的创作等。
超剧场的成立是在2016年,彼时这对知己已然携手创立了橙子映像,并在三年间推出了《分手大师》《恶棍天使》等电影作品,创作逐渐进入正轨,也让他们有实力有精力去拓展产业布局,让曾经的情怀落地。
15年后的梦想再次启航,期间的变故、渴望和现实因素也在不断叠加:媒体报道中青艺剧场的拆除让俞白眉感到心痛;2009年《翠花》重返舞台让这群曾“散落”在影视剧市场中的知己重聚;只是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剧场市场的发展并不如意,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剧目越来越少。
“这是一个最合理的时机”,入局剧场是情怀、是梦想,也有最现实的考量,不过俞白眉还是强调:“从来就没有把剧场当作一个盈利点来经营”。
俞白眉以“符合预期,健康运营”来形容超剧场四年来的发展。据他透露,即使是在2020年线下演出行业被迫按下暂停键的时刻,超剧场本身仍然在非常健康的运营。“虽然剧场不是一个发财的事儿,但收入可以让剧场在健康的道路上坚持”。
2021年,超剧场的发展进入第五个年头,俞白眉和邓超等人的剧场梦想逐渐启航,而对于剧场发展来讲,这个亟待复兴的产业故事也在展开崭新的一页。——拉开序幕的是脱胎于加缪成名作《局外人》,由超剧场艺术总监、知名戏剧导演杨婷执导的戏剧《误会》,剧目于1月8日-17日在剧场首演。
借此机会,娱乐独角兽独家专访俞白眉、杨婷,从《误会》谈起,解码话剧的创作过程,感知这则悲伤又荒诞的现世寓言背后独属于加缪戏剧的哲思,也听他们解读近年来对于剧场行业的洞察,以及对于超剧场的未来布局。
深挖现世寓言背后的哲思,杨婷和《误会》的五年情缘
2016年,也就是超剧场成立那一年,杨婷将加缪的成名作《局外人》搬上舞台,也让她和《误会》结缘。——这是一个取材自真实新闻事件的故事,加缪先是将其放在了《局外人》主人公默尔索在牢狱中看到的一块旧报纸上,后又将这个小故事写成了完整的戏剧作品。
《误会》的故事并不复杂:一个离家25年的男人发了财,隐姓埋名住进母亲和妹妹所开的旅店中,希望能给家人惊喜,与此同时母亲和妹妹却因为觊觎其财产而在策划着一场谋杀。最终男人被杀,得知真相的母亲和妹妹也相继自杀。没有曲折的情节,这起人间悲剧却将人性的荒诞刻画得淋漓尽致。
**杨婷和《误会》的二度结缘,是今年10月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戏剧在读”单元,由她导演的致敬大师60周年的“遇见加缪”剧本朗读活动,《误会》再次入选。**反复阅读这则小故事,也让她更加坚定要将其搬上舞台。这也是杨婷在担任超剧场艺术总监后推出的首部新创话剧作品。
“它的色彩是非常强烈和直接的,在读剧本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所传递出来的气息是扑面而来的,我非常喜欢这种强有力的、不带有任何悲天悯人色彩的作品,尤其是今年大家其实是有很多这样的感受的”,杨婷说道。——2020年,因为疫情的缘故,加缪和他极具寓言性质的作品《鼠疫》就曾被市场所关注。
而透过这个故事,加缪作品中所传递出来的“无论这个世界多么荒诞,你都要有一种面对它的精神和与之对抗的力量”,才是杨婷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真正想要传达给观众的。回到话剧创作中,如何在舞台上讲好这个短小精悍的故事,同样是考验。
“它不是传统意义上有着跌宕起伏的剧情、剑拔弩张的人物关系的那种戏,但也因为它不是这样的戏,所以其中的思辨色彩非常浓烈”,杨婷指出。相比情节剧让观众代入剧情人物,纠缠在强情绪中,《误会》没有像传统的从头到尾这样的故事呈现,而是为观众提供了大量可以参与的空间,观众不会强制性的被带入到某种情境或情绪中,而是以参与者的视角非常主观的去看待这份没有答案的荒诞。
(《误会》剧照)
这份“打破传统”也体现在演员的表演中:不像传统的剧本中所展现的人物成长和故事脉络,**《误会》的表演需要演员融入对剧本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这对于表演来讲是非常具有难度的。**在选角上,让演员尽可能贴近戏剧中的人物年龄段和身份属性,亦是如此。
在杨婷的表述中,**《误会》的戏剧化其实始终有一种抽象感,除了整体的舞台感知,空间、音乐、美学等方向的思考同样是如此。**早在操盘《局外人》时,杨婷就曾尝试结合不同表演场地定制表现形式,这一次在《误会》中这方面的尝试更加大胆。
“《误会》可以放在任何一个表演空间里去表演”,为此,她应用了一个非现实主义的舞台概念:倾斜感。“整个舞台都有一种倾斜感,它会让你感觉不安全、不稳定,带着某种比较危险的信号。因为这个故事发生在舞台上一个抽象的空间里,所以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任何空间”,杨婷解释道。
(《误会》剧照)
这样的尝试也让演员表演、道具摆放等难度再次升级。从站立的姿态、上台阶的姿势,甚至是普通放置的红酒杯,一切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东西都在被打破重塑,就像走在平坦的地面上其实需要演员后仰或是前倾等。除此之外,在《误会》中,杨婷也赋予了多媒体更多的故事情节,并非单纯渲染气氛的机器。
**经典戏剧作品的改编,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便是本土化。**不过在杨婷看来,这似乎是一个伪命题。“像这样的故事,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发生,有些可能比它更加荒诞。它并不是一个纯粹西方的戏剧,观众不会有那种陌生感和距离感”。
杨婷直言,在这方面她所作出的“本土化”仅仅是弱化西方人的表达习惯,更接近于中国式旅店老板和住店客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其他诸如服装、道具等并没有过度做调整。“除非是莎士比亚戏剧,或者是古希腊的戏剧,可能会产生距离感,其他的作品其实是不会让观众感觉离我们很遥远的”。
(《误会》剧照)
如今《误会》已然登上超剧场的舞台,它将会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带给观众哪些思考,或许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知,但毋庸置疑的是,正是这种对个体、对世界的认知和渴求,会驱使着人们不断前进。而透过《误会》,一个在逆境中坚持、也为梦想挺进的超剧场,也愈发清晰。
“闯荡”话剧江湖第五年:超剧场的情怀、坚持和“挺进”
**“重启”,俞白眉如此形容杨婷执导的《误会》。这是疫情后剧场行业渴望的重启,也是超剧场行至第五年的“再次出发”。**过去的四年,超剧场更像是俞白眉和邓超的“梦想自留地”,承载着他们对舞台的热爱、对喜剧的热情,甚至是为人父的温柔,这也让剧场的内容布局更侧重经典喜剧和儿童戏剧。
而随着积聚的“战友”越来越多,剧场演出过的剧目种类和场次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剧团开始主动寻求合作,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知道超剧场,俞白眉也在思考剧场全新的定位和发展:希望打造一个剧场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容纳更多元的内容,给喜欢戏剧的人更大的空间。
(2018年大湖·超剧场开幕)
杨婷和她执导的《误会》便是颇具代表性的一次尝试。“杨婷和我、邓超都是超过20年的老朋友,在话剧行业深耕已久,特聘她为超剧场的艺术总监,也是希望能够带来一系列她个人风格的作品”,俞白眉表示。据他透露,未来超剧场还将和其他合作多年的“战友”携手,打造不同风格的话剧作品。
除此之外,**在经典喜剧、儿童喜剧的布局上,超剧场同样欢迎年轻创作者、优秀作品的加入。**超剧场对于这两类剧目的布局并不难理解:一方面,近年来俞白眉和邓超在喜剧创作上的一拍即合市场有目共睹,事实上以《翠花》《分手大师》为代表的剧目也在超剧场上演。
(《恶棍天使》剧照)
另一方面,父亲和剧场创始人的双重身份,让他们关注到国外艺术节中将近一半的剧目都是演给孩子的,而这类型的剧目在中国市场却出现了空白。“我们每年去艺术节,看到那么多优秀的艺术家拿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才华,仅仅是为了孩子们,就会非常感动”,俞白眉表示。
(儿童剧《渔夫与金鱼》)
过去四年间,超剧场引进了大量来自全世界各国不同的优质儿童戏剧。“哪怕是只从为自己的孩子出发,我也特别渴望引进这些剧目。我和邓超都是有孩子的人,我们很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受到更好的艺术教育”,俞白眉坦言。
**至于市场需要怎样的戏剧作品,俞白眉则直言:“市场永远需要的都是品质”。**以儿童戏剧为例,“市场需要的是真正的童心”,俞白眉衡量这一点的标准很简单:“它是值得我带自己儿子去看,也可以推荐给其他同行的好朋友、艺术家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看”。
(儿童剧《孩子臭》)
在经典喜剧和儿童戏剧的布局背后,同样有着立足行业的思考。一直以来,围绕着话剧行业一个不容忽视的声音便是“少数人的艺术”,比起影视剧它更像是奢侈品,但是在俞白眉看来,剧场从业者所要做的从来不是降低门槛,而是坚持戏剧宣传,“相信很多观众只是没有看过戏剧”。
“我们做的舞台剧,其实都是大众戏剧,我们的类型都是非小众的”,俞白眉强调,据他透露超剧场的海报中通常都会打出来“适合0-99岁”的标语。优质内容不断辐射更多元观众的同时,他又会清醒得指出:“舞台剧可能永远无法像电影那样,可以制造出一个让全国过亿的观众去看的内容”。
虽然因为“精力”问题,俞白眉已然很少奔走在剧场管理和创作的第一线,但是如今的超剧场已然淌出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道路:情怀入局,让他们在行业式微和疫情侵袭的双重夹击下仍然坚持在创作前线;为梦想挺进,让他们在变化中寻求市场布局的最优解,不断探寻属于超剧场的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