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的问题,是全程都在用儒家思想,包装秦始皇_风闻
小众观察者-2021-01-11 19:07
《大秦赋》的问题,最有趣的地方,不在于它为所谓暴君秦始皇洗地。而在于它为秦始皇洗地,歌颂秦始皇的逻辑,反而是儒家的。
儒家的逻辑特征是什么?儒家的政治逻辑,学名叫王道思想。王道思想的核心逻辑,就是行仁义则政权兴,不仁义,则政权亡。政权的存续,由执政者的个人道德水平决定。简称:道德决定权力。
而儒家千百年来,为了完善这套道德决定权力的观点,还不断填充其他佐料。比如君子,小人,忠臣,奸臣,公心高尚者,私心卑劣者,等等等等,通过塑造这种人为幻想出来的人设冲突,去诠释政治得失,权力存亡。
这套儒家的核心政治观,在中国主导了2000年以上,不断被丰富,被完善。被衍生(如戏剧,小说等)。基本上是中国老百姓世俗政治观的主流。
恰恰因为它成了老百姓的主流意识,所以《大秦赋》作为一个戏剧,为了自己收视率高,为了让老百姓爱看,所以选择了老百姓能接受的思维方式,去包装秦始皇。去构建戏剧冲突。
所以《大秦赋》里的所有人物,实际上就是按照儒家思想脸谱化的。好人好的令人莫名其妙,,坏人坏的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光看电视剧,六国早已输了。
因为秦与六国博弈的剧情中,六国没有好人不说,六国的大臣,君主都成了弱智,或者毫无理智卖国的政治妓女,而且智商被表现的比幼儿园小朋友还不如。
最令人失望的,就是法家宗师李斯嘴里,竟然嘲笑出‘六国人重利轻义’这样的荒诞的儒式语言。法家嘲笑人重利,这就像和尚教训烧香信徒说:你不吃肉迟早营养不良一样。
所以说,大秦赋的编剧,其实是为了收视率赚钱发财,牺牲了很多专业的常识,但完全迁就了老百姓的理解方式和理解能力了。编剧也是成功了。最起码平民百姓非常爱看。看的津津有味。秦始皇和李斯的正面形象成功深入人心了。
而且最有趣的是,正因为《大秦赋》是按照儒家思维编的,所以看客看完了,其实不是更相信‘大一统’了,而是更相信‘道德’了。相信执政者,必须是秦始皇那样大公无私,李斯那样胸怀天下,权力必须为老百姓造福这种道德结论了。
至于大一统不大一统,普通老百姓看完了这个电视剧,是没什么真切感受的。
真正法家的逻辑,拍的电视剧,恰恰是《人民的名义》。人民的名义这个电视剧,是申韩之术的戏剧化演绎。
法家的逻辑,通过术与势的结合,实现利弊决策的最高效率。《人民的名义》是它的戏剧化的演绎。
所以老百姓看完《人民的名义》,对权力,产生了再定义,进而对权力产生了五体投地的崇拜和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