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剑十年现锋芒:人民空军四代“龙骑士”,与歼-20一起成长_风闻
帧察点-帧察点官方账号-微信公众号帧察点,微信之外第一分发平台。2021-01-11 17:58
▲从2010年12月底到首飞前,它的模样也逐渐从模糊到清晰
2011年1月11日,那个在原定首飞日期因天气等原因被推迟后,恰好形成的与中国2007年首次反卫星试验、2010年首次中段反导试验日期重合的“军迷节”。
▲图片拍摄自歼-20首飞10周年纪念日历
和其他主机厂类似,成飞生产的机型,如歼-10和“枭龙”系列,首架原型机一般由驻成飞的空军试飞团第三试飞大队试飞员负责首飞。但此次坐进2001号技术验证机座舱的,是专为“718工程”而调来担任试飞任务的空军试飞团副参谋长李刚,第三试飞大队副大队长何斌斌则担任地面指挥员,这体现了“718工程”的与众不同。
▲用于该机首飞伴飞的歼-10S,恰好是02批的第20架
之后的故事,相信很多军迷们会讲一辈子——在那天中午12时48分,当2001号在跑道上开始咆哮加速的那一刻,各大军事论坛的“图文直播”几乎全面崩溃时,没法在现场见证这一刻的人们,可以说是在几乎一切能用的网络平台上表达着那份属于军迷的兴奋;而在现场见证的人们……只能说太幸运了。毕竟此后唯一能在热度上拼一拼的“歼-15首次航母起降”,那是完全不可能有现场见证的军迷这事儿的。
▲那一天的图存了好多,就随便发一张吧
言归正传,13时08分,“黑丝”完美接地。而当李刚驾驶着这架堪称掀起了“一声举国忽如狂”的划时代战机滑过观礼台、并举起右手敬礼时,在场的空军指战员、科研工作者无不鼓掌欢呼、热情拥抱,总设计师杨伟更是早已热泪盈眶。一位见证者回忆,此时正好是下午1点11分。
▲参与项目的试飞团队合影,前排左二为李刚、左一为何斌斌,后排右五为歼-10首席试飞员雷强、右一为驾驶因故障漏光燃油的“枭龙”原型机空滑迫降的试飞员梁万俊;后三个人正是第三试飞大队里三位荣立中央军委授予一等功的功臣
创造这些第一的人,祖国同样以第一为他们记功。2011年12月19日,首飞试飞员李刚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等功,地面指挥员何斌斌也被中航一集团授予一等功。
▲2011年8月,长期主管国防工业和武器发展的曹刚川将军接见李刚
**2012年5月16日,何斌斌驾驶2002号技术验证机首飞成功。该机的技术状态相比2001号又有显著不同,因此在空军和航空工业内部,这是一个与2001号技术验证机首飞有着同样意义的重大节点。**再加上他在2011年9月28日的试飞中,成功处置空中重大特情,2012年5月31日,何斌斌荣立中央军委授予的一等功,地面指挥员王文江(“枭龙”首飞试飞员、时任第三试飞大队大队长)也再次荣立二等功。
▲这些如今不少已经年过半百的老试飞员们为歼-20做出的贡献,相信之后还会陆续披露,这是关于试飞中一次特情处置和经验总结的内容:
https://xw.qq.com/cmsid/20180717A00CJ100
2014年3月1日,何斌斌驾驶2011号歼-20原型机首飞成功,他也成为空军第三试飞大队继梁万俊之后第12任大队长。2016年10月31日,当何斌斌荣获第13届中国航空航天最高奖项月桂奖的“英雄无畏奖”时(10年前的第3届“英雄无畏奖”得主正是雷强),他却无暇前来领奖,因为第二天,何斌斌就要驾驶歼-20在2016年珠海航展开幕式上亮相,向全世界宣告,人民空军即将进入四代机时代!
▲对我个人来说,那一天在现场直播时的印象,仍然要比2018年第二次在珠海见到歼-20时更深刻
也正是在歼-20试飞期间,人民空军航空兵在歼击机飞行员实战化训练上迎来了一场场深远变革。就在歼-20首飞后不久的2011年3月,中巴空军举行首次“雄鹰”联训,同年,首届“金头盔”自由空战竞赛性考核打响;从2013年开始,空军航空兵对新型飞行训练模式进行深入研讨验证,而验证中发现新飞相对于老飞来说更容易进入新模式的特点,让新飞行员改装模式也跨入了新的时代。
▲新老训练模式的巨大差异,使得不少年轻飞行员相较多数普通老飞行员有着更大的培养潜力,而他们的创新思维,往往又能带动新训练模式的深入优化
后来在2017年沙场阅兵中驾驶歼-16受阅、又在2019年国庆阅兵中驾驶歼-20受阅的年轻飞行员白龙,就是新体制的受益者之一:
我当初就赶上了“抄底式”,当时我在400多小时(飞行时间),还在飞空军最老旧的歼7B战机的时候,就直接跳到了当时最先进的歼10B战机,我们空军以往培养一型机的飞行员,改装甚至要三年的时间,我今年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一款歼16 、一款歼10C,两款国产的三代半战机,我也感到非常荣幸,其实空军的改革大家都能看得见,因为我就是一个例子。
▲白龙的战友,同样参加了最近两次阅兵的邱铁峰,还创造了驾驶三种机型参加三次阅兵的这一光荣记录
而当邱铁峰驾驶歼-10A在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上首次受阅时,上一年刚在“金头盔-2014”中带队夺得“空战优胜单位”的张昊,本来也将作为飞行团长驾驶着歼-10A同场受阅;但不久前的一纸调令,让张昊先于他未来的战友们,来到了大漠深处那支将在2016年年底首个接装歼-20的测试部队,驻扎大漠深处的神秘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作战试验与评估中心(PLAAFAOTEC)。
▲在2017年沙场阅兵中受阅的歼-20编队飞行员中,张昊和汤海宁都是从歼-10A部队选拔而来的
很多人都从报道中了解到,这支在全军最先装备歼-20、歼-16和歼-10C的部队,其飞行员也要通飞以上三种机型。正如该部飞行员陈浏所说,“我们就像游戏内测员,发现一些飞机的问题和bug,反映给厂家,让厂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优化和改进,然后我们再发现一些飞机的优点写成攻略,让其他部队飞行员可以更好更快地掌握这些飞机。”
▲从2001号首飞时机务人员独特的机务工作服,到歼-20列装评估中心时从臂章到T恤等带有鲜明个性的文化产品不断出现,歼-20的时尚感,始终与开创这个新时代的人们同步
虽然歼-20当时还没有双座型号,但由于**其飞行手册从一开始就贯彻了“试飞员和设计师共同编写”这一理念,座舱布局更是杨伟总师与试飞员们从一张张白纸上讨论出的结果,**这让评估中心的那些从三代机部队选拔而来的飞行员们,坐进歼-20这架本该全新而陌生的飞机座舱里,感到的反而是“战斗机就该这么开”的舒服。白龙和邱铁峰能够在2017年受阅后短短一年,就实现了飞上歼-20的梦想,正是那些比他们年长二十多岁的飞行前辈们,在无数次试飞与探讨中渴望达成的目标。
▲所以就算有双座了,那也不是用来练新人蹲起落的,得有点远大理想才行(航空工业官方宣传视频截图,CG作品)
当歼-20在“内测员”们的帮助下完成一轮轮软硬件优化,即将加入作战部队时,也意味着将有更多有着不同飞行经历的飞行员们,加入“龙骑士”的行列。在2018年珠海航展的最后一天,歼-20四机编队以打开弹舱的形式惊艳亮相,编队长机飞行员是空军飞训基地某团团长陈启强。
▲像这样弹舱全开的场面,在日常训练中也不多见
这位不满30岁时就成为空军航空兵战术训练骨干培训班教员,33岁担任飞行大队长时与战友程子杰驾驶苏-30在“金头盔-2013”中夺盔的优秀飞行员,也是空军新一代训练大纲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在2018年年初的开训动员大会上,飞训基地某团作为空军航空兵部队新年开训的代表亮相,此时已经以团长身份接受采访的陈启强,自然是该团换装歼-20时当仁不让的种子教官。
▲正在进行起飞前准备的陈启强与机务战友。作为首个换装歼-20的作战部队,他们在频繁转场部署中,进一步摸透了“威龙”的脾气
这些既承担战备值班任务、也负责新机训练大纲编写工作、大项任务经验丰富,头脑又最先被新一代训练理念武装起来的飞行教官们,可以说是后续换装歼-20部队的飞行员们“最好的老大哥”。在这里,歼-20首次进行了海上方向实战化训练,各种跨区驻训逐渐成为常态,北到长春,南到珠海,都有过它们在观众面前亮相的身影。在一次次风云搏击中,“威龙”的翅膀更加羽翼丰满,也让更多兄弟部队从维护细节到作战特点,实际感受了这款划时代装备的魅力。
▲作为一型设备密度很高的现代化隐身战机,歼-20在发展改进中也非常注重降低机务工作负担,提升妥善率和再出动能力。例如这两张图对比可见,为了降低登机梯架设对机体表面维护的影响,下图的歼-20机头侧面有两个黑色防擦蹭的圆形
2019年10月13日,歼-20列装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王海大队”,**列装当年即派出小分队参加“红剑-2019”体系对抗,并发射实弹摧毁靶机。**随着更多年轻飞行员们成为新一代“龙骑士”,即使他们在歼-20上的飞行时间刚过100小时,一样能够在演习中发挥出“银河战舰”的威力;这也是前文提到的“抄底式”改装模式,在适应歼-20的特点后进一步优化的结果。
▲这事儿还在报道里被拿出来,和当初老前辈们人均飞了几十个小时米格-15就上战场的事迹相比;而在技术战法都空前复杂的歼-20身上,飞行员的经验积累模式与当年也大有不同
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王海大队”年轻飞行员陈鑫浩,面对来自不同方向多批“敌机”的拦截,与战友灵活协同、勇敢出击,在兵力明显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以“零损伤”的代价一举“击落敌机”17架。
公众号:空军新闻“空中王牌”,今朝尖刀更锋利!
虽然无数网文已经就着这段文字脑补出无数空战场景了,但在我看来,这则报道里的亮点除了大家都提到过的“上手快”之外,还有就是在歼-20初期列装数量有限,飞行员们都得抢着飞的时候,这些年轻飞行员们还能不到一年(具体时间未知)就能飞上100小时;而且在大家抢着飞的情况下,也没有影响歼-20因应战备情况而前推部署的大事儿。
▲无论是西部高原还是东南沿海,哪里有需要,歼-20就能来到哪里
从“60后”的李刚、何斌斌,到“80后”的张昊、陈启强,“85后”的白龙、邱铁峰,再到今天规模越来越大的“龙骑士”团队中那些“90后”飞行员们,每一代人都在歼-20身上留下了不同的印记。
今天的人民空军有幸,等到歼-20这样优秀的战机;
而歼-20也同样有幸,遇到这一代优秀的空军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