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闺女留学不想成为美国人,但很想有顶尖企业的经历,大多留学生也这么想吧?_风闻
老马识途-但使龙城飞将在,不让胡马度阴山2021-01-11 15:41
【本文来自《美国芝加哥枪击案致3死4伤:一中国留学生遇害,本科就读于北大》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做为留学生(是闺女,上海妞,NYU库朗数学所研在读,图形算法方向)家长之一,入了个留学家长群,和近300位群友,多次讨论过相关话题。
1)这孩儿明确自己不会呆在美国生活,成为美国人,但非常希望有在美国顶尖企业的职业经历(我想这可能代表99%学生与家长的心愿?)
2)做为出钱的家长,感觉单纯用金钱的投入产出比来衡量来美国读书的意义是很狭隘的。来美国读书的初衷是什么?读完书之后是否实现了初衷?才是每一位准备出国的人应该考虑的问题。教育虽说是一种投资,但却是一种长期投资,ROI不是1年,2年就可以下结论的。不是说金钱上面的投入产出比不重要,只是在现实中看到,越是追求投入产出比的人,往往适得其反。
3)从坏处想,出国之后,原来心理准备不足的,面对的现实压力将会倍率放大:昂贵的物价,不利的汇率,学习压力,社交压力,想家,找工作的压力,独立生活,对未来的迷茫,美国人甚至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对于留学生的偏见(认为出国留学只是二等的,有钱人的选择,真正优秀的干吗不进清北复交)等等。。。如果只追求出国对于金钱回报方面的价值,可能真不划算。
3)而硬币的另一面,你追求了安稳,所谓的大环境(国家往前走一定代表个人就有前途?),可能忽略了去异域建立自信、结交好友、学习先进知识与技能、探索自我、体验不同文化这些更加长效且影响人一生的事情,是不是也是因小失大?
4)很多留学生出国之后,没有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究其根本,也是初衷的问题。跟国内考研、创业、就业、考公务员一样,出国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朋友说的都是朋友的故事,只有自己把问题想清楚,做出选择,不后悔坚持到底,才是自己的。
5)个以为,在家庭条件较为优越的情况下,带着成长开放心态出国学习,可能才是最好的状态。美国学校念书的环境有时候需要一种“享乐”的自由心态,这种心态适合不适合中国人,见仁见智。有些中国孩子孩子把上课看成与顶尖教授请教,与优秀同学探讨,来达到自己的最好的状态。而另外很多人只顾着记笔记,听却不一定听进去了,更别说表达观点了。出国留学的人有很多种,收获和成长路径也是不同的。
结论:如果说让美国留学经历更有价值的人普遍拥有的品质,可以总结为:有好奇心、有求知欲、并相信自己有无限的可能吧。这在国内的环境下的确不太容易。
当然,举出反例也是极易容易的,这里不辩论。
少走弯路的人是幸运的,但人生本就没有捷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