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三叠:《中欧投资协定》开启了中国开放3.0时代?_风闻
酷玩实验室-酷玩实验室官方账号-2021-01-13 07:56
世界注定要变了。
全世界都未曾预料,2020年以这样两件大事作为落幕仪式。
一件是,2020年平安夜,英国前后三任首相、连续四年积极张罗的“脱欧”,终于成功;
万年搅屎棍英国这回终于办了一件人事,可算是脱欧了。
另一件,对全球的意义更为重大。
12月30日晚,中欧五位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大家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人民日报也发表评论文章,称其为年度重磅新闻。
这两件事,连起来看就是:老牌资本主义大国英国前脚刚退出欧洲,新兴经济体中国后脚就踏入进来。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三大经济体联手,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听到消息第一反应就是“不敢相信”。12月30日当天,特朗普政府副国安顾问波廷杰就表示:
“欧盟正致力于在美国新政府上台前夕达成一项新的投资协定,美国两党和政府领导人都对此感到困惑与震惊。”
第二反应是“酸”。美国务卿蓬佩奥阴阳怪气地说:“中欧投资协定是一项脆弱协议,它不能保护欧洲工人免受中国的掠夺。”
如果是看最后的敲定时间,确实显得有点“仓促”。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先后历时7年,谈了35轮,本来特别费劲,但最后一轮谈了短短6天就搞定了。
中欧投资协定,究竟谈了什么?中国和欧盟究竟谁会吃亏?
关于《中欧投资协定》的具体细则,因为只是谈判完成,落实到具体条文还需要时间,目前国内还没有公布。
不过我在欧洲那边网站,找来了一份他们官方发布的版本,不看不知道,这条协定的内容,确实还蛮“震惊”的。
简单点来说,这应该是我们到目前为止,谈判完成的最有力、最开放的一条协议。
我们将对欧盟全面开放包括金融、电信、新能源汽车、计算机、生物技术、医疗、房地产、建筑、海运、航空运输业、广告、部分云计算等行业。
不仅如此,为了表达诚意,还会透明化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补助,也就是让欧盟放心,这里公平竞争,不搞暗箱操作。
同样的,我们的资本到欧盟投资也更方便了。像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完成技术跃升这种骚操作,接下来会更频繁地出现,我们高端制造业的路会越走越顺。
给人的感觉是,之前金融、电信这些行业一直像是我们小心护着的“孩子”,创造各种环境让他们发育,现在长大成人了,就果断推出来,主动邀请外面人进来碰一碰。
如果你了解中国的开放史,看到这里肯定会唏嘘,要知道即使是放在20年前,这也是人们所不敢想象的。
图片来源:腾讯视频
《霸王别姬》里,小癞子看台上的京戏粉墨精彩,听着台下的阵阵叫喊声,哭着喊道:“他们是怎么成的角儿啊,得挨多少打呀?”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外界能看到的也只是光鲜亮丽,至于挨了多少打吃了多少闷棍,冷暖自知。
巨浪三叠,关山难越,如果你不知道开放路上我们跨过怎样的三段历史进程,就不会知道今天全面开放的底气来自哪里,也不会明白这场谈判究竟意味着什么……
01
1998年央视春晚上有一个经典小品,叫《王爷与邮差》。
图片来源:腾讯视频
王爷朱时茂奉慈禧之命,带邮差陈佩斯参加洋人举行的万国运动会,邮差原是陪衬,结果却一举夺魁,反而赢得洋人掌声。
故事本身是讽刺晚清对洋人的卑躬屈膝,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现象在当时仍然存在。
关于外国人在中国获得优待,互联网上有几个老梗。
一个是2012年,武汉市警方用不到3天的时间找回一名日本游客丢失的自行车。
还有云南警方连续排查数百辆车为一名外国游客找回录音笔、宁波警方翻了5吨垃圾找到俄罗斯人丢了的护照……
几乎每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舆论上都是一片骂声。而执法部门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
1986年10月,国务院公布《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为了鼓励外企来中国投资,各地政府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加强版,给予外商“超国民待遇”。
这么低姿态原因很简单,当时我们太穷了,特别希望人家能来办厂,带着我们一块儿发展,让人们生活得更好点。
1978年11月,中国机械工业部部长周子健,身穿一身黑色中山装,拎着笨重的大箱子,来到德国沃尔夫斯堡市一个大型工厂门口。
头发花白的他,通过翻译非常客气地对门口保安说:
“我是中国的机械工业部部长,想跟你们厂的领导聊一聊。”
保安一听当时就懵了,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可能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堂堂一个国家的部长,来到工厂门口居然是他来接待。
这家工厂就是德国大众。后来在中国“合资经营”发展史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首台桑塔纳下线,1983年
除大众之外,其实我们还先后找过福特、日产、雷诺等世界知名汽车公司来中国参观,但对方得出了统一结论是:中国汽车工业还属于原始社会阶段。
日本丰田代表到上海汽车厂时,听着师傅们震耳欲聋的榔头敲击声,傲慢地告诉中国人:“这是我们爷爷辈的生产方****式。”
这样落后的工业条件,谈判难度可想而知,即使大众同意来中国办厂后,还就相关细则谈了足足6年时间才落实。
1987年,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在北京前门开业,当天北京市主要领导几乎都来帮忙撑场子,找警察现场维持秩序,成为了当日外电报道的重要新闻。牌面十足。
1998年,宜家在上海徐汇开了中国第一家门店,当天以舞狮乐队作开场仪式,瑞典大使亲自来剪彩,而且剪的不是彩带,是一块印有瑞典国旗的牌子。
咱这么求着人家,洋人的脾气自然也很大,动不动不开心就威胁撤资,停止用我们的配件,那会儿电力经常供应不足,东南沿海一拉闸,地方官电话就被打爆了。
能怎么办呢?自然是客客气气,请人家多担待。《让子弹飞》里汤师爷说得好,想挣钱?
跪着。
一方面,咱们确实需要外资进来帮忙发展经济。另一方面,也不敢也不会傻到完全把市场让出去,尤其像汽车这种产业。
提出“合资经营”,本质上是想用市场换技术,最终发展我们自己的制造业。
1985年冬天,德国工程师们入驻上海汽车制造厂,我们提出了口号,用七年时间实现90%零部件国产化。
当然了,当时其实谁心里都没有底,这个过程将很难,谁也不敢打这个包票。
总设计师说过“坚持发展一百年不动摇”,想要挣更多钱,让更多外资进来,加入WTO自然而然就被提上议程。
1986年,冷战的历史大背景下,中国与美国正处于十年“蜜月期”。那时连黑鹰直升机都往中国卖呢,关系特别好,我们趁势提出想要“复关”。
1988年外贸部讨论复关工作,李岚清、沈觉人等几位领导都对谈判的进展表示乐观,当时会议气氛热烈,大家谈笑风生。
但没想到的是,接下来一谈就是十五个春秋。中国先后换了4任团长,美国换过5位首席谈判代表,欧盟换了4位,朱镕基总理曾发出感慨:
“我们已经谈了15年……从黑发人谈成了白发人。”
02
跟预想的一样,大众汽车零部件国产化初期遇到了非常大困难。
计划7年实现90%国产,结果干了两年一看才2%,从中央到地方,领导们心里急坏了。
当时的总书记亲自向德国总理告状,说德国大众有意拖延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
可事实上,我们当时的配件确实拉胯。桑塔纳生产线刚搬进来的时候,厂房里的中国工人还正用榔头敲“上海牌汽车”呢。
工人们很快就会发现,不管自己敲的多认真,都敲不出大众满意的零件。
这就像是两个时代的差距。以方向盘为例,过去中国的汽车只有6个指标,而桑塔纳却有106个测试指标。
为了挤进大众的供应链,当时有不少企业是贷款买设备,借钱买材料,一次次尝试,却屡次因不达标被拒。
有的厂长气不过,跑到上海和大众质量部吵架。闹出些类似“在中国听德国人的标准生产,就是不爱国的笑话”。
但抱怨是没有用的,想要杀入大众生产链,只能老老实实回去提升质量,倒逼着你进行自我迭代、进化。
到1991年,桑塔纳零部件国产率已经到了70%,发动机、变速箱关键零部件相继实现国产化。
1991年桑塔纳年产量突破10万辆,1993年突破20万辆,1998年累计完成100万辆。
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当然是钱了。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把汽车工业称为“The Industry of Industries”——工业中的工业。
彼得·德鲁克
之所以给予它这样高的地位,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工业能像汽车产业一样,横向与钢铁、冶金、橡胶、石化、塑料、玻璃、机械、电子、纺织等多个产业密切关联,纵向延伸到商业、维修服务业、保险业、运输业、环保业和公路建筑业等。
一家汽车厂的进驻,意味着它身后几百个零部件公司能跟着吃肉。
我们吃下了70%的供应链,这是一笔很大的钱。
2002年12月11日,经过15年漫长谈判,直到最后一天都充满不确定性,中国终于加入了WTO。
吃苦耐劳的中国人,几乎吃下了制造业全链条。
从此大江南北的厂房里夜以继日地机器轰鸣,三班倒的工人一件接一件把产品放在永不停歇的传送带上,再经由远洋货轮摆上欧美的货架,标上一个Made In China的标志。
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轰鸣的机器声也改变了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生活。
2002年,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造访人民大会堂,他在那场公开演讲中说:
“三十年前,我第一次来北京的时候,街上看不到小汽车。今天,行驶在长安街上、站在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我看到了中国三十年的巨变。”
我们靠着吃苦耐劳赚到第一笔钱,这时候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市场换技术”,市场是出去了,也跟着吃肉了,可技术呢?
事实上,直到今天传统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关键技术,我们也没换到,而且在这过程中屡遭嘲弄。
1983年我们曾轻信美国,合资成立了北京吉普公司。
希望能引入美国技术与北京汽车的经典产品BJ212做嫁接改进,联合开发新车型,逐步取代老产品从而实现技术自主。
结果美国人签完后就开始耍赖,全盘否定了BJ212,还把切诺基以零件形式进口到中国,让我们彻底变成了组装代工厂。
飞机行业更惨,在运10自主研发成功的情况下,我们相信了合资经营,停掉自主前进的脚步。
等到重新起步时,出现了令人哀叹的现象:大部分的研究设计人员,要么是50多岁60多岁头发斑白的老人,要么就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四十岁左右研发骨干几乎是空白。
空窗期10年,整整一代人没有培养起来。
与此同时,我们回过头来发现,那些没有被刻意保护的行业,反而在跟外资竞争中不落下风。
以通讯行业为例,仅仅4年时间,中国企业就与国际巨头摩托罗拉、诺基亚平分秋色。
8年时间,把摩托罗拉、诺基亚打得满地找牙,赶出中国市场。
12年时间,中国建立了全球最强大最全面的通讯行业供应链体系。
而合资中却出现了一批像华晨这样的“地主家傻儿子”,因为靠在宝马身上躺着赚钱,后期干脆躺平了,也不想发展技术了。
很显然,“合资经营”的发展方式,需要进化了。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国力大损。坐惯老大位置的美国政客转头一看,中国不仅不受影响,还正直线上升。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骚操作。美国人后悔了,表示当初不该同意中国加入WTO。可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了,咋办呢?
2008年奥巴马主导发起TPP。目的就是想把WTO变成一纸空文,拉一个新群做生意,把中国踢出去。
说实话,我们那会儿一是翅膀还没有现在硬,另一个是还想闷声再多发展几年,于是逮着机会就表达想加入TPP的意愿。
一直到2012年,在美国三番五次阻挠下,加入TPP已经看不到希望了,而且那一年奥巴马还连任了美国总统。
坐以待毙不是我们的风格。
眼看这条路走不通,2012年8月底,在第四十四届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及相关会议上,开启了RCEP协议谈判。
同年2月,在中欧峰会上提出了《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倡议,于2013年11月敲定首轮谈判时间。
这两条协议提出,除了是摆脱美国孤立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主动告别开放的1.0时代(合资时代),拥抱变化,开启开放2.0时代。
站在当时,应该没有多少人会相信中国能赢,相反,TPP协议一出来,马上就有公知开始鼓吹中国“亡国论”。
那一年,距离特朗普对中国发起贸易战还有整整5年,中美两国的命运也各自留下了伏笔。
03
2007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新税法中并未单独列出外企条款,而是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统一为25%。
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在中国存在30多年的“超国民待遇”就此取消了。
反思发展路上“合资经营”的得与失,我们的打法明显进化了。
既然传统汽车行业已经没机会,我们就索性放开了,2018年宣布不再限制汽车外资持股比例为50%。
开心的宝马立刻砸下260亿收购了华晨持有的25%华晨宝马股份,“地主家的傻儿子”一锤子就被干懵了。
而像新能源车这种给我们弯道超车机会的行业,则花大力气扶持。
2009年,政府宣布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2010年开始提供财政补贴。
在补贴激励下,2015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与欧美比占绝对领先地位。
但与之前过度保护以致催生出躺着挣钱的“傻儿子”不同,取得领先后,我们从2017年开始,补贴政策一年一调,补贴门槛不断提高,并且宣布在2020年后全部退出。
与此同时,更刺激的是主动“引狼入室”,于2017年6月敲定了特斯拉落户上海南汇(首个外国独资的车企),给电动车市场引入一条鲶鱼。
特斯拉入局,当时给很多人吓坏了,预言马斯克必带着model 3进来把一众国产电动车品牌冲烂了。
但几年下来,事实胜于雄辩。特斯拉进入中国后几乎进行了骨折式、腰斩式降价,但蔚来、小鹏、理想等过去一年产品销量却逆势上涨。
同时,新能源车企市值大增,特斯拉借助国产一年上涨超十倍,蔚来一年上涨超十五倍,理想、小鹏陆续在美股上市。
种种数据表明,特斯拉进来不是把市场独吞了,而是一起把蛋糕做大了。
被冲垮的也有,是那些骗补的新能源车企。
像扶不起来的阿斗“华晨”,在新一轮竞争中连新能源车的资质都没有拿到,于2020年11月30日宣告破产。
华晨的破产说明一个事实:躺着挣钱的买办们,好日子要到头了。
开放2.0时代是一个承前启后,全面调整、转折的时代。
更加开放的市场必然会倒逼改革,那些积重难返的国企,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摆在中国资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是大浪淘沙被拍在了沙滩上,要么就必须选择走向星辰大海。
这是中国开放迈向3.0时代的野望。
尾声
回望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过了合资时代,走过了2008年开始被美国针对的2.0转折时代,一直到2020年底《中欧投资协定》近乎全面开放的3.0时代。
中国历来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决定向欧盟全面开放市场之前,我们用十年时间扶持了以新能源车为主体的制造业。
用2年时间,整顿了金融市场,搞出来数字货币。这一切就是为了防止欧洲强大的金融、汽车行业对我们进行降维打击。
假如你手上有一张“一带一路”地图,会发现无论从哪里走,最后的终点都指向欧洲。
《中欧投资协定》生效后,以风电为代表的中国给出未来新能源答案的企业,将名正言顺地进入欧洲市场,在当地投资建厂。
同时,像《中欧投资协定》里提到的,假如欧洲的私立医院开到中国市场,那莆田系会不会被干趴下?
欧盟银行服务到中国,我们银行还会不会只留一个窗口让大家排个十米长队?
《中欧投资协定》一旦落实必定会惠及老百姓。同时有活力的竞争市场,将带来更多机会,让更多年轻人有了完成阶级跃迁的机会。
学过历史的朋友一定记得:15世纪末,一支从大西洋出发的船队第一次绕过了好望角,开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绕道非洲南端到达印度的新航线,开辟了大航海时代。
《中欧投资协定》目前谈判已完成,只待签署正式协议,但这个过程不能确定是否还会有变数。
但能确定的是,只要最后签下来,我们彼此都将一起见证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