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人假设,究竟错在哪?_风闻
合川老农民norlanseed-亚琛工业大学车辆工程与运输专业硕士-嘿嘿嘿,戏雕!2021-01-14 21:45
起语:
在上一篇产业三相波的文章中,我提到古典经济学/新自由主义所仰仗的理论基础,理性人假设是不存在的。这也是我为何对于当下普遍存在于国内的“市场原教旨主义”会有着一种强烈的批判态度。
其实古典经济学本身在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也遭到过不同程度的批判。至少基于凯恩斯的思想,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市场进行调节可以对冲“看不见的手”带来的周期性经济危机。
如果不是新自由主义对于“看不见的手”二度的推崇,也许基于《国富论》的经济学观点还能在经济学史里过几天清净的养老日子。
然而现实就是那么的讽刺。当人类的贪欲被货币游戏无限刺激之后,那些被历史已经证明错误的东西往往能够借尸还魂,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复辟。
只不过历史却也是冷静的,它旁观人类疯狂,也旁观疯狂者的猝死。无论你们怎么折腾,另一只名为大势的看不见的手,最终总会将这些死者的尸体装入时间的棺材里,任人唏嘘。
1.看不见之手的逻辑基点
最近有幸了解到史正富老师的演讲。并且从中汲取了关于市场经济问题的系统性分析。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启示。实际上,无论是陈平老师的代谢增长论,还是史老师从供需关系入手的,对市场机制失灵的剖析,这些都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宏观经济涨落背后的真相。
如史老师所说,看不见之手的逻辑基点,是这张经典的供需关系图。这也是当代经济学的思想基石。
供需关系的基本逻辑是:
1)商品价格增长会带动生产者的生产意愿,但会抑制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2)商品价格的减少会带动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但会抑制生产者的生产意愿。
这两个互扼的演化逻辑则会导致:必然存在一个最优的价格点,使得消费意愿刚好与生产意愿相等,而这个最优的价格点就是所谓的均衡价格。
因为均衡价格使消费生产者双方同时获益,因此现实的经济博弈,只要不存在某一方被干死的情况,则必然会最终归向这个均衡点,从而实现市场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这个观点合理与否?其实也挺合理的,毕竟存活就意味着稳态的形成。供需关系所构建的稳态,是消费者与生产者为了存活而做出的利益让步,是对于囚徒困境的逆向演化。
博弈论是市场经济学的核心演化思维工具,很多学经济的小伙伴到了博士阶段也仍然在研究这个课题。
不过基于供需关系图的,看不见手的博弈论,其中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逻辑基点,即:理性人假设。
为何?因为理性是博弈的前提,只有对自己的需求有着一种清楚的认知,才可能完成一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博弈。
同理,均衡价格的达到,也是基于供需双方的理性博弈,即对自身的需求以及处境有着清楚认知的前提下。
2.理性抉择的条件
理性的抉择并不是人类固有的一种能力,实际上,要达成理性抉择的前提,是一个人掌握足够的信息以及具备足够的认知能力。
对此,首先是信息对称性的必要,由此衍生而来的是需求的客观性。
比如:一种保健品,在消费者不具备以科学方式确认其成分是否有效的前提下,商家的宣传就能产生极大的误导性。我们根本无法从理性的角度去判断这款产品是否是我们需要的,甚至这种需求本身也可能是被别人给灌输的。
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传销组织对于组织成员的精神控制。
在这里我们以最符合传销气质的一神教传教来看:先通过原罪思想,破坏你作为人的自我认识,让你相信自己是有罪的,此时,赎罪就成为了一种需求。而因为这种需求的存在,主在你的心中就有了存在的意义。
其次,一个人的认知水平也决定了其对于信息的筛选判断能力。
比如,量子波动速度以科技的包装去忽悠家长。如果家长本身不清楚人类记忆力的极限,也不清楚量子力学跟量子波动其实八竿子打不着,那即便有人告诉他这件事情的荒谬性,也许他还会打肿脸充胖子。
实际上反智主义正是利用了人们认知水平的差异。特朗普的支持者相信各种阴谋论,甚至认为新冠是比尔盖茨,福奇下的一盘大旗。其实相关的辟谣消息网上是可以接触到的,但因为认知偏差,这些人会过滤掉那些真实的信息,进而选择相信这个世界不真实的一面。
认知偏差的极致,就是意识形态极化,最终形成所谓的“纵向大同”。
而同时,理性的抉择是具有相对性的。
一件事情的抉择是否理性,取决于这个参照系对于理性的界定。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买物美价廉的东西就是一种符合其价值观的理性;而对于土豪来说,不买最好,只买最贵在其看来也没有太荒谬。
这里反映出的是:人类的理性会受到价值观的影响,从而使理性具现出多元的状态。
而基于地缘色彩而衍生出的文化对于价值观有着最深刻的影响,故而在经济思想层面,要找到一个属于人类的统一理性,那是很难的。
比如,儒家文化圈的人有着耕读传家的思想,具现在经济活动中,则是勤劳节俭,懂得积蓄。这种观念沉淀为中国老百姓的文化心理,变成反过来对于精英统治阶层的一种潜在要求。
比如,像汉文帝这样勤俭的皇帝,大家就觉得是个好皇帝。
反过来,铺张浪费如隋炀帝者,则很容易直观地被认为是骄奢淫逸的代表。
然而这样的文化心理,在中东国家起码就是不存在的,否则沙特王子动辄圈岛的行为,放在中国早就被骂成筛子了。
因为在经济层面缺乏普世的理性,因此理性人就极难标准化。放在供需曲线中去看,假设人们对一件商品的需求存在基于不同价值观而产生的不同的理性抉择,那最终产生的均衡价格,是不是也不会是一个单一而又确定的值呢?
3. 非理性市场对于理性的破坏
史老师将基于商品使用需求的交易与基于商品投资需求的交易分成了两块。在他看来,均衡价值能够契合前者,但却无法契合后者。
比如一个围绕石油的交易,如果买方是为了用这桶油去发电,那就是典型的基于使用需求的交易。
而如果买方是为了将这桶油价格炒高再卖出去,这桶油在此就不再是一个消费品,而是投资品,比如期货。
基于使用需求的交易,购买方需要考虑产品性价比,因为买到手上就不会再进行交易了,因此这一次性购买的价格,也是产品的最终价格,这自然是越少越好。在这个情况下,供需双方基于性价比的博弈就有可能使得产品的价格自动移向一个均衡的点。
虽然如我上面所阐述的,这个均衡的点基于人们不同理性抉择也许很难统一到一个唯一的值上,但这个曲线至少是在寻求均衡的。
然而一旦一个商品具备了投资价值,买方所追求的就不再是一次性交易的性价比,反而是商品本身的升值空间。这时候,投资品价格越呈现出涨势,哪怕其本身价格很高,但买方依然对其拥有浓厚的买入意愿;相反,投资品价格呈现出降势时,即便其本身价格很低,买方对其兴趣也会大打折扣。
这种完全违背了供需曲线的现象,其背后是市场机制的差异。
传统的,基于使用需求的交易,其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1)产品的最终价格由买方承担,最终价格是一次性的。
2)对于买方来说,追求性价比是其核心目的。
3)买方对卖方的议价能力依托于需求本身。
而非传统的,基于投资需求的交易,则相应地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1)产品的最终价格未必由买方承担,最终价格要经过N次交易去呈现
2)对于买方来说,追求最大中间差价是其核心目的。
3)买方与卖方同时具备以资本影响价格的议价能力,议价本身与需求没有关系。
前面这种市场机制,可以称其为理性市场,而后面这种则可称其为非理性市场。
因为非理性市场的存在,使得理性人固有的特质无法在这种市场机制中获得收益,因此古典理性人假设在这种机制中完全失效,看不见的手发挥不了作用,必须依靠强力的监管来使其回正。
在现实层面,空转金融产业就是一个典型的非理性市场。史老师称之为被异化的金融,在合川农民的三相波模型里,这就是虚空注水线过高而形成的空转压榨虚空剩余的一种脱离产业波动的自嗨方式。
之前蚂蚁金服事件里,我也探讨过为何马云所说的信用时代难以实现。这倒不是说信用不可用,而是看信用放在哪一种市场机制里。
理性的市场中,基于使用目的的交易里,供需之间存在自平衡的趋势,因此信用至少还能有些理性色彩,不会被彻底滥用。
但放在追求投资差价的非理性市场中时,因为人性对于虚空剩余价值的无节制压榨,信用必然会被无节制地滥用。这点美国08年的次贷危机已经说明了问题。
对于理性市场而言,市场机制尚能运作;而对于非理性市场而言,市场机制基本上是完全失灵的。这是因为我们所谓的市场机制,本身就是基于使用目的交易的理性市场而推绎出来的理论;对于非理性市场而言,我们需要全新的理论对之进行“市场化”的描述。
4. 理性标准的弱化
上面提到了价值观对于理性的分化。实际上如果将消费观也视为价值观的一部分的话,那在史老师所提到的非理性市场机制下的非理性人现象之外,即便是在传统的理性市场中,因为金融手段的加入,也会对理性的标准产生一定的影响。
或者说,大市场(理性市场+非理性市场)中,理性的异化可以体现为下面两种情况:
1)非理性市场的非理性化
2)理性市场情况下的理性弱化
第一种情况就是金融投机所呈现的这种畸形的买卖思路。
第二种情况,则可以拿花呗作为例子。
在超前消费还没有普遍化的年代。老百姓对于用钱的理性是基于朴素的收支平衡。具体到一笔钱的使用与否,首先要看是否会花光自己全部的积蓄,即手中的钱大于等于0。
就像我们玩大富翁游戏一样,一旦钱花光了,破产了,也就game over了。这种思维其实本身就是消费者理性的一种体现。而这种理性的量化就“手中的钱必须大于等于0”。
在超前消费出现后,比如花呗出现后,我们发现可以透支自己未来的一部分用于现在,而且这种借钱的模式还能有一定的保障。于是乎,即便我们花光手中所有的钱,甚至欠上几大千的花呗,但似乎这并不违背我们要求经济保底的本愿。
如果把花呗欠下的钱以负数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话,在这里,我们之前那个**“手中的钱必须大于等于0”的理性标准就变成“手中的钱必须大于等于-4690.73”**。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理性标准因为金融手段的介入而被弱化了呢?
当我们以大于等于0的标准去看待大于等于-4690.73时,这个弱化的理性标准本身就是不理性的。
又比如,对于一款价格高昂/溢价的商品,基于理性原则你是不会去购买。但因为分期付款的存在,这使得你本身基于理性原则去进行供需议价的行为被因为分期而获得的现金流压力缓释而对冲。
最终商品的价格并没有按照预期的方式向均衡点移动,价格还是那个价格,哪怕看上去还是那么不合理。
所以说金融手段可以弱化人们基于理性市场下的理性标准,使人们不再纠结于价格本身,而被各自五花八门的支付方式给迷惑住,最终逐步降低在于消费之上的理性。
而理性标准的弱化,其实本身也是资本对于那只看不见的手的弱化。因为理性的标准是可以通过价值观塑造来操控的,就像饭圈迷妹们在我们眼里看来是不理性,但在她们看来,无条件支持哥哥就是一种属于她们的群体理性。
总之在我看来,理性人标准的普世化也许比物理学的大一统理论还要难实现。
结语
总的来说,因为非理性市场机制的存在以及在理性市场下理性标准可弱化的特征,决定了普世意义上的理性人基本上只是幻想中的产物,就像基督徒脑子那个万能的,无瑕的,却又创造出有原罪缺陷的人类的上帝。
当理性人这个基本假设都无法成立之时,市场原教旨主义就只能被视为一种神学思想。
我个人是很欣赏史老师这种以解构的视角去剖析市场经济的局限性。这本身对基于产业波动的经济学视角来说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补完。
实际上即便在非经济学领域,理性人假设都是有谬误的,就像在管理学中,文化的力量有时候可以超越理性去影响他人。这也是传销组织存在的一个根本原因。人因为情感的存在,要想做到标量化的理性实在是太难了。这也许亦是碳基生命的大脑在进化到一定程度之后难以避免的结果。
就像硅基的Moss发自内心的吐槽: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实在是一种奢求。
人类能做的,更多是尽量将理智的判断与情感的表达保持一致,从一个更高的维度来看,这也许才是属于人类的,最合适的“理性”吧。
最后,中华民族王道天下之情怀,必须再重振,戏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