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咖「下凡」:后泡沫时代的产物?_风闻
娱乐产业-娱乐产业官方账号-带你了解行业的“热点”“盲点”“痛点”2021-01-14 07:40
作者 / 清水小刀
“不要拍电视剧!”
这是张艺谋告诫给他的“谋女郎们”的一席话,原本已经过去了数年,如今,随着章子怡首部电视剧的播出,再次被网友摆到台面上,用来调侃她不遵师训,新作遭遇差评的结果。但鲜少人知的是,不只章子怡,外界传言张艺谋自己也在筹备第一部剧集导演作品《求生》。
事实上,从汤唯的《大明风华》到章子怡的《上阳赋》,从陈坤的《天盛长歌》、周迅的《如懿传》到倪妮、张震的《宸汐缘》……最近两三年,电影人转战剧集市场的例子不胜枚举。国师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影视界的“鄙视链”为何突然断了线?
抱着这样的疑问,**娱乐产业(ID:yulechanye)**采访了几位电影和剧集行业的从业人员,希望通过他们的讲述,进一步了解“鄙视链”断线背后行业的变化。
鄙视链真相:权力链
所谓鄙视链,更加露骨的说法,其实是“权力链”。
导演、演员作为影视行业从业者,其实更像是一种人才资源,是随着平台之间权力的变化而流动。“以前《大明宫词》《大明王朝1566》的时候,电视剧的黄金时代,大家都愿意演电视剧”,一位剧集行业资深从业者告娱Sir,“《大宅门》播出的时候,陈凯歌、张艺谋还在里面客串呢”。
彼时,国内的电影银幕没有几块,电视台是消化影视化内容的主阵地,电视剧行业有着充沛的资金,曾经是很多大腕的第一块试炼场。“久远一点,像葛优、姜文,都是从电视剧里出来的,周迅、陈坤、赵薇,也都是通过电视剧走向电影的。”
但随着《英雄》在海外电影市场的成功,国产商业大片的概念兴起,国内开始加速建设国产电影产业化,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向了电影行业,人才资源也随之倾斜。
而所谓的“鄙视链”也是在这个时候才开始凸显,“通过电影赚到了钱的人站在鄙视链顶端,而没能进入电影行业的人分到一杯羹的人,则成了被鄙视的存在”,作为影视行业的老兵,白枫曾是制片过多部国民度极高的作品,见证了剧集行业十几年的变化。
但这种情况,也很快随着互联网资本的进入而打破,与全世界的一样,视频平台掌握了影视行业的话语权。但视频平台之间的竞争却愈演愈烈,甚至掀起了版权大战,将一部大剧的价格抬得非常高,“2018年到2019年上半年,大剧一集能卖到1000-1500万”,一位剧集行业资深媒人透露。
另有了解内情的从业者证实了这个观点:“彼时某视频网站一年的预算能够达到300亿”。
然而,平台虽然有钱,但并不会创造内容,他们只会创造流量。
在当时剧集切实捧红过一大批流量明星,包括《盗墓笔记》出来的杨洋、《古剑奇谭》出来的李易峰等,视频网站也以此在会员增长上吃到了一些红利,一部分视频网站开始输出自己认为的方法论:大IP+流量演员+大投入,用公式的方法来创造内容。
而这样的方法论传导到创作层面,很多导演也按照公式来创作,很多演员按照程式来表演。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彼时许许多多的当红明星,都被批评过表演僵化。比如李易峰就被批评是“冰山脸”,表演看不出心理变化,而杨颖则被批评表情浮夸、表演造作。
尽管如此,坐拥顶级流量的他们,依然是视频网站争夺的对象。但顶流毕竟是少数人,想要每家平台都能吃到“流量的红利”,演员只能一个人掰成几个人用,轧戏、抠图、倒膜等“分身术”也成了家常便饭,哪怕是资方和平台也都心照不宣,放任纵容。
这种对待创作轻蔑的态度,很快在观众层面引起反噬。
在大量拥有顶级流量的鲜肉、鲜花类似的行为被曝光之后,路人好感度降到冰点,他们能够给平台带去的红利也越来越少。此时,一直以来,观众心中在表演上拥有更强实力的电影咖替代流量明星,成为了视频网站们追捧的新的对象。
但在创作上,遵循的依旧是收割粉丝的那套公式在创作,只不过收割对象,换成了对电影咖迷信的影迷们。
电影咖“下凡”:后泡沫时代的产物?
事实证明,按照公式进行创作的影视作品,大多数时候播出效果并不好。《大明风华》6.2分、《上阳赋》开分5.8、《如懿传》曾低至6.6分……针对这个情况,不少从业着都认为,这是过分放大演员作用的结果。
“无论流量明星还是电影咖,难道要专门为一个演员来写个角色、创作个剧本?”作为从业多年的剧集行业媒体人,徐磊觉得不可思议,“这类剧集中,演员往往具有极大话语权,虽然有IP背书,但依然会根据演员要求来调整创作”,在他看来,“这完全违背了创作规律”。
不仅创作围绕演员,资本同样围绕演员,“毕竟,能够国际章、女神汤唯‘下凡’,才是项目最大的卖点”,白枫调侃。当时的剧集行业有多有钱?“片酬很高很高,前所未有,比一部电影的片酬高太多了。”传闻当时周迅拍《如懿传》的片酬就过亿了,拍《天盛长歌》的陈坤同样如此。
尽管这样浩大的声势,在当时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随即颁布了“限筹令”,出现了部分演员退还片酬的新闻,但真实的情况,或许并没有那么乐观。有在视频平台经手过不少剧集项目的从业者告诉娱Sir,“表面上看,1亿片酬退回了5000万,但实际上这5000万最终依然会流进演员的口袋。”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演员成立自己的影视制作公司,作为制作方承担制作,合同上明星的片酬可以写5000万,但私下里约定的依然是1亿,另外5000万最终会以制作费用的名义,通过公司间接输送给演员,“最终的效果其实是一样的”,他感叹。
因此,动不动就投资几个亿的大制作,演员其实拿走了大头。“后面随着限古令一来,但凡有投资方撤资,抽走的只能是制作费用,演员是这个剧的唯一招牌,肯定不能动他的利益”,而这就导致最终留给制作的费用少之又少,真正承担着创作思考的部分,反而供给不足。
而平台为了回血,只能将原本水准不高的网文IP,扩拍成70甚至90 集,创作上注水,观众不买账,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反观尊重创作规律的项目,都是根据剧本和导演需求找演员。同样是电影演员“下凡”拍电视剧,姚晨的《都挺好》、秦昊的《隐秘的角落》《无证之罪》、廖凡的《沉默的真相》,则看起来顺眼多了,无论点击还是口碑都能取得不错效果。
或许演员就只是演员,并不应该有电影和电视剧之分。尽管有人会在表演细节和惯性上提出疑问。但从行业的角度来说,他们只是一颗螺丝钉,一个项目最终呈现结果的好坏,并不能依赖于其中的某一个人。之所以“下凡”概念被炒的火热,本质上也只是一种营销手段,是泡沫时代的产物。
因此,泡沫破掉之后炒作”电影演员下凡“概念的营销手段或许会冷却,但好演员、声望高、影响力大的演员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依然会流入剧集行业。毕竟,随着流媒体发展,多数业内人会认为,在流媒体上看内容是未来趋势。而在去年和今年疫情的影响下,这样的变化或许会加剧。
只不过,无论平台还是演员本身,应该都不会太盲目了。作为最新一代“谋女郎”,刘浩存在接受采访时对媒体说,张艺谋曾告诉她电影也可以拍、电视剧也可以拍,时代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