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常识:市场能够配置资源,企业家就没作用了_风闻
吕建凤-批判批判者的批判者2021-01-15 13:11
中国讨论经济理论的很多人,都在以“市场配置资源”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殊不知“市场配置资源”就是一个伪命题。
有点头脑的人都会想到,如果市场能够配置资源,企业家就没作用了。
其实这些人根本就没有明白什么是市场。当他们说起市场、市场机制、市场配置资源等等概念与命题的时候,根本就违背了经济常识。
什么是市场?从百度搜到的解释是:
【市场起源于古时人类对于固定时段或地点进行交易的场所的称呼, 指买卖双方进行交易的场所。 发展到现在,市场具备了两种意义,一个意义是交易场所,如传统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等,另一个意义为交易行为的总称。即市场一词不仅仅指交易场所,还包括了所有的交易行为。故当谈论到市场大小时,并不仅仅指场所的大小,还包括了消费行为是否活跃。广义上,所有产权发生转移和交换的关系都可以成为市场。】
简单地说,市场就是市场各方交易主体之间的交易行为所形成的关系。
什么是“市场配置资源”?从百度搜到的解释是:
【市场配置资源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市场机制根据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引起价格变动从而实现对资源进行分配,组合及再分配与再组合的过程。】
那么,什么是“市场机制”呢?从百度搜到的解释是:
【市场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市场供求的变化,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是市场经济机体内的供求、竞争、价格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功能。】
从上面的这些解释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市场就是人们之间的交易关系;
市场机制就是这个交易关系的运行规律;于是所谓的“市场配置资源”,就只能是人们根据市场运行规律进行资源配置了。因为交易关系只是一个客观现象,它本身没有意志与理性,就是一个对于每一个交易者而存在的平台而已。
如果人们不进行交易活动,这个平台便毫无意义。如果参与交易的人们理性充分,市场就会显示出理性状态;如果参与交易的人们缺乏理性,市场就会显示出不理性现象。
这就像舞台上的节目内容好,同时演员表现好,舞台呈现的节目就会好看;反之,舞台上的节目就会不好看一样。有谁会说舞台上的节目好看不好看,决定于舞台,因此该让什么人、上什么节目,应该交给舞台决定的吗?
主张市场决定论的人们,这时候会引用一句名言来证明,他们的观点是对的。这句名言就是“市场是看不见的手”。因为市场这只手看不见,人们就只能适应市场的要求去进行资源配置。
“市场是看不见的手”这句话是违背常识的:
市场是市场各交易方之间的交易关系,它是看得见的。
不过因为交易各方的客观环境与主观能力不同,而且会随时因为客观环境与主观能力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这个关系也会随之变化。所以,不同的能力的人对于市场的了解——也就是看见——的程度会不同。并且,因为世界的变化无穷尽,所以人们不可能把市场完全看明白而已。
从逻辑上说,如果市场真的是“看不见的手”,那么财经理论人士对经济发出的各种预测、评论、与批判,岂不都成了盲人说瞎话了吗?并且也与他们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格格不入啊。市场是看不见的,经济人如何理性呢?
市场本身只是一种交易关系。配置资源的不可能是市场本身,而只能是参与市场交易的各方。
因此,只要配置资源是从财富要求出发,按照价格指向进行,就是在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资源配置——包括政府的资源配置行为在内。人们能够做的就只能是这样。
因为市场本身不是任何交易方,它当然地也没有任何资源可做交易。所以,所有的资源配置活动都只会是市场参与方根据价格指向进行的。人们要做的,不是【让市场配置资源】,而是根据市场规律要求,理性地优化资源配置。不可能存在所谓的“市场配置资源”。
主张市场决定论的人们要说了,“市场配置资源”指的是民营企业根据市场规律进行资源配置,是从否定政府与国企按照计划经济思想配置资源的角度提出来的概念。
这是不明白什么是市场,所导致的错误思维。
市场就是交易各方按照价格指向,进行资源交易的场所。不管参与市场的交易方是谁,只要他是按照价格指向进行交易,就是在遵循市场规律。而没有任何一个交易方会故意违背价格指向进行交易。
存在的问题只是,有的交易方因为环境的不利,或者主观能力的不足,会误判了价格变化规律,从而做出错误的交易行为。因此,不能说政府与国企的资源配置行为就是违背市场要求的——那更多的民营企业经营失败,难道是因为他们实行了计划经济思维下的资源配置导致的?
也许主张市场决定论的人们还要强辩:民营企业失败是市场优胜劣汰规律导致的;但是政府与国企资源配置错误,却往往是与国家计划连在一起的,因此不能算按照市场要求配置资源。
这又是以为政府与国企必然不懂市场规律的错误思维的表现——因为他们绝不愿意承认政府与国企会主动向市场其他方让利,所以国企与政府的经营效益低下,一定是因为不懂市场规律的结果。
前面说过了,市场这只手并不是真的看不见——否则,那些财经评论员怎么有理由要求别人相信他们的理论?这只“看不见的手”,其实是看得见的,只是没有人能够完全地看见。
而越是对市场信息掌握少的人,对市场规律看见的越少,对市场信息掌握越多的人,就会看见的越多。当然对信息掌握较多的人只能是少数,所以比较能够适应市场规律要求的人只能是少数。也因此市场规律决定了,财富分配必然会倾向于少数财富精英。
那么市场上最有信息搜集能力的是谁?当然是政府!其次才是包括国企在内的大型企业。
因此,从逻辑上说,相对于一般的民营企业,政府与国企对于市场规律的掌握,绝不会更少。所以他们的经济计划就不会特别的违背市场规律要求,于是他们按照经济计划进行的资源配置,也就不会特别的违背市场规律要求。
这里,有必要提醒一点的是,市场与计划不是对立的:任何人——当然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经济资源配置,都必然是先有了计划,然后才会有行为的。所以,不能因为政府与国企的资源配置是按照经济计划进行,就否定他们资源配置行为的市场性。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经济活动不可能依靠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所有的资源配置都是交易者自己进行的。任何经济主体要在经济活动中获得理想的结果,需要依靠的不是既没有意志、也没有理性的市场,而是自己的理性。
因此,配置资源只能依靠理性,而不能被忽悠着盲目地相信市场。下面用股票交易举个例子说明:
股票市场上,人们一般能够看到的只是股票价格变化。你如果理性不足,不能找到股票价格变化的规律,那么你在股票交易活动中就极可能损失财富——尽管你这时候也是根据市场价格指向进行交易的;而理性强的人,就可以通过掌握股票价格变化的规律,在股票交易中获取财富。
股票交易中需要的理性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对于市场信息的掌握,与对于信息的分析。而各人之间不同的掌握信息的渠道是客观环境决定的;分析信息的能力则是主观条件的内容。不过这个主观条件的形成,还是因为过去各人的客观环境导致受教育的条件决定的。
一般情况下,机构的信息掌握与信息分析能力要比个人强;所以,他们的理性程度会高于个人。于是我们看到在股票市场上,但多数散户都会损失财富。而能够赚到钱的多半是机构。
原因就在于,机构能够依靠更多的理性进行资源配置;而散户们绝大多数都缺乏必要的理性,因此他们的资源配置往往错误,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说“让市场配置资源”,除了忽悠人们以外,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谓的“市场化”也是一个虚假概念:
市场是经济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客观环境。也是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
就如同自然界有河流,河流的运动形式是自高而低,不会有人说自然界应该河流化一样,在经济社会里,逻辑上也不应该有“市场化”的概念。应该有的,只是如何创造与维护好的市场环境,就像人们需要对河流加以必须的治理一样。
现在通行的说法,“市场化”指的就是政府不参与市场。可是,如果政府不参与市场,还能够有市场吗?
第一、没有政府制定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市场是没办法形成的,因此政府对于市场的参与,就是对于市场的一种资源供给行为;
第二、政府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是必须有从市场财富中分割的资源作为手段的,否则政府没办法对市场进行有效管理;
第三、如果政府向市场提供的资源不符合市场的需要,就会导致市场财富的减少,从而政府从市场财富中分割到的资源也会减少,政府的能力就会减弱。
也就是说,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与其他市场各方主体的关系是一样的: 通过向市场提供有效资源,换取自身需要的资源,实现财富效应。
不同的是,政府必须、也是唯一有能力,通过照顾其他各方的市场主体利益,实现各方共赢,达到自身的财富目的。
而市场的其他各方主体,则没有这个能力,也不需要有这个责任。
也正是因为如此,市场对于政府资源的需要程度,远大于对于其他任何一方主体的资源。所以,把“市场化”定义为政府不参与市场,逻辑上就是要取消市场。
上面是从逻辑上分析,“市场化”是一个虚假概念。从历史事实来看,以政府不参与市场为定义的“市场化”现象,从来就没有存在过。而且从古到今,政府参与市场的程度与规模一直在越来越大。
有人说,西方国家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阶段,政府是不参与市场的。
错!那个时期,同时也是西方国家的对外殖民主义扩张时期,是西方国家政府用对外暴力征服殖民地,从而扩大海外市场的方式,向本国市场各方推出海外市场资源。也就是说,那个时期的西方国家政府,同样的在参与市场,不过形式与今天不同而已。
今天西方各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更是这些国家政府全面、深刻参与到市场的表现:它不但参与到为资本降低经济成本、增大资本利润空间的活动中,还直接参与到逼迫民众扩大消费——民众如果不罢手中的货币用于消费,就会遭受货币贬值的财富损失——为资本人为提供有效需求的行为中。
顺带说说,今天中国也有一些经济理论者在鼓吹刺激消费以拉动经济的观点,这不过是在盲目学习西方人出于无奈的饮鸩止渴方法。因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生产力进步。
当生产力进步还有着足够空间的时候,是不应该用刺激消费的方式拉动经济的。因为这会使得资源被过多投向现有生产力水平的经济活动中,不利于生产力的进步,也就不利于增强经济竞争力,结果必然导致财富的流失。
市场不过是人们经济活动中的交易场所。谁能够在交易中获得财富,依靠的不是交易本身,而是自身资源的竞争力。资源的竞争力来自于生产力的进步。
只有生产力进步更快的竞争者,才有可能在市场交易活动中获胜。而不同的市场环境,对于不同的市场主体的竞争力的表现有不同的限制与方便。
今天的世界市场,是以西方国家制定的规则为环境的,因此总体上是有利于西方国家利益要求的。人们所说的“市场化”,其实也就是要服从西方国家利益要求。
既然“市场配置资源”是虚假命题;“市场化”是虚假概念;政府的利益与其他市场方一样,与市场密不可分,并且政府的行为就是市场内容构成中的不可缺少部分,当然的,土地国家所有就不是一件可指责的现象了。
事实上中国这几十年的经济奇迹首先证明了,中国的土地制度并没有拖经济发展的后腿。相反,作为国家财政的后备资源,为国家适时适当引导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正面作用。
任志强之流之所以要批判中国的土地制度,无非是因为在这样的土地制度面前,私人资本不能为所欲为的用低价从民众手中收购稀缺资源。
财富是资源被垄断的结果。当国家垄断了土地的时候,农民手中的土地价值才高。也正因为人们看到了土地价值高的现象,一些人才要求把土地彻底私有化。
可是他们不知道,或者故意要让农民们不知道。如果国家放弃了土地垄断权,在农民手中的土地立刻就会大幅度贬值。只有等到新的垄断形成,土地价值才会重新升高。不过到那时候,大量农民已经没有土地了。
当年的前苏联,把国有资产证券化平均分给公民,并没有导致公民的富裕——这话说的不准确,因为有的公民确实因此富裕了,只是绝大多数公民因此贫困了。
原因就在于,这些资产原来是被国家垄断着的,别人要获得这些资产,就必须出较高的代价。
可是当这些资产被平均分配掉以后,因为人们都会竞相把这证券换取生活资源,于是这些资产的稀缺性大幅度降低,价值于是降低。市场上的生活资源的稀缺性却大幅度提高,当手中的资产被低价换取了高昂的生活资料以后,绝大多数公民就陷入贫困之中了。
假如中国今天就把土地彻底私有化,让农民可以自由处置名下的土地,结果就会与前苏联将国有资产私有化的结果一样,不是农民的因此富裕,而是资本的因此廉价实现土地垄断。如果没有国家的财政能力足以保证农民的生活环境,那么中国农民获得印度菲律宾的农民一样的生活水平,将指日可待。
为什么国家垄断资产可以让人民的生活逐步改善,而资本垄断资产却不可能?因为国家垄断资产获得的财富,必然被国家使用于调节社会贫富差距——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须。而社会稳定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
而资本获得财富的目的,是让资本能够获得更多财富,不会把财富用于扶助弱势群体。因为那是与资本的本质属性相悖的。
所以,主张中国土地彻底私有化的人们,不过是在替资本利益发声。
虽然这本来不算错——任何利益群体的要求都是合理的。但是不要用国民经济、自由平等、人民幸福这样的口号来骗人。你就直接说,中国应该把所有的财富都分配给资本家们,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