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喝了三鹿奶粉,我的孩子涂了有毒面霜”,他们还能不能有未来?_风闻
她刊-她刊官方账号-提供最潮流的时尚和娱乐资讯,陪你遇见最美的自己2021-01-15 07:33
前段时间她姐在微博上看到了这样一条热搜,整个人都要气炸了——
#婴儿用抑菌霜后成大头娃娃#
微博
13年了!
在三鹿奶粉事件过去的第13年,她姐没想到,还会在热搜上看到“大头娃娃”4个字。
这一次,元凶不是奶粉,而是一款激素严重超标的抑菌霜——益芙灵。
图源:网络
质疑声里的“大头娃娃”事件
整件事,要从博主@老爸评测发布的一则视频说起。
视频里的主人公是一位刚刚出生了几个月的小宝宝柚子。
在过去2个月的时间内,她从一个脑袋只有巴掌大的婴儿,变成一个脸部肿大、额头长出无数细小毛发的小孩。
异常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外貌上,她的发育状况也比同龄人要迟缓很多。
都说刚出生的小孩“一天一个样”,可柚子2个月内连1厘米都没有长高,也没办法自己完成翻身。
b站@老爸评测
着急的柚子爸妈赶紧带着她去做了儿童常规检查。
可诊断结果显示:健康查体。
也就是说,查不出什么健康问题来。
但柚子的异常,是肉眼可见的。
考虑到她唯一吃过的是母乳,柚子的家人又拿着母乳去检测。
结果母乳也没问题。
直到护士问出了这样一句话,她们才隐约察觉到了问题所在:
“你们有没有给宝宝涂什么东西?”
有。
就是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款抑菌霜。
b站@老爸评测
检测结果也真得是让人目瞪口呆:
博主将线上店铺购买的产品和柚子爸妈寄来的产品送检。
结果发现,激素含量达到了30毫克(每千克)左右。
这意味着什么?
拿成人用的化妆品来说,检查出零点几毫克(每千克)的激素量就已经很高了。
何况是30毫克(每千克)。
更何况是用在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身上。
她还需要家人的看护照顾。
她的各项身体机能还没有发育完全。
她不会说话,没办法表达自己究竟哪里不舒服。
更让人难过的是,就因为这瓶激素超标的宝宝霜,她有可能会出现呼吸不畅、全身衰竭的情况。
她可能会性早熟,在刚上小学就来月经。
她也可能因为额头的毛发不褪,引来其他人的嘲笑和异样的眼光。
她明明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说,却需要承担这一切。
b站@老爸评测
事件爆出后,舆论炸锅了。
随即,厂家停产,相关城市的卫健委要求召回产品做检测。
与此同时,质疑声也越来越大。
先是,该产品的生产商提出质疑,说产品上市前送检合格,这是一次炒作事件。
关于这一点,还要等卫健委或者权威机构给出最终检测结果。
但就目前来看,生产商口中的益芙灵和另一款涉事产品“一共生产了1200瓶”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仅仅是一家线上店铺的益芙灵月销量,就已经达到了近780瓶。
图上标注的11月产,也和厂家所说的“分别生产于2020年3月和9月”对不上号。
知乎@老爸评测
在新华社的调查里,她姐还发现,产品的生产商只配置了两三个简单的生产和包装车间。
直接接触皮肤的宝宝霜,就是在这些相对简陋的车间里生产出来的。
微博@快看
除了关于厂家的质疑,还有一些网友质疑柚子的爸妈:
是在拿孩子博眼球吧?
以及,一个巴掌拍不响,作为孩子的爸妈,你们也是有责任的吧?
是不是你们也有问题呢?
微博上的一位皮肤科医生就列举了柚子爸妈的“五宗错”。
微博某大V,认证为皮肤科主治医师
她姐给划下质疑重点:
第一,为什么没去医院开药,而是相信没有看病、开药资质的母婴店,购买产品。
第二,家长有没有主动学习基本儿科、皮肤科等知识。
第三,孩子究竟是在使用产品前,还是使用后才体重飙升的。
第四,纯母乳的话,是否是母亲吃了某些药物或者饮食结构发生改变,造成孩子出现异常情况。
第五,孩子体重等有变化,为什么没有立刻去医院,对孩子关心依然不够。
其中一些内容是有道理,并且值得宝妈奶爸们了解、参考的。
比如,如果大家的身体出现了不适,她姐也强烈建议第一时间去正规医院咨询医生,而不是觉得没必要、自行搜索诊断或者接受非正规诊所的诊疗。
又比如,宝妈奶爸们应该主动了解一些基本的儿童健康知识,避免遇到问题彻底手忙脚乱。
但正像罗翔老师在“粪坑案”里所提到的:
“不要站在事后的理性人角度去思考,要把自己代入一下,开启一般人视野。”
因为一旦我们以“理中客”姿态开始评论一件事情,我们很容易陷入“过度苛责”的怪圈里。
罗翔X厚大法考
当我们站在一般人的角度,柚子爸妈的做法有问题么?
有。
但,他们的行为逻辑不是完全不能理解的。
刚开始买抑菌霜,是因为柚子爸妈发现孩子身上起了一些小疹子,然后去了街边的母婴商店。
起疹子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常见到和起痘痘是类似的。
很多人都起过痘痘。
但是有多少人是选择去皮肤科看看自己痘痘的情况,让医生对症下药?
又有多少人是点开各种手机APP、网页,然后对着网上的祛痘好物,一看一晚上,纠结着是买这种有消炎功效的化妆品,还是那种祛痘膏?
或者干脆发一个带图求助:脸上长这种痘痘怎么办?
好像网友能精准评判,并且立刻私人定制出一份“战痘”秘籍。
有些人痘痘好了,秘籍顺势越传越广。
还有些人,很不幸“烂脸”了。
然后想起来,原来是该去医院看医生的。
某APP截图
有网友说,也不是不能买,可为什么不去买大牌子旗下的产品?
首先,就像“月经贫困”时一些网友的疑惑一样,一个月几十块钱买几包卫生巾,看起来好像不贵,但依然有家庭支付不起。
一些大牌的产品价格相对也比较高,未必所有的家庭都能够完全承担。
其次,选了大牌子,能完全避免这样的事情出现么?
未必。
三鹿,当年不是大牌子么?
三鹿奶粉的受害家庭是因为没有做好筛选,而要承担那些后果么?
如同微博下的一条评论所说:
微博
“信息壁垒,自己搜集的信息可能过几年又被证明是假的。”
那些被不良商家隐藏起来的信息,不是简单知道什么是「妆」字号,什么是「消」字号,就能够彻底辨别的。
很多新手爸妈也未必能找到渠道和资源去了解这些内容。
就像知乎上一位妈妈@肉肉说的那样:
“这类钻空子的超量激素药膏想销量低都难。完完全全是抓住了新手父母的惊慌与迫切心理。
关键是,如果不是花费大量精力去筛选,一般人很难去判断想要给小朋友买的物品是否是安全的,真的很难很难。”
说到底,“大头娃娃”不外乎是新手爸妈们育儿路上的其中一个大坑。
只是它的表现形式是激烈的,带来的教训是非常惨烈的。
他们以为自己能让孩子的生活状态更好,却在无意中亲手送上了“毒药”。
b站@老爸评测
努力去画一个完美的圆
在将怒火集中在柚子父母和生产商家的身上之后,我们是不是更应该质问一下:
为什么这样的黑心商品还能够流入市场?
知乎
为什么三鹿奶粉事件过去了13年,婴儿们还要因为使用婴童产品受到伤害?
近一点的2019年,《中国消费者报》曝出6款婴儿霜,违规添加激素。
微博@中国消费者报
远一些的,2016年央视315晚会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海淘儿童用品抽检中有三分之一不合格。
其中一些产品在使用后,可能还会导致儿童窒息死亡。
CCTV2
而柚子不是唯一,可能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会因为婴童用品受到伤害的孩子。
这应该让我们反思:
我们是否能够努力建立起一个可以信任的渠道,去打破信息茧房,让新手爸妈们能更快速地分辨,某样产品究竟适不适合婴童使用。
产品的管控体系、检测机制,该如何调整,让它们更加严苛。
又该通过什么方式,从源头上减少这些黑心商家的出现。
以及,还有什么是我们一个普通人能做的?
知乎上,有位妈妈写了这样一段话:
“当妈后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对小孩子这么不友好。”
看到这句话,她姐觉得既难过,又悲哀。
我们面对着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仅仅靠一篇文章、一点呼吁就能发生改变的。
甚至她姐也知道,刚刚提出的一些问题、一些育儿路上的坑,仅仅依靠更加严苛的检测手段,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比如,它还需要商家道德感下的一些自我约束。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知乎@小武和花生
可就像罗翔老师说的:“我们画不出那个完美的圆,但它是存在的。”
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惊爆内幕》里,主人公杰夫和伯格曼就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画一个近似完美的圆。
因为发现某烟草公司制造的香烟对人体有巨大危害,杰夫和伯格曼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杰夫,刚被解雇的烟草公司高管,发现自己被跟踪监视,日常生活支出和家人的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他甚至在一些报道里,被污蔑成一个说谎和不负责任的人。
《惊曝内幕》
伯格曼,电视台访谈节目制作人,被迫停职休假。
他制作的用来揭露烟草公司恶行的访谈节目被撤播,甚至连所在的电视台都可能被烟草公司收购。
可就是顶着一重重的压力,杰夫、伯格曼还有一些节目制作者们,努力地去抗争着,抓住每一丝让访谈节目播出的可能性。
最后,也不负众望,节目的播出,引发了美国历史上金额最高的一起诉讼案,索赔金额达到了2460亿美金。
《惊曝内幕》
而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像电影中的主人公一样,保持合理的敏感和愤怒。
去坚定地发声,去讨论。
去努力地,在未来,画出一个比现在更好的圆。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构成那个圆的一点。
很多时候,恰恰是每一个普通人的点滴努力,会默默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而这些进步所带来的利益与成果,又将反向惠及每一个普通人。
《惊曝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