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山根记忆_风闻
浙江温州瓯江明月夜-2021-01-16 11:05
聚族村居意自闲,巍峨屋顶矗群山。
桥怀节女冰霜里,洞挹清风岭岫间。
不易丘陵长福荫,无穷似续最心关。
救饥碑勒先人绩,忠孝褒封孰可攀。
这是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山根村叶家炳写的七言律诗《村居》。这位土著诗人用寥寥八句诗,描摹了山根村富足的村景、闲适的生活和丰厚的人文底蕴。
山根村位于碧湖平原西北部,旧称峰山,也称风山,距离丽水县治30华里,碧湖古镇15华里。从丽水城出发,经栝苍门,过浮桥,沿通济古道西行,过沙溪亭至石牛渡,经下赵村入郎奇,再西行三里,便是山根村。
山根村北靠风山、邱山,西依焦山,三山峰峦相连,形成一道臂弯,温柔地环抱着村庄。村庄的东面和南面,是一望无垠的碧湖平原,沃土肥畴,阡陌纵横。
风山、邱山阻挡了北方的寒潮,焦山遮掩了冷冽的西风。三山山涧汇聚的水流,穿村而过。而村东南的千亩良田,壤接膏腴,成为山根人的千年福祉。
山根村是碧湖平原上一座普普通通的村庄,人们日出而作,躬耕田亩;日落而归,青灯黄卷;耕读传家,礼义持身。相比于碧湖平原的堰头、保定、魏村、资福、九龙、石牛等古村落,紧贴山脚而建的山根村,在黛青色的背景上,显得低调、内敛而不张扬。
碧湖旧称西乡,是瓯江流域最大的冲击平原,田野广袤,坦荡如砥。早在4000多年前,已有人类劳动生息。至南北朝时期,铁犁、耒耜、牛耕逐渐推广,碧湖的农耕得到了长足发展。南朝萧梁天监年间(502-519),大型水利工程——通济堰建成,松阴溪之水,经由干、支、毛渠灌溉碧湖平原。南宋开禧元年(1205),通济堰改木坝为石坝,“不费修筑”,通济堰水系灌溉、排涝和生活功能兼具,更使得碧湖平原水利充沛。
山根村是叶氏聚居地,叶氏迁徙的历史要追溯到南宋初年。据民国甲戌年(1934)版《峰山南阳叶氏宗谱》记载,叶恕,字天植,“爱风山山水之胜,由龙泉迁居此地,不远数百里而来,其择处之心亦良苦矣”。
叶恕迁徙的具体时间,《峰山南阳叶氏宗谱》没有记载,叶恕的生卒年也不详。但草蛇灰线,马迹蛛丝,族谱还是留下了端倪。叶恕娶徐氏,合葬二十一都汝河白蛇山。生一子叶政,字秉厚,生卒年也不详。娶何氏,合葬齐村处下。叶政生4子,其中老三叶蔡生卒记载详细,生于南宋淳熙丙午年(1186)六月十二日,卒于宝祐乙卯年(1255)三月初五。按旧时20年一代算,叶恕出生时间约在1126年左右,时间为南北宋交嬗之际。而其迁徙山根时间,当在1146年以后,也就是叶恕弱冠以后。
叶恕慧眼独具,山根村依山面田,兼具山水之利,“果也,地灵人杰,子生子,而孙复生孙”。第2世叶政生4子,第3世4子又生10子,第4世10子又生19子。第5世19子又生13子,第6世13子又生17子。
人口的急剧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叶氏族人面临着家庭教育、家族团结及村庄建设等宗族管理的问题。而这一切的核心在于家谱的纂修和宗祠的建造。修谱为明世系,知血缘,敬祖宗。造祠堂为尊昭穆,分长幼,敦伦理。而布局村庄,则是依山水形势,使村居天人合一。
《峰山南阳叶氏宗谱》记载:“恕爱峰山山水之胜,遂定居焉。其曰祖祠者,实恕六世孙居正与弟景中所建,有田五十亩为四时祭祀之资。”
第6世叶居正,字立万,生于南宋景定庚申年(1260)十二月,卒于元至元丙子年(1336)八月。叶景中,字锦文,生于南宋景定壬戌年(1262)十月,卒于元至治辛酉年(1321)九月。两人为嫡亲兄弟。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两人齐心协力,共同承担了建造祠堂的浩大工程。
叶居正叶景中兄弟俩倡造祠堂后,紧锣密鼓开始纂修宗谱。《峰山南阳叶氏宗谱》记载:“不数传即建有祠堂,兼立有宗谱,于巨族之中,又自成一巨族。此盖得山水钟毓之奇,抑亦祖宗积累所致也。”
《峰山南阳叶氏宗谱》外纪系图敬奉叶俭为始祖,内纪支图敬奉叶恕为始祖。叶俭,世居松阳卯山,西晋时,官居车骑常侍、折冲将军兼苍梧太守,致仕后回卯山定居。叶恕系其28世孙。
修谱的同时,定下14条祖训,在族人中颁行。孝父母、敬兄弟、和夫妇、笃朋友、务勤俭、睦宗族、好酒戒、戒色淫、戒赌博、戒贪财、戒争讼、戒拖粮、戒溺女、戒宰牛。
造祠、修谱和颁布祖训,宣告叶氏在峰山聚族成村。经过7代人胼手胝足、筚路蓝缕的努力,在宋元之交,叶氏建立了以祠堂为核心,以宗谱为纽带,以祖训为行为准则的宗族自治的秩序。
但在有元一朝,山根叶氏却遭遇了发展的瓶颈。元代,土地买卖兼并进一步加剧,元朝廷对地主更是加以保护,大量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据《丽水市土地志》记载,高溪人叶琛和保定人魏朴占有了碧湖平原大量土地。加之元代赋役繁重,百姓们披星戴月,一年忙到头,仍蓬户瓮牖,食不果腹。元朝98年,山根村叶氏步履维艰,发展缓慢。此时,恰好是叶氏的第8、9、10世,人丁分别为13人、9人和12人。
明初,历经元末连年的兵燹和天灾,人丁寥落、土地荒芜。草根皇帝朱元璋采取鼓励开垦、与民休息的政策。洪武元年(1368)八月下诏,荒田许民垦辟为己业,免徭3年。永乐九年(1411),修建通济堰坝渠系。这一系列善政惠及山根叶氏。至明代中期,叶氏第11、12、13、14世,人丁分别为19人、15人、22人和18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经过南宋、元代200余年的韬光养晦,明中后期,山根叶氏涌现了两位名人,载入《丽水县志》。一位是第13世叶钜,字伯广,正统间获旌其门“忠孝”,名入乡贤祠,著有《乐邱集》。一位是第15世叶烓,字季鼎,正德间以贡任淮安经历,升丰县知县。致仕后居村西椒山,著有《遵制录》二十卷、《椒山文集》。叶钜捐资修建被焚毁的叶氏祠堂,叶烓续修《峰山南阳叶氏宗谱》,为宗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关叶钜的名、字和号,文献资料有不同的记载。
清道光版《丽水县志·人物二》:“叶钜,字伯广。” 《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四·孝义》:“其事亲尽孝,或万里寻亲,或三年庐墓,或闻丧殒命,或负骨还乡者……成化间,则有丽水叶伯广……”《峰山南阳叶氏宗谱》收入的《风山叶氏追远祠堂记》记载:“追远祠堂者,丽水之风山巨族,叶君伯广,别号五松居士者之所建也。”《风山叶氏追远祠堂记》由资善大夫、吏部尚书、萧山魏骥撰文,中宪大夫、太常少卿、会稽陈贽书丹,政奉大夫、右都御史、山阴王暹篆额,立石于明成化元年(1465)九月。立石之时,叶钜正当盛年。
叶钜(叶伯广)之所以青史留名,在于他捐栗赈饥和参与戡定矿民作乱。
明正统四年(1440),丽水大水,庄稼绝收,加之此前通济堰水系多年失修,丽水连年歉收,“岁饥,钜出粟四千斛赈之”。一斛本为10斗,后来改为5斗,1斗为13.5斤,四千斛,等于27万斤。
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叶钜(叶伯广)拥有碧湖平原大量的土地,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但他没有为富不仁,“民困饥馑,能尽出储蓄助有司,为赈济之资”,27万斤粮食,救活了成千上万的人。叶钜(叶伯广)的义举,获得了朝廷的褒奖,“以义行旌”。
明正统十三年(1448),丽水县宣慈乡砻坑(今属西联乡)银矿工人不堪官府的压迫,在陈鉴湖、陶德义(得义、得二)等人的带领下,起兵反抗作乱,并与由福建进军赣、浙的叶宗留、邓茂七领导的队伍相呼应。先后攻占丽水、龙泉、庆元、平阳、永嘉、遂昌、松阳、龙游、衢县、武义、金华、兰溪、义乌、东阳、永康等州县。
正统十三年十月,陶德义、杨(叶)希八夜袭武义县治。朝廷诏矿冶御史李俊进兵于周坦(今属莲都区)。十二月,陈鉴湖、朱闷八、齐虫多率万余人攻克遂昌县城。李俊命丽水人叶钜、松阳狱典史杜英、社首毛孔机等进剿乱军,双方战于街亭桥,明军大胜,杀死乱军千余人,乱军头目齐侈战死。陈、朱退回宣慈。
正统十四年(1449)正月二十五日,陶德义趁官军不备,率军数千突出破桥峡(今属莲都),斩分守参议耿定、兵备佥事王晟,明军失败。随后,乱军围攻处州府城。处州城守备空虚,御史李俊差点被擒。这时叶钜恰好从遂昌回来,他冒险从南明门突入。当时情势千钧一发,叶钜说动御史李俊、知府张佑,开府库召募勇士,“杀一人者赏银五两”,募召勇士500余人,由叶钜统领,开通惠门,与乱军战于城北后溪。《宣平县志》载: “贼溃败,次日焚劫西乡而去”。二月,朝廷命都指挥徐恭为总兵,孙镗、陶瑾为左右参将,工部尚书石璞督诸军讨伐。徐恭率兵两千至处州,守城不敢出。四月,浙江巡抚张骥命丽水丞丁宁、老人王世昌等入乱军营招抚。陈鉴湖被诱降,解京被杀。陶德义拒降,杀使者,引军入山,抗击明军。
五月初七,乱军刘四、刘五、陈三占据奇山,都指挥沈麟统兵进剿,与义军大战于浐滩,沈麟被击毙。叶钜率乡兵三千前往增援,复战于后坑圩,生擒刘五等86人,斩陈三等108级,追至新岭而还……明景泰四年(1453),长达5年之久的矿乱被彻底平息。
《处州府志·祥异志》记载:“正统十四年……是年,宣慈乡陈鉴湖作乱,焚掠乡邑,官民庐舍殆尽。”此次矿工起事,偏居山陬一隅的山根村未能幸免,在乱军“焚劫”西乡时,整个村庄遭到了洗劫、焚烧。《风山叶氏追远祠堂记》记载:“始迁之祖所居之上,旧有祠堂,正统己巳(1449),悉遭寇燹。”
叶钜3次与乱军对垒,有勇有谋,皆获大胜。矿乱平定后,朝廷论功行赏。《英宗实录·卷二OO》记载:“(景泰二年正月丙辰)赐浙江处州府民叶伯广、郑彪、陈三冠带,以荣终身……”;“钜以功授巡检”,叶钜为国出力,是为“忠”。但叶钜“辞不受,乞移赠故父孟昭,诏许之。”叶钜此举,是为“孝”,朝廷因此复旌其门曰“忠孝”。
清乾隆四十年(1775),教谕金学超建丽水县乡贤祠,祀乡贤二十五人,叶钜为其中之一。
叶烓,生卒年不详,字季鼎,号椒山。叶钜第4子叶相的儿子。
根据《峰山南阳叶氏宗谱》记载,叶钜生4子,叶朴、叶桓、叶榛、叶相,生卒具缺。老大叶朴、老三叶榛无嗣。老二叶桓生6子,叶相生独子叶烓。
谱载,叶烓“恺悌忠实,轻财好礼”。过了20岁才开始学习应对科举的课业,但在学习应试的八股文时,还旁搜远绍,穷及其它,“既而博通经史”。叶烓囊萤映雪,悬梁苦读,他在书房的门壁上写满了励志向上的格言。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叶烓考取贡生,初任江苏淮安府经历,职掌出纳文书,正八品。后升江苏丰县知县,正七品。在丰县任上,叶烓对付装神弄鬼扮作妖人的盗贼,很有办法,百姓信服,上司极为倚重他。
致仕回乡后,叶烓在山根村西面的椒山造了一处别墅,人称椒园。椒园背依青山巍峨,门傍溪水迤逦,面朝平原无垠。叶烓为椒园题诗:“壁削断崖开胜地,路随流水入深山。”
当时的文人墨客不时叩门来访。时任处州同知皇甫汸曾到椒园小住,并赋诗与叶烓酬唱。皇甫汸(1497-1582),明嘉靖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子循,号百泉、百泉子,斋名浩歌亭。七岁能诗,又工书法,嘉靖八年(1529)进士,以吏部郎中左迁大名通判,官工部主事,因监运陵石迟缓,贬为黄州推官。迁南京稽勋郎中,再贬开州同知,量移处州同知,擢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浮沉不废吟咏,与皇甫冲(字子浚)、皇甫涍(字子安)、皇甫濂(字子约)为四兄弟,人称“皇甫四杰”。皇甫汸诗《赠叶烓》:
羡君辞邑赋归田,大有园林亚辋川。
松下分粮调瘦鹤,花间洗药候鸣泉。
支离自愧犹耽禄,邂逅何期得问玄。
更道圣朝容傲吏,赐骸聊复乐余年。
在椒山别墅隐居期间,叶烓怡然自得,吟诗作画,考证著述。谱载,叶烓“生平考著甚富,尤工诗画”。叶烓为明代画家,名入赵禄祥主编的《中国美术家大辞典》(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著有《遵制录》、《椒山文集》。
叶烓晚年寄情山水,悠游高寿,享年八十七岁。
山不在高,有人则名。椒山因为叶烓而成了丽水西乡的一处景观,后世文人慕名而来,他们穿过山根村幽长的巷子,登上闻名遐迩的椒山,流连忘返之际,留下感喟万千的诗赋,穿越迢遥的时光隧道,至今回响在丽水大地。
明中后期至清初期,吏治腐败,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崇祯时虽严禁取矿,却将税赋转为辽饷,3次加田赋,每亩达9厘。丽水县乡贤王一中为议辽饷上户部揭云:“处州十县,原无屯田;弹丸之地,土瘠民贫,递年派钱粮共止六万余金……加派者又复加派,蕞尔山城,宁复有孑遗乎!”
明中后赋税沉重,导致民不聊生,人口锐减。清初“三藩之乱”,更使百姓流离失所。《处州府志》记载:“有清以来,海氛未靖,士马云屯……百姓苦兵荒赋役者二十余年,流亡殆日见告,由是乡村寥落,烟灶零星,斯时之民几与虎豹为邻,而室庐皆草泽矣。”明代中后期至清初,山根叶氏第15、16、17、18世,人丁分别为9人、8人、7人、7人。
清康熙年间,三藩平定、台湾收复、噶尔丹被征服、签定尼布楚条约,天下一统,外患消除,清政府开始重视并奖励开垦。康熙十四年(1675),丽水知县王秉义“多方招徕,减免3年钱粮,授田垦辟,民以次复业。西乡苦旱,修通济堰以利之”。康熙五十二年(1713)丽水县奉旨,续增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元年(1723),清政府下谕,凡是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地方官不得勒索,胥吏也不得阻挠。此举使部分少地和无地的农民,通过开荒得到土地,成为自耕农。雍正四年(1726),丽水县奉旨将丁银摊入秋粮款内,保证广大荷锄躬耕者的利益。雍正九年(1731),丽水县知县王钧,因鳞册淆混,豪家田亩率隐赢为缩,弱者受其病,请于大吏,毁前册,缓其征,履亩清丈,绘图列号,四年而竣。此举既增加了赋税,又大大减轻了躬耕者的负担。乾隆年间(1736-1795),鼓励开垦零星闲散土地。
清康乾盛世的光泽映照到山根村,社会稳定,耕者有其田,百姓即使箪食瓢饮,也能安居乐业。这一点,从山根叶氏人口的增长上,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康乾盛世115年间,叶氏第19、20、21、22、23、24世,人丁分别为14人、32人、48人、47人、55人、58人。
清末,虽然政治腐败,内忧外患,但在碧湖平原西北一隅的山根,却是一番世外桃源的景象。因清早、中期的土地政策实施,使得自耕农和半自耕农的占比增多,加之浙江实行“永佃权”,即佃户除欠租一年以上许业主撤佃外,佃户可以永远耕种。业主有收租的权利,负纳税的义务。而佃户则有耕种的权利,负纳租的义务。在山根村,即使是无地的农民,只要勤劳节俭,寒耕暑耘,也能温饱无虞。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冬,山根叶氏修谱,梓人(修谱师)陶斋应邀到山根村修谱,有感于山根村人怡然自得的生活,写下了《由碧溪至风山修谱》一诗:
不惮劳劳到此间,只因修谱乐相关。
遥从步履河头处,便见人家屋后山。
寺外有田百千顷,村边多水两三湾。
一时更识前朝事,碣石贤良字未班。
民国23年(1934),山根叶氏续修宗谱,叶季波在《叶氏重修宗谱新序》里写道:
“惟时当今世,物质交明已令社会起一种加速之亟变,社会主气既风腾,宇宙天演学说亦颇儆动人心,遑遑攘攘,人类间之争劂乃因而日渐恶化。其于宗族观念亦由是而日益消杀矣。幸吾姓地处山陬,人性古朴。虽时势震荡,而宗族结合仍未见若何涣散。故欲复兴宗族,促进吾族精神之团结,乃有重修宗谱之举。”
民国时期,山根人生活在每一个扑面而来的日子里,似乎无暇细数时光飞逝,虽然已经改朝换代,但他们的生活却没什么变化。清晨,太阳从东面碧湖平原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黄昏,当袅袅炊烟在鳞次栉比的瓦背上轻歌曼舞时,荷锄而归。晚风从一望无垠的南面款款而来,轻拂着他们布满汗渍的脸颊,卸下一身的疲惫。
“吃死沙岸上下窑,嬉死高溪前后桥,做死山根郎塘窑。”
这句民谣至今在碧湖流传。它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千百年来山根村的生活状况,依山拥田,躬守田园,务农为本;辛苦地耕耘着,快乐地疲惫着。
纪江明作者简介:纪江明,原名纪光明,因五行缺水,改今名。1969年6月生。毕业于湖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曾在《青年文学》《萌芽》《文学港》《野草》发表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