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评估:浅谈美军净评估与战略优化的基本模式WOT-CLPV_风闻
净评估-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评估2021-01-17 18:20
浅谈美军净评估与战略优化的基本模式****WOT-CLPV
远望智库净评估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易评估
美军净评估创始人安德鲁·马歇尔强调净评估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宣称他从来不曾使用什么模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西方学术界通常把模式理解为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知识系统,而净评估连最基本的概念定义都没有廓清,当然更谈不上有什么系统化的理论构建。但是,以我们对模式的理解和认识,美军净评估应是有模式的,因为《现代汉语词典》对模式的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即可以使人照着去做的标准样式。”也就是说,此模式非彼模式。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特设净评估小组曾就国家净评估程序可能涉及的议题范围和类型,提出的五个议题样板,其实就是关于净评估议题的五种模式。不仅如此,台海两岸学者都认为美军净评估也存在基本模式。例如,台湾地区学者潘东豫博士在其著作《净评估:全面掌握国家与企业优势》中指出:净评估并不是一门新兴的学问,它是策略规划过程中的一环,是国防规划者自企业界引进的一种国家安全战略分析技术,因此与现行产业界所流行的SWOT分析,两者之间具有相似的思考逻辑。再如,大陆学者吕德宏博士在其著作《从思想到行动:解读美军战略规划》中进一步指出:美军联合战略评估也称净评估,所使用的基本模式是对敌我双方强点、弱点、机遇和威胁进行系统地分析与综合。
就美军净评估过程与战略优化而言,这种系统分析与综合所遵行的基本模式应该就是SWOT-CLPV矩阵。所谓SWOT分析是指对敌我双方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进行系统地分析与综合,而CLPV分析则是在SWOT基础上进行重组,更进一步地研究WO、SO、WT、ST交互作用后产生的抑制性(Control)、杠杆性(Leverage)、问题性(Problem)和脆弱性(Vulnerability)效应。SWOT-CLPV矩阵作为一种多层次分析框架,在这里是规范化、结构化和定量化的模型工具,也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进行群体作业、多方博弈和综合集成研究的有效模式。
一、SWOT分析
SWOT分析,也称TOWS分析、道斯矩阵等,是一种态势分析法,20世纪八十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战略制定和调整、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它主要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强点)、劣势(弱点)、机遇(机会)和威胁(挑战),类似于分析我情、敌情和战场情况,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也是战略研究永恒的主题。例如,在《孙子》中就有“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的论述。再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就详尽分析了中日双方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问题,他认为“在敌强我弱条件下防御外来侵略,就更要注重研究对手,了解对手,既知道它的长处,也知道它的弱点”。只是一般工作中的SWOT分析,往往流于简单的情况罗列,还远不够系统和深入。正如法国理论家安德烈·博福尔在《战略入门》中所言:“战略的棋子并无永久的、固定的价值。战略倒是很像烹调之道,必须把各种不同的配料混合在一起,才能做出菜来,配料是根据菜的不同而经常改变的”。同理,在净评估活动中,内、外部因素都是不断变化的,需要就某一阶段的状况进行综合和概括,提取、辨识和确认SWOT因素,进而分析态势、进行最终判断,为提出相应的策略提供支持。对此,美国防部前部长莱尔德有过精辟的表达,他讲到:“全面的说,净评估就是比较分析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阻止或者有可能阻止我们实现国家安全目标的军事、技术、政治和经济因素是什么;一个是可以获得的或可能获得的、促进我们实现国家安全目标的因素是什么。”
**——外部环境分析。**就是针对组织(研究对象)外部环境的各领域或层面,从机遇和威胁两个角度进行的专门分析,旨在掌握总体环境的变化趋势,找出未来环境发展变化可能对组织的影响。重点分析组织、竞争对手、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相互作用方式,对组织的发展的利弊,并寻求借助外部力量使组织得以生存和永续发展的方法。
(一)机遇。也称机会。是在外部环境中对具有战略吸引力的领域或未来发展可能带来较大战略利益、提升竞争地位的领域(通常是战略竞争的优势领域)。例如,战略利益的提升、战略环境的改善等。对国家战略机遇的评估,旨在掌握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科技、心理等领域的演变,寻求可以利用的机遇,以有利于达成目标企图。
(二)威胁。也称挑战。是在外部环境中一种不利的发展趋势所形成的困难与风险。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战略作为,这种不利趋势将导致己方竞争地位的削弱。例如,可能面临的战略危局、强势竞争对手的加入等。对国家战略威胁的评估,旨在探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科技、心理等领域的演变,发现于达成目标企图不利的劣势与薄弱环节,以便尽早采取措施予以克服或规避,减少前进中的阻力。
**——内部环境分析。**就是针对组织的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从优势和劣势两个角度进行的专门分析,以探索竞争优势的来源与所在,以了解组织的确切实力与潜力。最基本的是分析组织及其竞争对手,在各自要素结构及其活动过程方面优劣或强弱的状态。
(三)优势。也称强点。是指在问题领域中组织内部因素优于竞争对手的方面,或独有的、固有的实力和长处。例如,实力较强、装备较先进、工业基础好、指控灵便、保障顺畅等。在国家层面,就是国家资源与现实能力的组合,包含现实军事能力的总和与“国家安全资源支持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最大极限”。当然,无论在哪个层面,优势都是相对而言的,是有前提的。
(四)劣势。也称弱点。是指在问题领域中组织内部因素弱于竞争对手的方面,或有较大影响的漏洞与不足。例如,实力较弱、装备较落后、工业基础差、指控笨拙、保障困难等。在国家层面,即是国家资源与能力的不足,且易为敌方所乘的要害。同样,劣势也是相对而言的,是有前提的。
二、CLPV分析
CLPV分析,是对SWOT分析的继续和深入,是在SWOT因素辨识基础上,对由此四大因素交叉组合形成的效应矩阵展开的分析。运用它可以从中找出对组织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于己不利的、需要克服或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对此,美国防部前部长莱尔德也有精辟的表达,他讲到:“简单说来,净评估与总体力量计划一起,告诉我们现在在哪里,将要到什么地方去,我们如何才能到达。”
(一)“杠杆性”效应矩阵,是由优势因素S与机遇因素O生成的SO矩阵,指当机遇与优势充分结合时,实力得到充分发挥。例如,2007年国际能源价格飞涨,而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利用能源产品出口获取了大量的外汇收入,国家综合实力和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美军屡试不爽的所谓“高杠杆效应”即源于对此效应的运用。
(二)“抑制性”效应矩阵,是由劣势因素W与机遇因素O生成的WO矩阵,指因为某种劣势使得能力存在短板。例如,当猎物出现时,没有准备好枪弹,而难以作为。人们常讲“机遇偏爱有准备之人”,换句话讲就是,机遇来了没有准备好,结果丧失了机遇,机遇也就不成其为机遇。
(三)“脆弱性”效应矩阵,是由优势因素S与威胁因素T生成的ST矩阵,指外部威胁降低了内部优势的竞争力,优势因而不优了。例如,1992年海湾战争中,美军M1A1主战坦克虽具激光测距、夜视、目标指示等先进功能,但在沙漠地区使用受到很大影响,只是部分效能得以发挥。再如,以山地游击战对付大规模正规军,也是利用了这一效应。
(四)“问题性”效应矩阵,是由劣势因素W与威胁因素T生成的WT矩阵,是指当劣势与威胁叠加激荡时,面临重大问题,所谓“屋漏偏遇连阴雨”“霜雪不怜苦人家”,就是这种效应。
三、延伸分析
在CLPV矩阵分析之后,事情还没有完结。通常还要根据四大效应矩阵分析讨论形成的众多战略(策略)选项,再进一步研讨并赋值;尔后,借助“雷达图”(战略向量模型)等模型工具,研究确定战略取向(类型),并据此赋予其相应内涵和具体举措;最后,借助影响图、对策树等模型工具,进行排序和选择优化。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认为美军净评估存在一个基本模式,它就是SWOT-CLPV,意在说明研习与实施净评估可以有所遵循,并非“什么都是”或“什么都不是”,令人无所适从。但是,绝不能拿它当做简单的数学“公式”或“方程式”来机械地套用。尤其在战略净评估中,对于这一模式的应用,应更多地结合所要研究的问题,强调“神似”而非“形似”。否则,就可能削足适履、弄巧成拙了。
(转自《战略前沿技术》2016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