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秦统一后撑了十四年,汉承秦制却有四百年?_风闻
张佳玮-作家-2021-01-18 21:23
之前有个秦题材的电视剧在播,所以某杂志让我写了这个。
秦经历五百余年奋战,公元前221年,一统天下。
所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真是酷。
可是到始皇帝驾崩于公元前210年,又三年后秦灭。
则奋战五百余年,终于一统天下,何其盛哉;而后不过十四年,没了。
此后西汉开国到灭亡,超过二百年;加上东汉,超过四百年。
众所周知:汉承秦制。
可为什么秦得天下十四年,汉却四百年?
类似的问题是:
天下分崩二百余年,隋一统天下,不到三十年后灭亡;唐继隋后,绵延近三百年。
秦隋两个辉煌却短暂的王朝后,是中国史上最辉煌的汉唐。
这是偶然吗?
研究秦,最认真的莫过于汉——类似于唐朝开国,也拼了命地研究隋。惩前毖后嘛,治病救人嘛。
汉朝贾谊有著名的《过秦论》,虽然多少掺杂了点私心,但文章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
——为什么秦国可以靠关中之地统一天下搞定六国俊杰,却被陈胜一个农民一声吼灭了?不施仁义啊!
——什么是仁义呢?信功臣,亲士民,宽刑法,不暴虐。搁现在的话就是:
“别那么严,给点好处呗?”
——兼并者信赖武力,百姓则渴望柔顺。安定天下和治理天下,不能用同一种手段。用陆贾劝刘邦的话: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
——如果秦二世裂土分民封功臣,发仓廪赈济百姓,就没问题啦!
大概,这就是贾谊给秦国提的意见?
——不该法度太严,应该多哄哄老百姓,多哄哄功臣,安抚其他贵族,就好啦!
秦自己内部,也是有过类似意见的。始皇帝那位著名的儿子扶苏,曾对始皇帝说过:
“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
——六国百姓还没定心呢;您用重法来解决异端意见,会有问题。
关键词还是:“民心、重法”。
话说,秦之强大,出了名的是商鞅变法。
其举措不妨归结成:
重农抑商;削弱贵族特权;实行统一租税制度;改革户籍,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统一度量衡,统一思想,推行郡县制。
关于郡县制,多说一句。
唐德刚先生念叨过,县最早是个动词。比如秦国攻下某地,“县之”,意思是悬着,不封赏。
久而久之,这地方就是上头直属了。
封建制是分封,众所周知;郡县制意味着:全国各地,直属中央。
当然这么做,势必会得罪各方利益,所以商鞅在秦孝公驾崩后很快被清算,还出了成语“作法自毙”。
秦国后来也颇经波折,但经历过惠文王、武王、昭襄王们的努力,秦国的权力集中了,动员力强大了,成为战争机器了。
终于始皇帝奋六世余烈,完成了大业。
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里如是说:
“一般很少提及,秦国实际上得到经济落后的好处。经济落后才能强调农业一元,动员起来,专一雷同,内部的凝聚力也强。”
但聪明如您,一定也看出来了:
这套单一的、严酷的、令行禁止的、耕战立国的做法,很适合战争时期。
但太平了之后呢?
时间略长,各方面都开始出问题了。
始皇帝死于出巡途中,其后爆发了宫廷斗争。二世登基,赵高余李斯先杀了蒙恬,再是赵高杀李斯,杀冯劫与冯去疾,终于赵高连二世都杀了——二世死前还糊涂,问其他侍从,为啥不早告诉他:可见他消息出了大问题。
真是政令不出望夷宫啊!
秦二世当然是昏君,但秦国历史上庸碌的君王,并不是没有,怎么就搞到亡国呢?
大概,先前始皇帝的地位太高了,**万般权力,系于一身;一旦驾崩,无可替代。**且始皇帝的存在,只是压住了矛盾,矛盾本身是存在的;他驾崩了,上下矛盾,自然一起爆发。
先说基层民心。
秦国以严刑峻法治天下,不是说这不好:我们现在,不也推崇法治、崇尚平等么?
但这玩意需要个时间。像商鞅刚变法时,连秦国人自己都说不便,要习惯一段时间。对普通关东老百姓而言,秦国法律太琐碎太严酷了。《史记》里有所谓:
“囹圄如市,悲哀盈路。”
刘邦入关,第一件事就是与乡老约法三章,大搞简化。于是关中父老喜欢他。连被秦国统治多年的关中父老,都欢迎相对简易的法令,何况关东百姓呢?
后来汉承秦制萧规曹随是另一回事,但刘邦这么做得人心,反过来证明秦朝基层人民的心声:
我们也需要宽一点嘛!
再便是,旧贵族与中层们。
陈胜闹事,说是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他立的关东诸国领袖,都是贵族后裔。
项梁项羽起事,所扶保的楚怀王,原本是个牧童。可见当时,贵族后裔,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
然而西汉开国,刘邦以一群沛县草根为基础,又收罗天下好功名之士,得了天下。说明还是人民力量大。
当然,刘邦麾下,也有张良这样的贵族后裔就是了。
这批起事的人,秦国也没处理好。
早年,秦一度想把干部队伍纯粹化,不用客籍,被李斯《谏逐客书》劝回来了,但不意味着秦国官僚队伍,都是上下一条心。
后来关东大乱时,各地到处起兵。除了贵族后裔,还有许多是官僚自发闹事。比如被项羽杀掉的会稽殷通:项羽若不杀他,他自己也要起来当诸侯了。
大概,这就是秦统一后,又快速分崩的原因:
——严酷的法治,从长久来看是正确的,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过于严格地迅速执行,容易走极端。**于是陈胜喊一嗓子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自己过半年完蛋了,然而他带起的星星之火却燎了原。这是秦没哄好百姓。
——关东六国诸王完蛋,但贵族势力没被灭绝。虽然长期来看,他们会被拍死,但在当时是有几分号召力的。这是秦没拉拢好中层。
——秦的决策依靠始皇帝一人,他一死,下头的矛盾就开始了。
从长久来看,“千载犹行秦制度”是历史必然。后来也的确是汉承秦制。秦的根本路线是对的。
而立了西汉的刘邦聪明在:
他没有做得那么急,策略可以掺杂着,慢慢来嘛!
相比于始皇帝不分封,刘邦开国时,就先封了些异姓王:韩信啦,英布啦,诸如此类;当然,最后一个个都收掉了。
到刘邦驾崩时,汉异姓王也清得差不多了。
之后文景之治,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同时继续收权。
汉景帝把吴楚七国收了,汉武帝就轻松了:这才真是大一统了。
历来都把汉武帝和秦始皇帝说成雄主,因为他们都建立了大一统的功业。
然而汉武帝上台前,汉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慢慢收拾了局面。所以,汉武帝能跟始皇一样,搞南北征伐:因为动员力上来了嘛。
这里又得扯到郡县制了:秦始皇分天下三十六郡,不分封,很超前。
西汉就没这么直接:开国时,有郡有县,还有封国。犬牙交错,互相监督,算是个折中方案。
如果说分封制是拉拢贵族的恩,那郡县制就是直属帝王的威。
始皇帝是直接了当,威加海内;刘邦是分封郡县都有,既追求统一,也给麾下的诸位点甜头吃吃:
慢慢地收,不要步子太大扯到蛋。
值得一提的是:西汉完了之后,各地许多起事的,都自称汉室后裔,一呼百应。所以两汉之间打来打去的,许多都姓刘。光武帝刘秀,只是其中一个姓刘的罢了。
为啥秦完了之后,没有人自称秦国后裔,得到大家的推戴呢?
王夫之先生就认为,因为西汉对百姓还不错,所以到大势已去时,人民还念西汉的旧恩。
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咯:
秦的政策不是不对,但并不适合在刚统一的生产条件下,就大刀阔斧地全面果断推行。
相对的,汉用了更多的安抚手腕,付出更多的耐心——用汉自己的说法,就是王道、恩德和仁义,故此得以持久。
所以秦汉制度其实是一回事(所以有些演员一个人就演了秦王和刘邦),但实行的方式不一样,就决定了后来的结果。
后来汉元帝当太子时,柔仁好儒,见汉宣帝用了许多法家做派,不满意。
汉宣帝吼他: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所谓霸道,就是商鞅跟秦孝公推荐的玩法;所谓王道,就是典型儒家思想。
汉承秦制,但汉就是懂得王霸掺杂着来,没秦国那么走极端,是所谓“杂之”——分封郡县掺杂着,文景之治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所以,汉也比秦,要撑得长一些。
道理其实很明白:
路线与手段,要分清楚。
人不是机器,总有个适应转变的过程。
大刀阔斧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再上下消息不通,就会如秦二世,半空炸掉。
慢慢来,掺杂着来,稳健地来,迁就着来,也许还能长久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