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啥都吃不起、用不起!台湾媒体就靠这种言论发财?_风闻
诸葛兵-每日点兵官方账号-每日点兵官方账号2021-01-18 12:18
相信大家多少看到过一些台湾政论节目对大陆的抹黑,最为著名的就是**“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这个梗直到今天都是「大陆人吃不起」系列笑话的代表。
此系列还有“大陆人吃不起榨菜”↓
▲图源:新浪新闻
“大陆人吃不起韭黄”↓
▲图源:凤凰卫视
“大陆人吃不起水饺”↓
▲图源:观察者网
除了各种吃不起,还有诸如“城市没有下水道”、“各地法律不通用”、“买不起电脑只好玩手机”、“没有社交软件只能用E-mail接收信息”等搞笑言论,多到不胜枚举。
许多网友都无法理解,为什么台湾的政论节目这么喜欢贬低大陆呢?
这些在电视上大放厥词的名嘴,他们真的认为大陆那么落后不堪吗?
部分网友将这些言论,归咎于台湾媒体和民众对大陆的偏见,以及当局为煽动仇中情绪而要求抹黑的政治任务。
这是一个原因,但不全是。
今天胖兵就用新闻传播学的角度,跟大家唠一唠台湾政论节目的那些事儿。
乱象成因
台湾社会的媒体和通讯业极为发达,各种形式和内容的节目层出不穷,除了大众最为熟悉的民生、娱乐等话题,充斥于各大电视台的政论节目,也是台湾电视的一大特色。
岛内市场虽然繁荣,但总体规模却很小,台湾民意基金会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天固定收看政论节目的民众约为150万人,常看的也只有400万人,且受众群体口味多变。
▲《少康战情室》这档节目在大陆知名度非常高
这种大环境导致了过度竞争,使得媒体从业者在生产内容时更愿意加入煽情、激烈的氛围基调与言辞,通过满足观众的兴奋感、认同感以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
最典型的就是“宝杰哥”跟“田鼠哥”,在节目中亢奋的语气声调和夸张的肢体动作,这种情绪渲染纯粹是出于节目效果需要,而非真的兴奋到不能自已。
▲刘宝杰主持风格夸张
常跟田鼠哥对戏(图源:观察者网)
而像“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和榨菜、山西老百姓无法生火做饭”的言论,无一例外都是演给那些愿意相信的人看,罔顾事实不要紧,收视率才是关键。
用办公室小伙伴的话说,这些节目要不给你整点花活出来都没有人看,哪里还是什么政论节目?
根本就是娱乐节目。
对于这种现象,台湾世新大学副校长陈清河给出的评价非常到位:
“综观当今台湾媒体的普罗化现象,广播的谈话节目、电视政论节目或专业新闻网的直播节目,虽已成为台湾民众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媒体长久以来也陷入提供资讯与提供娱乐的两难之中。”
我们熟悉的赖岳谦教授也在直播时打趣道:“怎样让媒体把你做成新闻的主标题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讲一些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危言耸听,观众就会很兴奋。”
▲赖教授是为数不多不愿参与两党恶斗的台湾媒体人
他认同一个中国,提倡两岸交流
(图源:中国台湾网)
不过想要制造足够的节目效果,光有“震惊体”的节目风格还不够,为了保持关注度和观众粘性,这些政论节目往往会聘请资深媒体人、学者或政治人物做嘉宾,连“立法委员”都请得来。
比如现任国民党主席江启臣当选前就是“立委”,但这并不影响他经常在政论节目中抛头露面,大谈民进党的种种不是。
▲图源:新浪军事
还有绿营战将王世坚,他既是前“立委”,也是台北市议员,更是政论节目的常客。
▲图源:新浪新闻
这些人自带权威背景光环,又时常以亲民态度和爆料口吻跟主持人打配合,很容易将观众带入「观看节目就能获得内部资讯」、「与官员对话」的错觉中,从而形成观看习惯与依赖性。
久而久之受众群体间的回声室效应【1】发酵,观众越发被相同意见和立场所环绕,不知不觉中被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用推送算法编织的信息茧房【2】包裹,并将这些名嘴视为摸着良心为民众发声的斗士,而不同意见则被激烈地排斥在对立面,哪怕这些声音显而易见且很有道理。
▲“山西没办法煮饭煮开水,洗澡更不要谈了”
可相对应的,这些完全虚构的内容往往能戳到观众的爽点。
对于媒体而言,到底什么样的内容更有价值呢?
后台数据已经给出答案。
就这样,商业化新闻的运作模式越发功利主义,也营造出台湾特有的媒体批判文化,用痛骂时弊的方式帮观众发泄情绪,以至于这种商业骂战演变成在政治上势不两立的两路人坐在一起互怼,反倒制造出流量双赢的效果。
▲某节目每期都会邀请几位
蓝绿或无党派人士,火药味十足
因为环境特殊,台湾许多电视节目都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所谓蓝/绿媒、泛蓝/绿媒、亲陆媒就是这样分化形成的,有些节目甚至以每期都邀请两党人士现场辩论为卖点,但大家都知道直播间不是“立法院”,只是录影棚而已,无论蓝绿都是拿片酬的嘉宾。
▲“北京没有下水道”
(图源:新浪新闻)
除了嬉笑怒骂口无遮拦,这些媒体也是台湾民众“逐渐蛙化”的罪魁祸首,他们用大大超出实际情况的修辞美化台湾,以营造“台湾 Number.1”的优越感。
比如“台湾防疫世界第一,大陆都来学习;美国和日本极为重视对台关系;台湾是全球最重要的部分”等过分美化,均出自这些媒体之手。
对于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来说,自然是将这些贻笑大方的言论当笑料,过去还有玩家自发组成的红衣军团,在《H1Z1》这样的线上游戏中跟台湾人互怼,现在早已懒得浪费口舌,权当耍猴看戏了。
而咱们这边的媒体也会报道这些奇葩言论蹭一波流量,比如有人专门整理出2019年台媒黑陆五大金句:
「大陆人现在连榨菜都吃不起」
「大陆以前没有清明节,殡葬文化都从台湾学」
「大陆狮子骨瘦如柴,那是因为人自己都吃不饱」
「大陆每人每天只能用身分证买2公斤肉」
「大陆经济不景气,只好喝五粮液消愁」
只要名嘴们一开炮,海峡两岸顿时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也有人会问,难道台湾就没有明白人吗?当然有。
许多岛内学者和媒体人都认为,这种过度娱乐化的政论节目已经成为政治的附庸品,经营者只为获得更高收视率和商业利益,而迎合部分观众的媚俗需求,却忽视了作为大众媒体的社会责任。
▲某政论节目把库兹涅佐夫号当成山东舰
胖兵以为是故意的,因为之前有“港独”这么干过
(图源:新浪军事)
那些了解实情的台湾民众也十分无奈,只能自我调侃“台湾人就是马香蕉,好吃不黏牙”。意思是台湾老百姓好忽悠,随你们怎么编故事都有人信。
胖兵自己也是媒体从业者,深谙这种制作成本低廉、娱乐性高、共鸣性强、易引起争议的选题确实更赚钱,但过于忽视教育意义和公益价值的内容,会制造出许多本不存在的社会矛盾与对立。
这种滥用言论自由,刻意锐化政治斗争和民众分化换来的商业利益,真的不会对社会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吗?
关于名嘴
首先要明确告诉大家,名嘴们对上述情况心知肚明,他们才不是「脑残蛙」。
正相反,这些人个个拥有非常不错的教育和工作履历,无论学识还是收入都不低于普通打工人,胖兵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以满嘴跑火车而闻名的“田鼠哥”李正皓,他拥有台湾海洋大学电机系学士学位、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研究所硕士学位,还是交通大学电机与自动化控制博士候选人(已通过资格考试,尚未拿到学位的博士研究生),是个不折不扣的高学历理工男。
李正皓原为蓝营人士,曾任国民党竞选办公室发言人、主委机要秘书,因在政论节目中批评韩国瑜被开除党籍(言论自由?呵呵。)
进军政论圈后,因捏造大陆缺粮缺肉靠吃田鼠补充蛋白质而被网友戏称为田鼠哥。
▲图源:观察者网
跟他搭档的刘宝杰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系,曾是《中时晚报》与《联合报》的记者,正经科班出身的媒体人。
▲图源:观察者网
还有把涪陵念成peí陵的“榨菜哥”黄世聪,此人是台湾大学经济学学士、东华大学法学硕士,本职领域是财经和股票。
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放着杂志总编的位子不坐跑去上电视,结果因“大陆人吃不起榨菜”和“三峡大坝即将溃坝”的搞笑言论被大陆网友所熟知。
▲榨菜哥的台风比田鼠哥还夸张
(图源:观察者网)
榨菜哥收到大陆公司寄去的榨菜后不仅没有气恼,反而在社交媒体上晒榨菜,还表示要多了解大陆,处理体面得当,没有再给自己跌份儿。
所以你看,名嘴们可一点都不傻,而他们在政论节目中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也只有一个目的:演戏赚钱。
▲ 黄智贤的评论入木三分
(图源:环球网)
反而是那些被忽悠瘸了的台湾民众,他们对大陆没有客观正确的认识,更没有来过大陆,对这些内容信以为真,岛内看似开放的信息管道实则充满了选择性忽略事实的傲慢与偏见。
但有时候胖兵也在想,不可能所有的台湾观众都会相信这些话,在这400万常看政论节目的人群当中,又有多少跟我们一样将其作为调剂生活的消遣呢?
如今大陆网友也学聪明了,把政论节目当娱乐节目看,还幽默地调侃黑陆言论,编出不少蛙式笑话。
对于这些毫无节操的笑话胖兵只想说:请多来几斤~
【1】回声室效应: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
【2】信息茧房:商业网站会根据用户的搜寻结果或使用习惯进行纪录与分析,持续地将一位用户所喜欢的内容提供给该用户,导致一个人在同一网站中接受到的资讯被局限于某个范围内。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专访台湾“榨菜哥”:我和大陆榨菜“不打不相识”
台"榨菜哥"谈茶叶蛋五粮液梗:有时候为了节目效果
“猪肉哥”又来:大陆每人每天只能用身份证买2公斤肉——徐蕾
本文系涡轮斩舰刀为铁血胖兵独家撰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