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内,中国点亮第一支使用聚变能的灯,我觉得可以做到_风闻
donjuansz- 2021-01-19 14:14
【本文由“微笑男”推荐,来自《王孟源:中国要崛起,基础科研需要“讲实话”》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1.氚的来源。目前所有的氘氚聚变发电堆的概念设计,都是通过锂与中子反应生成氚(1kg Li6可以生成0.5kg氚),不存在直接使用“自然界”的氚的问题,当然不能因为自然界氚含量极少就说聚变发电燃料来源稀少。
如果按发电效率40%计算,一个1000MW的聚变电站每小时大约需要消耗15.96g氚(和10.64g氘),按年运行8000小时计算每年消耗127.68kg氚,合255.36kg Li6(或297.92kg Li7),而中国的锂探明资源量约540万吨(2014年数据),用来聚变发电用上几千年没问题。
2.氚的放射性危害。氚仅产生β衰变,放出的电子能量也较低(平均5.7keV,最高18.6keV),在空气中的平均射程约0.5cm,在水中仅约5.6um,外照射危险性基本没有。只有当人大量吸入氚气,或是摄入氚水、含氚有机物等,才可能产生放射性毒害。
因此,一般认为氚的放射性毒性很低(也有一些不同看法认为现行标准低估了氚的危害,但从没有专业人士认为氚是高放毒物),而氚的防护对现代核工业来说并不陌生,核电站(特别是重水堆)、核燃料加工等环节都会产生少量氚气/氚水,比如秦山核电站三期每年估计会产生约200g氚。
实际上,氚是一种战略资源,氢弹、氚光管、夜视瞄准具等的制造都需要氚(80年代早期美国每年生产的氚都在10000g级别,现在也大约在1000g左右),所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门设计了从反应堆含氚重水/轻水提氚的装置。如果聚变堆投入商用,那么将会是最有效的大批量生产氚的方法。
3.事故导致的氚泄露危险。目前生产氚主要依靠快中子照射LiAl靶,如果出现事故,造成放射性泄露的主要是中子源而不是氚本身(照射一旦停止,氚就无法产生)。同样,如果聚变堆发生事故,聚变反应将无法自持,自然就无法再产生氚。而正常运行的聚变反应堆中的氚数量非常少(几克量级),当然不会形成大量的氚泄露。
4.氚的渗透。“氚因为是氢的同位素,而氢原子直径很小,反应炉的热机又必定是高温,它很容易就渗透到任何容器跟管道材料的晶格里面,所以很容易泄漏”这个说法不对:高温、低压(托卡马克堆的等离子体所在区域被称为“真空室”)下基本没有“氢渗”问题(即材料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如空位、空洞、晶界、位错等增加氚的扩散)。倒是氚的溶解(就是“氚进入材料的晶格里面”)和中子辐照缺陷会导致氚滞留,但整个第一壁(First
Wall)滞留的氚也就在10mg量级(否则会影响聚变反应自持),更不要说“泄露”出反应堆了。要知道因为氚衰变等消耗,反应堆的氚增殖比需大于1.05,才能形成自持反应,目前的聚变发电堆概念设计方案通常取1.15至1.2,如果出现大量滞留甚至泄露,聚变反应是无法持续的。
5.包层的中子负荷。聚变堆中,包层是实现热电转换以及聚变燃料氚增殖的关键部件。其主要作用包括:将堆芯反应以及沉积在结构材料中的热量导出,进行热电转换;屏蔽聚变堆堆芯释放出的中子和伽马射线;增殖氚,使聚变堆自持燃烧。包层设计是聚变堆的核心技术之一,因此实验包层模块也是ITER的最重要的工程实验目标之一。
欧、日、俄、中、美、韩、印都有自己的TBM模块设计和实验计划,而相关设计当然要考虑中子负荷问题。比如中国就计划实验“氦冷陶瓷氚增殖剂铁素体钢/马氏体钢”和“氦冷液态锂铅铁素体钢/马氏体钢”两类包层模块,而作为包层模块结构材料的低活化马氏体钢,在2015年中国就实现了6.4吨规模的量产,作为第一壁面向等离子体的壁面材料(热负荷和中子负荷最高的部分),中国也实现了铍瓦、热沉积钨等不同方案的生产能力。
综上,中国的聚变发电技术研究正在扎实推进,既不“大”,更不“假”。目前ITER计划推迟了5年,但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按原先的计划今年要开始立项建造。50年之内,聚变发电成本能否低于现有的发电技术我不敢说,但30年内,中国点亮第一支使用聚变能的灯,我觉得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