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抢剧式综艺,优爱腾芒再陷概念炒作?_风闻
壹娱观察-壹娱观察官方账号-2021-01-20 14:2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娱观察(ID: yiyuguancha),文/周根号。
谈到2021年的综艺市场,选秀节目依旧是优爱腾芒的战略高地。为了拿下今年的开门红,一季度初始,30位“浪姐”就要与200多位偶像弟弟同时间段“飙戏”,抢夺2021年的“流量之王”。
高举高打的选秀类真人秀外,垂类综艺成了各平台的“创新外衣”。谈到2021综艺内容形式的新鲜感,剧式综艺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剧式综艺的前身,可以提及这几年热度不断攀升的恋爱社交推理观察类真人秀,如《心动的信号》系列、《喜欢你,我也是》系列,而到了2021年,“剧式”的概念再度笔墨加重,腾讯视频已经上线的的国内首档高甜追剧式综艺《平行时空遇见你》,优酷刚刚开播的、慢综艺大佬王征宇团队亲自操刀的生活蒙太奇剧式化综艺《同一屋檐下》,以及爱奇艺招商会上出现的《我们书写爱情吧》、芒果TV的“秘密武器”《33天限定恋人》等等新综艺内容,共同让剧式综艺成为了2021年各个平台相继争抢的“新风口”。
《平行时空遇见你》剧照
当剧式综艺揭开神秘的面纱,究竟“剧式”是综艺进化出的一个全新物种,还是概念炒作、换汤不换药?当观众在追捧剧式综艺的时候,到底在追寻一种怎样的综艺内容表达趋势?
剧式综艺,香不香,能不能爆,只待2021年的市场检验。
什么是剧式综艺?
顾名思义,剧式综艺=综艺+剧集。
其中一类是通过简单的剧综融合完成剧综交互。
例如,腾讯和爱奇艺选择从综艺到剧的路径,《平行时空遇见你》和《我们书写爱情吧》让明星假想恋爱,然后自己担任编剧,将体验的爱情故事写成偶像剧剧本,并完成本人亲自演绎。芒果TV则选择从剧到综艺的路径,《33天限定恋人》则让电视剧中的荧幕情侣,在现实生活中“扮演”33天的限定恋人。
《33天限定恋人》简介
这一类剧综交互有助于平台大文娱板块下两大业务部——剧集和综艺相互赋能和联动。
在IP成本和内容成本不断攀升的当下,尽量在同一IP之下收割更多的受众注意力,符合平台自身商业逻辑。综艺和剧本身的两大内容也可以互相引流,彼此赋能。
另一种则是表达手法上的“剧式”,即将综艺拍出剧集的质感,为观众提供媲美剧集的高品质观赏体验。
在这一逻辑之下,剧式综艺的两大要素分别是:剧情连续性和剧集品质观感。
腾讯视频早在《心动的信号》第一季就提出了“浸入式追剧体验”的概念,第二季就挑明自己打造的是一档“剧式综艺”。在剧情连续性方面,素人嘉宾之间从相遇、暧昧,再到最后的表白,感情线的变动,剧情的跌宕起伏,嘉宾的感情归属无一不牵动着观众的心,对结尾的吃瓜好奇心让观众自然“上头”。
素人的真实感和节目完结后素人CP优秀的“售后服务”,更让观众比看普通剧集更有代入感,高喊“神仙爱情”,磕起CP来真情实感。
剧集品质观感则和目前综艺精品化趋势匹配。优酷1月6日上新的周更剧式养成综艺《同一屋檐下》,在节目片头强调采用“4k、50帧规格”“影视化拍摄”,不采用传统的监控拍摄方式。
《同一屋檐下》宣传图
对提升剧集感最直观的,就是对花字包装和特效音的简化。
以往综艺中常见的花花绿绿的动画和包装在节目中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极简白字包装。这让没有观察室的“纯享版”内容,基本上和电视剧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为什么要做剧式综艺?
剧式综艺究竟是怎么一步步成为多方追捧的新物种呢?
首先,剧式综艺是一种新的综艺表达形式。
如今,受众注意力不断被新的娱乐方式瓜分,综艺市场头部效应日趋明显,新玩家想要突围,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寻找更新鲜的表达方式。
回顾综艺过去几年的发展,棚内脱口秀曾经是综艺最主要的形式,直到2013年起《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一系列户外真人秀兴起。再到2018年观察类综艺异军突起,真人秀呈现“真实生活+脱口秀观点输出”,二者优势相结合成就了2018年观察类节目的井喷。综艺始终在进化新的表达方式。
然而,在观察类节目渐趋常规和疲软的今天,平台亟需寻找更新鲜的表达方式吸引受众。在这一背景之下,“剧式综艺”应运而生。
恋爱类节目:棚内相亲→明星真人秀→观察类综艺
其次,从商业的角度看,剧式综艺能有效增加用户黏性。
就像剧集一样,剧情连续性带来了观众对人物命运结局的好奇,增加了“追剧”的动力,这点在剧式综艺中同样成立。
相较于常见的平行结构的综艺叙事,随进随出让观众归属感低,综艺的播放量与本期飞行明星的咖位和粉丝基础强关联。而带剧情的剧式综艺 ,天然能带给观众“追剧感”,通过“上头”剧情增强节目的用户黏性。
同时,高品质的剧式内容还是发挥长尾效应,增加节目完结后观众点播率的最优解。
综艺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远超剧集。20年前的经典剧集如《康熙王朝》《亮剑》《还珠格格》等“回忆杀”作品,时至今日还会被频繁点击,“经典老片”也是平台版权采购布局的重要部分,这些都说明了经典影视剧的生命力长达数十年。
经典影视剧作品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而变化迅速的综艺作品却没有那么好运。综艺往往依据热点而生,“短平快”的生产模式让综艺很难达到影视剧精雕细琢的质量。追逐热点更新迭代的同时,也让综艺产品的淘汰速度更快。现在回顾5年前的综艺,都已经觉得像在“考古”,表达和内容与当下很容易脱节。
这就造成了,哪怕一时再爆再出圈的综艺在完结后,被重新点击和观看的量,远比不上影视作品。
可综艺往往是在完结后转为VIP会员专享,承担会员增收的作用。相较于影视剧,综艺需要证明自己的长线价值和长尾变现能力。
在这样的现状下,吸收剧集优势的“剧式综艺”或许是一种解决方式——用综艺向内容收割播出期的话题和流量,再用高品质的剧式内容让观众心甘情愿地充值VIP点播回看。
新物种还是概念炒作?
目前已经和观众见面的剧式综艺有腾讯视频的《平行时空遇见你》和优酷的《同一屋檐下》。作为“先锋者”的两位并没有取得如愿的市场反馈。
《平行时空遇见你》豆瓣评分7.7分,口碑较为稳定,五期节目累计播放量破亿,骨朵数据排名徘徊在5-10的区间。
除了数据表现并不算特别突出外,《平行时空遇见你》的在剧本式明星谈恋爱的策划下,围绕如何“撒糖”成了创作的主轴线,从节目的热搜营销点也可以看出,明星们在剧本状态下设置的吻戏内容成了最大吸晴点。从这一点上,可以看作对于“泱泱中华第一耐打剧集”甜宠剧的综艺复刻。
而优酷的《同一屋檐下》在上线仅两周后相对热度较低,豆瓣打分6.3,播出情况更不乐观。
豆瓣评分
尽管《同一屋檐下》主打概念“无剧本”,片头反复强调“105天真实拍摄,用时间让故事发生”、“无剧本是纪实的温度”。但节目最终的呈现很难让人真的相信是“无剧本”的。
从观众的观感上看,“假”和“尬”成为了弹幕的高频词汇。在豆瓣评论中,“剧本痕迹明显”“没觉得在看真人秀,像是在看素人拍剧”“剧本这两个字就差写在脸上了”也被高频点赞。
另外从制作层面,也很难相信一个耗时105天的大型真人秀,导演能冒着“不出戏”的巨大风险,坚持在没有强规则推动的情况下,发掘足够戏剧性的情节。
相较于恋爱综艺中素人嘉宾自带恋爱的强动机参与,在规则的引导下能保证“出戏”,《同一屋檐下》中的素人合租则缺乏强动机,有些素人只是表示自己因为缺钱,想找地方住来到这里。在这样的情况下,素人能否推动戏剧化剧情,还是存疑的。
据了解,接下来6名素人嘉宾将会出现闺蜜抢男人,男生徘徊于两个女生间,好兄弟爱上同一人,事业与爱情抉择等一系列“戏剧化”到狗血的剧情。这些复杂关系的同时出现,更让人无法相信《同一屋檐下》真的“无剧本”拍摄。
《同一屋檐下》剧照
而没有真实感,也就谈不上“真实还原生活本质”。
之所以反复强调剧式综艺无剧本的真实感,因为这是真人秀区别于剧集最大的优势。
剧集磕CP固然上头,观众心底总还是知道这些都是编剧写的剧本,剧中CP都是表演,剧外CP互掐互撕才是常态。更何况在如今盛产“悬浮剧”的今天,剧集离真实生活越来越远,毫无信念感的主演演技也让人难以信服,观众自然真情实感不起来。
剧集的设定越“魔幻”,剧情越“悬浮”,给予剧式综艺的市场空间就越大。真人秀中真实的人物关系和表现让观众代入感更强。还有什么比在剧中看到绝美爱情,一看在剧外也真实存在更让人上头?
“售后服务”优秀的“奇闻CP”被称为恋综天花板,杨丞琳在“追完”心动素人爱情故事后,见到了赵琦君真人能激动到流泪,戏称自己有了见明星的感觉。连大热泰剧《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也知道让bkpp戏外继续发糖,延续两季剧集之间的观众黏性,减少观众流失。
《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bkpp
戏中戏外破次元的真实,成为剧式综艺的“护城河”。一旦失去了真实感,让一群素人照着剧本“演”真人秀,观众为何不直接选择看专业演员演剧集呢?保证剧情够狗血,主演颜值更养眼。
正因如此,剧综对真实感的要求,或者说通过尽量减少剧本痕迹,让观众真正相信无剧本,也成为剧式综艺最大的难点。剧本多一分就假,少一分则可能不出戏,这都需要制作团队对“剧本的度”有很好的把握和认识。如何利用恰当的规则和妙不可言的选角,催生戏剧情节自然发生,都会对制作团队提出更高要求。
“真实的戏剧”可遇不可求,但当真人秀中自然发生“编剧也写不出的情节”时,一定会成为综艺名场面。
奇闻CP在《心动的信号》中的名场面
剧式综艺对制作的门槛要求也很高。高品质的质感和剧集式的观看体验,对置景、拍摄后剪辑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剧式综艺的增长点在哪里呢?
目前各平台的做剧式综艺的切入点几乎都是恋爱。《同一屋檐下》虽然打的是“青年社交”的旗号,但最后的剧情发展难免走向爱情剧。然而,既然要实现剧集和综艺的联动,别忘了剧集的品类还有很多。在发掘了爱情题材之后,美食、喜剧、推理等一系列品类都可以向剧式综艺迁移,未来还有广泛的题材值得被挖掘,虽然甜宠剧依旧在视频网站驰骋,但“糖”类再度猛增的话,观众难免会腻。
剧式综艺这个新品类的出现,或许就像观察类综艺的出现一样,给了很多综艺内容重构的机会。
作为新兴事物,要充分看到剧式综艺目前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也希望“剧式”的概念能被做实,而不是被“捧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