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这记耳光,事出反常必有妖_风闻
已注销用户-中国政经第一刊2021-01-20 09:29
作者 | 赵义
发生在河南济源的“市委书记掌掴政府秘书长”事件,仍在持续发酵过程中。
今天,也就是1月19日的最新官方消息是,记者从河南省有关部门获悉,关于网上举报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有关问题,河南省有关部门正在深入调查。
面对汹涌而起的公共舆情和社会关切,深入调查绝对必要。不管怎么说,打耳光是一种极具人格侮辱性的行为,发生在普通老百姓之间已经是严重的冲突,遑论是发生在一个厅级干部市委书记身上,事情肯定不是在机关食堂就餐过程中出现过激行为这么简单。其中到底有何隐情,相信调查过后,河南有关方面会给外界一个交代。
河南日报今日发布
新华社系统的两篇评论道出了市委书记的一记耳光何以掀起了轩然大波。
1月18日,“新华视点”说,人们高度关注这“一记耳光”,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对干部耍官威、搞特权现象的深恶痛绝。
新华视点评论
1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说,舆论高度关注“掌掴闹剧”,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人们对少数领导干部作风粗暴、江湖风气、颐指气使耍官威的深恶痛绝。
两个说法差不多,把老百姓面对此事的观感说清楚了。
不过,和此前发生的其它“掌掴”有所不同,这次是发生一个市委书记身上,不仅仅是个一把手,而且是级别较高的地方一把手。此时,这位市委书记正作为济源代表团团长在郑州参加河南省“两会”。
“新华视点”的评论点出了一记耳光背后的体制问题:
在一些地方,个别领导干部官气十足、以权压人,“一把手”俨然成了“一霸手”,扭曲了一方政治生态。
显然,事情触及到“一把手”,这就不仅仅是作风问题了。众所周知,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一直是个难题。对这一点,其实张战伟书记应该更有体会,这不仅因为他是济源市委书记,而且在2016年8月之前,他曾经长期在河南省纪委工作,还曾经担任过河南省监察厅副厅长、河南省委巡视工作办公室主任(正厅级)。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一直是纪委监察系统的重点工作之一。
还记得几年前很火的一部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吗?剧中反派之一的“育良书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目前的政治生态,就是一把手几乎拥有绝对的权力。
育良书记经典语录
他的政治对头“达康书记”就是一个行事很霸道的一把手。但这个角色却没有招人反感,反而是观众最喜爱的角色之一。原因在于,“达康书记”在工作上霸道,但并没有发生像掌掴下属这样伤害同志人格尊严的行为,更重要的是,他的霸道,更多的是冲着那些为官不为、漠视民瘼的干部去的。人们还记得一个让人直呼过瘾的情节:他把只对观测天文感兴趣的区长叫到信访部门,在故意设计成的低矮的办事窗口前,尝一下上访群众蹲也不是、站也不是的痛苦滋味。
达康书记亲临信访办,让区长亲身体会,在低矮的办事窗口前,上访群众的痛苦滋味。
张战伟书记是怎样一位一把手,我们不得而知,不便妄自揣测。
不过,结合到目前为止公开的消息,可以发现有两个谜团,如果能解开这两个谜团,也许会看清事件背后的更多隐情。
一个是,掌掴闹剧发生在2020年11月11日,到尚小娟女士在网上公开举报,已经过去了3个多月。为什么过了这么长时间才举报?并且,为什么不是通过正常的党内程序来维护权益,而是在网上公开举报?
比如,最近公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就明确规定:党员有权向党组织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的违法违纪事实;有权向所在党组织或者上级党组织提出处分有违法违纪行为党员的要求。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用13个条文将党章规定的8个方面党员权利进一步明确细化。(图片来源:新华视点)
公开举报一个市委书记已经是很少见了,一个市政府秘书长的家属公开举报市委书记,更是罕见。
根据举报信的说法,被打耳光的政府秘书长翟伟栋出院后,“他的工作不再平静,纪委的人经常找他,要求他配合调查”。不管对举报翟伟栋事先知不知情,但家属在事隔三个多月才公开举报,与翟伟栋后来的遭遇一定脱离不了关系。
另一个是,2020年11月12日,事情发生的第二天,市委书记张战伟调研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委会办公室党组工作。示范区管委会是河南省政府的派出机构,省里直辖,与济源市人民政府政府合署办公。张战伟除了济源市委书记,还担任示范区党工委书记。而翟伟栋除了济源市政府秘书长,还担任示范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
头一天打了管委会办公室主任一耳光,第二天就到管委会办公室党组调研,这肯定不是巧合。张战伟在调研时讲的话,肯定也不会仅仅是政治学习,而是会有所指。在讲话中,他这样说:任何时候都要心怀对党的敬畏之心,牢记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务是党内职务,第一责任是为党工作,始终做到忠诚于组织,与党工委暨市委同心同德、同频共振,决不允许目无组织、自以为是、自行其是、阳奉阴违或当政治上的“两面人”伪忠诚。
那么,张战伟批评的“两面人”,说的只是翟伟栋,抑或还有他指?不管怎么说,头一天打了下属,第二天又到下属所在单位大谈党的领导,本身就很不妥当,不能不让人怀疑“王顾左右而言他”。
“掌掴闹剧”发生后,在济源干部中间肯定会引起极大震动。不管具体情由是什么,这件事本身就会对当地官场氛围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可以想象,一定是小道消息满天飞。作为当事人、作为一把手,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要积极化解不良影响。单从以上两个后续的谜团来看,一个是纪委对受害人进行调查,一个是打人后还大谈党的领导,至少说明当事人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反而是继续维护自己作为一把手的权威。
仅凭这些蛛丝马迹,仅凭政治常识,其实就可以断定:当地党内的政治生活并不正常。
“党内政治生活”这个词,中共党员都很熟悉,很多老百姓也听说过。党内政治生活有一套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等在内的完备方式,其实就是党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而对一个一把手来说,不管工作中面临着怎样的意见分歧、执行偏差,甚至是决策贯彻不下去等问题,都可以也应当通过正常的党内政治生活来解决,何至于发展到动手打人的地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之后,才有很大概率发生这种极端事件。
因为事情发生在河南,不能不让我想起了领导干部的楷模焦裕禄书记,让人顿生无限感慨。因为写作的原因,我曾经仔细看了焦裕禄的传记。焦裕禄也是一把手,他到兰考当县委书记的时候,面对的难题比今天太多的领导干部都大多了,光说领导干部,各种情况都有,搞特权的有,忙着调离的有,只等着向上面伸手要的更多。焦裕禄在兰考的一年多,相当部分时间用在了转变“领导思想”上。
兰考县档案馆库房里,数十个牛皮档案纸盒收纳了关于焦裕禄的照片、文书,摞起来有一米高,据兰考县档案局副局长薛宏介绍,档案馆保存有焦裕禄专题档案95卷,照片791张,焦裕禄精神书法作品199幅。(图源:大河报开封)
焦裕禄改变兰考面貌的心情是迫切的,但他通过调研有了想法后,也不是马上就搞个全县的一把手工程,而是先搞试点,不管是挖河、压沙还是搞林带,县委领导班子成员都分工负责搞个样板,然后再全县推广。据有的干部回忆,焦裕禄向来不戴帽子,很善于团结同志,有争论也善于处理,比如对粮食产量有争论,他就先带领大家一起下乡去看,然后再统一意见。
兰考人做风箱很有名,有的是偷公家的泡桐树做的,公安局几次破案都不好办,于是话题就转到供销社方面,质疑供销社为什么要收购。供销社方面也有道理,你不收,难道人家就不卖?收和卖成了一个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焦裕禄不是简单地支持哪种意见,而是看到了这其实是单干和集体的矛盾,不是哪个部门的事情。
对有错误的干部,焦裕禄也不是一棍子打死。比如,一位多吃多占的公社党委副书记,其实是有工作能力的,做事也很有魄力。地委本来也同意要处分他,但焦裕禄的意见是不处分,而是在实际工作中改正错误。不久,这位副书记被调到受灾最严重的赵垛楼,开始拼命工作,为了制止人口外流,他不仅卖掉了自己的自行车救济社员,还多次召开会议,对群众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发动群众挖河排涝、发展多种经营,一季翻身,实现了有余粮卖给国家。赵垛楼也成为焦裕禄担任县委书记期间的五个先进典型之一。
这样的地方一把手,不用大谈忠诚,自然会得到干部群众的发自内心的拥戴。想想焦裕禄,那些“一霸手”们是不是应该感到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