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6大卫视热播,你可知道背后“闽宁镇”的故事?_风闻
陶立烽-观察者网编辑-2021-01-20 00:34
最近,有一部时代剧《山海情》在宁夏、福建等六大卫视热播。
该剧原名《闽宁镇》,讲述的就是福建宁夏对口帮扶易地搬迁扶贫的故事。
去年12月3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已全面完成。当时我在一篇文章中就提到了“苦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当地是我国最早开启易地搬迁扶贫的地方之一。
宁夏西海固山大沟深、干旱少雨、土地贫瘠,移民搬迁之前很多人就住在窑洞里。因为长年干旱缺水,直到上世纪90年代,村民吃水、用水都还指望水井,人们辛苦劳作一年却还是“锅里缺粮、缸里缺水、身上没钱”。
(宁夏西部北部位于黄河流域,水资源较为丰富,形成塞上江南,而南部常年干旱缺水)
80年代,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动员南部山区部分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落后的贫困群众,到引黄灌区有灌溉条件的荒地上进行开发性生产,创建新的家园。
这也就是《山海情》故事展开的大背景。
不过对于闽宁镇来说,1990年是它的起点年份。
1990年10月,宁夏南部山区西吉、海原两县的1000多户百姓“吊庄移民”,到首府银川近郊永宁县境内的玉泉营开发区,也就是今日闽宁镇的前身。
(闽宁镇位于永宁县西南,包兰铁路自北向南穿过这里)
所谓“吊庄”是指一户人家走出去一两个劳动力,到外地开荒种植,就地挖窑洞搭窝棚,再建一个简陋而仅供暂栖的家,这样一户人家居在两处,“吊”在两个地方,故称之为“吊庄”。
“吊庄移民”就是搬迁初期两头有家,来去自由的形式,待移民点得到开发,生产生活基本稳定后再完全搬迁的移民工程。
不过移民之后生活并非立刻变得那么容易。
玉泉营位于贺兰山东麓的戈壁荒滩之上,茫茫戈壁、连绵沙丘。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风水石头跑是当地的真实写照。
(《山海情》中村支书马得福带领涌泉村村民吊庄,不料路上遇到了沙尘暴)
而对于这些移民来说,第一件事就是建房。
建房是拓荒的开端,对于这些初来乍到的拓荒者来说,一切从头开始。
在宅基地上忙碌的人们喘着粗气,汗水湿透了衣裳。打土坯建房拉水需要到十里路以外的地方,戈壁滩上当时只有一眼机井,取水也只能靠人担、驴驮、小车拉,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面对建房过程的重重困难、艰辛,有人泄气了。
(赶着驴到十余里路外取水)
据银川晚报2014年的报道,到达后的第三天,西吉县马建乡政府的公职人员王富荣去了建房工地,但只有姓席和姓胡的两户人家在打土坯,同来的其他十几户人全找不到了。四处打问,有人说:“昨晚,有几十个不愿建房的人偷偷爬上火车回家了。”
第四天仍无音信。身为带队者的王富荣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只好爬上一辆拉煤的火车在青铜峡石空站下车后,搭班车回到了西吉。
在一位姓穆的村民家,主人笑了笑对王富荣说:**“兄弟你别来劝我了,玉泉营那个鬼地方把人的心都伤了,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我不去了……”**接着,王富荣又去了其他几户人家,他们都说不愿回去。
(《山海情》中的这一段可以说是相当的写实,给编剧点个赞)
另外,当地土地沙砾很多,钢锹插不下去,水却渗透得很快。庄稼长不成,初代移民们就用筛子把沙砾一点点筛拣掉后再行耕种。
(闽宁村初期的样子)
(闽宁村初期的学校)
(闽宁村早期居民住房)
可以说搬迁初期,玉泉营还是相当贫困。那么为何之后会有玉泉营会改名为“闽宁村”,并得到较快发展呢?这离不开当时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1992年10月12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强调:经济比较发达地区要采取多种形式帮助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在第二年3月的两会上,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组织经济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的对口支援。
1994年4月15日,国务院颁发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首次明确提出“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广东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福建等沿海较为发达的省,都要对口帮助西部的一两个贫困县、区发展经济。”
文件中的**“八七”是指,对当时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从1994年到2000年)基本解决。
为贯彻“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在广泛征求意见并获得相关省市政府同意的基础上,1996年2月13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的报告》,东部9省市及4个计划单列市同西部10省区开展扶贫协作,确定名单如下:
北京与内蒙古,天津与甘肃,上海与云南,广东与广西,江苏与山西,浙江与四川,山东与新疆,辽宁与青海,福建与宁夏,大连青岛深圳宁波4个计划单列市与贵州。
当年5月31日,国务院在京召开扶贫协作会议,对中西部扶贫协作作出部署。7月6日,扶贫协作全面启动。
福建在接到任务后,在当年10月,便成立了由时任省委副书记习近平任组长的福建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
1997年3月11日,福建先遣考察组来宁,初步确定了对口帮扶协作的重点项目——“打井打窖”“坡改梯”“移民吊庄”“希望小学”。
4月15日,由福建省省长贺国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率领的党政代表团到达银川,开始为期6天的对口扶贫考察。
习近平2016年回到宁夏时透露,在1997年调研过程中他被西海固的贫困所震撼,提议将西海固不宜生存地方的贫困群众“吊庄” 搬迁到银川河套平原待开发荒漠地建设新家园,建设一个移民示范区,并亲自命名为:闽宁村。
(2016年习近平回到闽宁镇和乡亲们聊天)
当时习近平满怀信心地预言:“闽宁村现在是个干沙滩,将来会是一个金沙滩。”
同时还提出“两年建成、三年解决温饱、五年脱贫”的发展目标。
(1997年的闽宁村)
从此,闽宁镇开始大规模地兴修水利、整理土地、引黄入滩,开启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的道路。
(1998年移民挖沟清渠)
由于对口帮扶的关系,今天闽宁镇辖区内很多街道、村巷都烙上了闽宁协作的印记。
浦西路,福建莆田帮扶西吉县,故而得名;福宁路,取自福建与宁夏名称的首字。
福建省有闽江,宁夏有贺兰山,于是便有了闽贺村、兰江村;福建省有武夷山、宁夏有黄河,就有了武河村、黄夷村;福建省有木兰溪、西吉有月亮山,于是就起了木兰村、月亮村……
(闽宁镇全貌,图自2019年东南卫视《寻味宁夏》节目)
目前,闽宁镇菌草、黄牛、葡萄、劳务四大产业初具规模,建成闽宁扶贫产业园、闽宁产业城两大园区,形成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光伏产业、旅游产业、劳务产业”五大主导产业格局。
菌草产业是闽宁镇第一个特色产业。《山海情》很大篇幅就是介绍了福建专家如何帮助当地村民培育菌草产业。
(福建菌菇专家凌一农教授(左)和马得宝(右))
蘑菇生长喜冷怕热。每年11月至来年4月,福建盛产优质食用菌。5月至10月,则因高温无法出菇。而5月至10月,宁夏气候则比较冷凉,正好可以生产质优食用菌,但栽培技术欠缺是产业发展的绊脚石。
《山海情》中来的凌教授,原型就是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
(林占熺在查看利用巨菌草碎渣来培育的菌菇,新华社图)
1997年4月,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带着六箱菌草,应邀前往宁夏彭阳县调研。
林占熺后来在采访中回忆:**“我们从银川出发去彭阳,一路上山光秃秃的。当地农户辛苦一年只能生产一两百公斤的土豆,除此没有别的收入。”**林占熺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他们改变生活。”
于是他带领团队经过艰苦攻关,利用菌草培育出与当地水土相符的“本土蘑菇”。
1999年10月2日,专家组在闽宁村组织测产验收,结果显示亩产近12万元。宁夏老乡知道后兴奋不已,现场编起了顺口溜:“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共产党好。”
截止到2008年,全镇共有148户群众投身于发展菌草产业之中,全镇菌菇生产面积达到45万平方米,据不完全统计,年产鲜菇500多吨,实现产值250多万元。
而最初林占熺之所以会培育菌草,因为他认为用段木养菇可能不可持续:食用菌生产若靠大砍树木,势必产生“菌林矛盾”,付出巨大生态代价。
于是在1986年初,他成功地以芒萁等野草为原料种出食、药用菌,后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获大奖。
1996年,在首届菌草技术国际研讨会上,林占熺正式为菌草确定英文名“Juncao”。有人担心外国人不明此为何物,“看不懂没关系,那他就来学吧。”林占熺说,“我就是想让世界知道,这是中国人的一个发明。”
(林占熺在中国援斐济菌草技术合作项目第五期菌草技术培训班上为斐济当地农民演示如何处理菌草的技术,图自新华社)
除了菌草,酿酒葡萄也成为了闽宁镇另一个特色产业。
戈壁滩上土壤贫瘠,不适宜耕种粮食作物,但是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光热水土条件却适合种植葡萄,尤其利于酿酒葡萄的生长。
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一些闽宁的农户就开始零星地种植酿酒葡萄,也有福建商人过来投资建葡萄园和酒庄,但在当时并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产业。
经过几年的发展,酿酒葡萄产业在闽宁镇渐渐成规模。如今,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被誉为“东方的波尔多”。
闽宁全镇葡萄种植面积达到6.2万亩,已建成酒庄13家,葡萄酒年产量达2.6万吨,综合产值9.3亿元,每年可稳定解决季节性务工3000-5000人,拉动该产业移民每人每年增收3000元以上。
(葡萄种植是闽宁镇的重要产业扶贫项目之一,图自银川发布)
光伏产业方面,2014年,永宁县引进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光伏农业项目入驻闽宁镇原隆村。
时任永宁县扶贫办主任撒奋勇说,项目可从三方面增加村民收入。
首先,政府组织村民将土地统一流转给昌盛公司,公司给予农户连续30年的土地流转费用;
其次,政府整合扶贫资金,与企业合作建设光伏大棚并交由公司经营,公司则连续三年给予70户贫困户每户每年1万元的经营分红;
第三,公司负责农产品销售,提供技能培训、劳动岗位,贫困群众每人每年可增加打工收入2万元左右,当其掌握生产技能后还可承包大棚。
(闽宁镇的光伏产业,图自新华社)
围绕旅游产业,依托银川西线旅游带和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文化旅游长廊核心区优势,主动融入自治区全域旅游发展布局,推广发展“互联网+品牌+旅游”模式,投资3000多万元的闽宁镇游客集散中心主体工程完工,引进浙江颐高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布局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旅游新模式,全方位推动闽宁旅游产业发展。
2001年12月,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闽宁镇正式成立,闽宁镇在闽宁村的基础上并入玉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二十多年里,闽宁陆续接纳了来自宁夏“西海固”六个国家级贫困县的4万多名移民。
2019年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13970元,而开发初期人均年可支配收入500元,20年增长了20多倍。
从输血到造血,闽宁镇已然成为易地搬迁、东西协作、产业扶贫的典型,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缩影,也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