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成拜登真的可以拯救美国吗?_风闻
上海滩曹28-申花是冠军2021-01-22 15:52
美国时间1月20日,以旗代民,在十五万国旗注视下,拜登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6任总统。
在6号的 “政变”后,美国的主流媒体们都把特朗普摆在了“民主”的对立面上,把冲入国会的群众称为是由特朗普煽动的“mob”。特朗普还因此被二次弹劾,创造了新的历史。对应的,拜登就成了一种“民主”的象征。
时间来到20号,拜登一顺利就职,各路媒体就纷纷出来祝贺,贺庆特朗普被换成了拜登,好像这样子“民主”就得到了确认。更有甚者如《华盛顿邮报》,直接起了个标题“总统被替换,国家得救赎”,仿佛拜登是“天降猛男”,上任了就能拯救美国一样,果真如此吗?
让我们先来看看Youtube视频的情况吧,毕竟这是社交媒体里面为数不多可以点踩的地方。截至1月22号中午,白宫新的官方账号发布了9个视频,其点击量和点赞点踩次数分别如下:
虽然视频的点击量相对还算正常,但是点踩的数量远大于点赞的数量,就算是号召大家团结的视频也是如此。同时,特朗普的告别视频在观看量相近的情况下,至少得到了赞多于踩的结果。
这也让人怀疑起就职典礼当日没有大规模抗议的真正原因了。或许这是因为选举就像给酒称重,拜登的酒重一些,但是酒精含量远逊于特朗普的酒?还是因为那些拜登的“支持者”只是为了反对特朗普,才选择了拜登呢?
让我们回到总统初选的时候去看看吧。
美国总统初选的时候,新冠疫情还不是很严重。那时候特朗普正如日中天,任内成果颇丰,对内,经济连年增长,失业率屡创新;对外,贸易战热热闹闹,墙也建了起来……兑现了众多竞选承诺的特朗普看起来连任已成定局。
于是民主党内有潜力的年轻一代都没有站出来竞选,一路领跑的只有老左派桑德斯。桑德斯代表了民主党内较为“社会主义”的一派,就像英国无法接受一个科尔宾一样,民主党也无法接受一个桑德斯。
为了避免桑德斯成为党内候选人,民主党只好按照惯例推出一个各派都能接受的折衷候选人,就算是在总统竞选中,失败了也不会影响未来前途的候选人,那就是拜登了。
通常这种折衷的候选人都会有几项特质,就像《是,大臣》里面说的,可塑性强,灵活的,随和的,立场不坚定,观点不突出,思维不敏捷,没能力改变现状,专注于很多活动却没有什么成就……
于是拜登就被推选出来与特朗普一决高下。正如四年前特朗普所亲证的,在社交媒体流行的当下,一个人是否能当选不是取决于争取到了多少原本反对自己的选民,而是取决于能煽动起多少对对方不满的选民,所谓“坏的主观性的集合”,这次轮到拜登了。
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控制疫情vs“自由”,“黑人的命也是命”vs“法律和秩序”,传统行业vs新兴产业……一系列的对立愈演愈烈,最终所有反对特朗普的实力联合起来,打败了特朗普,把拜登送进了白宫,还把特朗普的声音给禁了。
正如拜登上任之后在演讲里所说的,他上任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继续团结一致向前看。但是既然拜登本来就是依靠反对特朗普而上台的,那么如何团结那些七千余万投票给特朗普的美国人呢?
他上任首日就废除了大部分特朗普所谓的“政治遗产”,发个视频还引来很多的踩,就算把特朗普的推特账号禁了又如何?人的观念不是那么快能转变的。
更不用说,获得胜利之后,反对特朗普的力量还能继续联合吗?看看崇祯年间的除去魏忠贤阉党之后,东林党“众正盈朝”,结果复辽复不了,税收不上来,民变倒是一大堆。说是一个党,但是具体到个人,比起国家大事,他更关心怎么保住自己的位置,怎么让皇帝勉强开心。最后一句“众卿误我”,大明就亡了。
拜登上台也要面临类似的挑战,首先先要把一些职位给到支持他的人,这才换得了部分的支持。但是党内这些人的共识也只限于打倒特朗普,夺回权力与位子。如果拜登寄希望于继续这个共识,那么一定是要继续打压特朗普派,那就是要和大量特朗普支持者为敌,这和他弥合美国社会的“期望”矛盾;如果想把支持特朗普的人也联合起来,势必又要得罪把自己推上台的集团……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年纪一大把的拜登而言,怕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到最后,拜登所能做的或许也就是他现在已经做到的——拯救美国建制派精英的权力。而拯救美国呢?光把总统换成拜登肯定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