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杠上李子柒,嗦粉人凭什么选加油站?_风闻
九成新NEW-2021-01-22 13:25
卖菜卖咖啡再到卖螺蛳粉,中石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撰文|章轶 嘉怡
编辑|郝楠
这一次,螺蛳粉的“真香”定律落在了卖石油的大佬“中石化”头上。
1月17日,中石化广西石油分公司举办发布会,正式推出中石化自有品牌螺蛳粉“易姐姐螺蛳粉”。
从借助渠道优势入局生鲜电商卖菜,到加码咖啡市场,再到入局螺蛳粉,如今的中石化越来越像个“不务正业”的加油站。
不错过每一个风口,中石化的野心昭然若揭,消费者却不一定愿意为其每一次“试错”买单。毕竟,中石化如何在没有更多经验的前提下,既把好质量关,又做好品牌营销,仍是当下无法逾越的难题。
“汽油味”的螺蛳粉价格不低,谁愿买单?
“汽油味的螺蛳粉?”中石化推出螺蛳粉后,诸如此类的调侃随之而来。调侃归调侃,却也多少反应了消费者们或许并不愿意为此买单的真实心态。
“毕竟一想到中石化,首先反应是加油,而不是嗦粉。”螺蛳粉爱好者岳青青曾评测过多个品牌推出的螺蛳粉,从传统品牌好欢螺、螺霸王再到网红品牌李子柒,她都尝过。但伴随着市面上出现的螺蛳粉品牌越来越多,岳青青的选择却固定了,“不想再尝试新品牌,因为多半都要踩雷。”
据中国石化介绍,易姐姐螺蛳粉将在全国近3万家易捷便利店上架。螺蛳粉有两种型号,分别为:水煮型制作约10分钟、冲泡型制作约5分钟。螺蛳粉将通过自营、产地直邮等模式进行销售。
在岳青青看来,“这两种型号和市面上现有的螺蛳粉相比,也并无什么特别之处。”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对中石化此举无法理解的声音出现,理由则包括,“昨天刚发现油价涨了,今天还卖起了螺蛳粉,想钱想疯了?”、“这么大一个公司做这?不干正事”……而中石化的一线员工第一反应则是,“销售指标是不是又得多一个?”
但事实证明,“中石化卖螺蛳粉”这一噱头够足。不仅这一话题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还有不少想抢螺蛳粉的吃货们直接把中石化旗下的易捷便利店小程序搞崩了。
九成新日前在中石化的购物小程序“加油中石化”搜索发现,目前仅有广西易捷便利店可提供网购服务,按照套装、包装等不同,共分为八款产品。
其中价格最贵的为江湖系列水煮型280g*6盒的套装,售价113元,桶装冲泡型6桶的价格为87.9元。而280g袋装的螺样年华系列,现在的活动价为99元11包,日常售价99元8包,39.9元3包。
易姐姐螺蛳粉和李子柒螺蛳粉对比
九成新对比发现,中石化的螺蛳粉售价并不便宜。以袋装系列为例,好欢螺3包300g袋装螺蛳粉的日常售价为38元左右,而活动价多为34元左右;螺霸王3包280g袋装螺蛳粉的日常售价为34.5元左右,活动价格为32.5元左右。
就连备受诟病称性价比不高的李子柒螺蛳粉,尽管3袋价格和中石化螺蛳粉价格同为39.9元,但前者每袋净含量比中石化螺蛳粉多120克,其中米粉包多20g,调味料包多100g。
“一对比就能发现,中石化的螺蛳粉性价比并不是最高的。”岳青青告诉锌刻度,抱着好奇的心态,她还是在去加油路上购买了一包“易姐姐螺蛳粉”,但结果如其所料,“倒也不难吃,但绝对不会再回购。”
显然,购入中石化螺蛳粉的消费者中,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尝个鲜的“岳青青”不在少数,而这意味着,“易姐姐螺蛳粉”想要长久地出现在易捷的货架上,除了“噱头”,中石化还得多费心思。
“跨界狂魔”中石化到底在下怎样一盘棋?
细数自疫情突袭而来,从开足马力生产医护设备所需的聚丙烯原料,到转产抗疫急需的熔喷布和口罩,再到两万多座加油站开始卖菜,中石化的三次成功跨界经营案例,实际上也只是其成就“跨界狂魔”道路上的三次新尝试而已。
自2008年起涉足非油品领域,中石化屡屡跨界,不仅推出了与加油站场景高度融合,以汽油型号命名的易捷咖啡,高调进军了咖啡市场,还推出了车险、汽服等与汽车产业密切相关的服务,更涉足了饮用水、白酒等多个领域。
中石化之所以在探索新的发展道路上,能够同时横跨差异颇大的诸多领域,概因旗下具有遍布全国各级中小城市的加油站点以及和站点配套的2.7万座易捷便利店,相比其他玩跨界的选手,可以说是更加具备大胆放手一搏的底气。
比如在推出易捷咖啡时,中石化一出手就在门店数上超过了瑞幸;而在抗疫情过程中,中石化又利用加油站点上线卖菜业务,高喊着“不下车,不开窗,一键送到后备箱”的口号一举进军了生鲜行业,相比美团、阿里、京东等齐齐做起线上卖菜生意的互联网大佬,可谓丝毫不落下风。
疫情期间,中石化推出的“不接触”服务
就连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在介绍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流通时,也专门指出,“中国石化加油站易捷便利店全国126个地市的6000多座加油站临时增加了蔬菜销售业务,解决了部分没有销路企业和农户的燃眉之急。”
可见中石化是靠着遍及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的布局,以及坐拥全国门店数量排名第一的易捷,因为具有这样的天然优势,才构成了其将瞄准的新业务迅速铺开的基本盘。
当然,中石化这样的传统大型油企,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领域。面对国际油价动荡和内需承压,中石化不仅加快了向低碳领域渗透的步伐,在加氢站、制氢技术、氢燃料电池、储氢材料等多个领域发力,还将业务触角延伸到了光伏发电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
上述种种,其实都是中石化对找到一条新增收项目的极度渴望:据中石化发布的财报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中石化营业收入为1.55万亿元,同比下降30.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35.07亿元,同比下降45.7%。
如果说2020年业绩表现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疫情影响,那么往年的数据则更能表现出中石化的主业不振及跨界不顺:据中国石化公告,2019年营收2.97万亿元,同比增加2.6%;净利润575.91亿元,同比下降8.7%。
彼时,中石化曾立下豪言壮志,不惜斥巨资将加油站改造成集加油、休息、餐饮、购物及维修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场所,易捷便利店应运而生。
但可惜的是,时至今日易捷便利店虽然已做到了全国门店数量第一,却依旧没能助力中石化完成从单一的加油站到综合性服务场所的华丽转身。
口碑与利润之间,易捷还要跨过几个屈臣氏?
从卖菜到卖咖啡,中石化旗下的易捷便利店频频尝试着破圈,尽管每一次都会引来一堆问号,但易捷这个坐拥“便利店之王”名号的品牌,依旧在不遗余力地寻找更多的掘金机遇。
只是相对能够只顾售卖产品,把好选品关的形式,如今自建品牌的难度显然更大。
易捷便利店此前推出自营咖啡业务
不得不承认的是,仅仅是易捷便利店自身在全国的门店覆盖量,就已经为“易姐姐螺蛳粉”带来了先天优势。
但在既有好欢螺、螺霸王、柳全等颇受欢迎的老牌专业品牌和李子柒这类自带网红流量的品牌的多重夹击下,“易姐姐螺蛳粉”成为消费者首选的可能性看上去有些渺茫。
事实上,如同李子柒此前自建工厂生产螺蛳粉一样,自建品牌同样能够通过直接与源头厂家对接,而节约下中间环节的成本,从而增加毛利。如果将剩下的费用用以提供更物美价廉的产品,那么部分消费者也会选择买单。但培养一个值得信赖的品牌和打造出独特的品牌调性却对易捷这样的非专业零售商来说,风险不小。
与之相似的,不得不提到屈臣氏。数据显示,屈臣氏拥有包括沐浴露、洗发水等1200多种自有品牌的单品,销售占比已达到15%。甚至在2019年,自有品牌带来40亿利润的消息让不少零售商都感到振奋。
但在知乎、小红书、微博等一众平台上不难看到,“屈臣氏自有品牌不好用”、“千万别买屈臣氏自家产品”等观点不在少数。其中吐槽最为广泛的,当属被屈臣氏引以为傲的“产品由员工试用,由员工向消费者宣传,让员工成为最好的代言人,进行有效行销和口碑传播。”这一套方法论,却恰恰成为了消费者口诛笔伐的重灾区。
“一进门就被销售拉着套路,最后总是碍于脸皮薄,买了一堆不想要的东西。”大学生柴立因此有些抗拒走进屈臣氏,甚至连带着对屈臣氏的线上店铺也不再光顾。
除销售方式外,自有品牌一直没能在消费者心中拥有好评的原因,也与产品自身的功效有关。当销售将产品夸得天花乱坠之后,效果与期待值之间的落差,会对产品评价造成反噬。
“易姐姐螺蛳粉”与易捷便利店的困境同样如此,如何在没有更多经验的前提下,既把好质量关,又做好品牌营销,是当下无法逾越的难题。不过乐观的是,中国零售市场中的自有品牌还有着很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据数据显示,中国零售商的自有品牌占比仅为1.5%,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如瑞士、英国等,却占比超过了40%。
因此对于易捷来讲,如果进这一步,能够打造出有力的自有品牌,那无疑会在原有地位上锦上添花。但如若“翻车”,却很容易让口碑崩坏。这一步尝试,需要勇气,也需要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