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图片误用"现象?如何理解“图片误用"的调查结论?_风闻
早点早点-2021-01-22 12:35
如何认识“图片误用"现象?如何理解“图片误用"的调查结论?
我在《网络质疑饶×、曹××论文造假,科技部通报调查》主帖下的跟帖
2021年1月21日晚8时49分,看到了观网一个主帖,随手跟了几帖。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1、关于对科技部调查结论中的“图片误用"进行再调查的建议
2、可否启动相关机制程序,依宪 、依唯物辩证法对“图片误用"进行正式司法解释,防止一个名词下不同角度的多种理解或误解,从而影响科创发展。
3、退一步说,“图片误用"含义的复杂性,确实需要证据鉴定和法律认定,这才是负责的态度。
4、为了提高科创环境建设质量,促进科创强国,还是要把“图片误用"现象依宪、依唯物辩证法调查清楚:为什么要误用?是如何误用的?误用后收到了什么效果?共误用了几张图片?逐张图片的具体的误用情况如何?这些图片的原始来源?这些图片后来经过了什么环节、程序和方法的加工?误用这些图片要证明什么?证明了没有?如果用“误用图片"证明了某一结论的后果是什么?论文结论与这些图片的关系?论文收到了什么效果?谁是论文的受益者?谁是论文的受害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图片误用”?国家的成本有哪些?……
科创应该是很严肃、严谨的事情,调查过程中“图片误用"的说法是怎么来的?这种说法的利弊权衡?这种说法保护了什么?打压了什么?这种说法对今后科创发展的正负作用分析?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更好?
从建设和治理的角度,如何看待所谓的“图片误用”现象及对这种现象的调查结论?调查人员应该是什么角色?应该为国家承担什么?如何完善法规,杜绝此类问题?
5、还是要把“图片误用"从逻辑上、法律上、事实上、细节上搞清楚更利于科创环境建设。
6、站在谁是“图片误用"后果的最终承担者的角度,想一想如何依宪、依法规范科创行为、规范科创环境、规范科创相关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