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研究报告 《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国际经贸合作与前瞻》_风闻
全球化智库CCG-全球化智库CCG官方账号-以全球视野,为中国建言;以中国智慧,为全球献策2021-12-22 09:17
2021年12月21日,全球化智库(CCG)在北京总部发布《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国际经贸合作与前瞻》。报告聚焦于中国经贸领域的国际合作,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发展、国际经贸协定、国际货物与服务贸易、对外开放与合作平台等领域。报告对中国持续进行的国际经贸合作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成果和经验,面临的挑战,前景,对外开放和环境形势的分析。报告同时以前瞻性视角分析未来开展国际经贸合作的机遇,并提出建设性建议。该报告由全球化智库(CCG)研究部全球化研究组副总监侯少丽发布。
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而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国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
新发展格局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经贸合作
在以上背景下,报告首先分析了新发展格局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经贸合作。在经贸领域的对外合作,正在实现贸易与投资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实体经济与金融开放并重,经济开放与参与全球治理并重。在领域拓宽的同时也在不断走向纵深。不断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体系,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签署了一系列自贸协定,更是加入了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RCEP,还向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递交了加入申请。
报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完成了吸引国际企业走进来、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国对外经贸合作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跨国公司在中国实现了双赢。
“引进来”:吸引外资保持增长,位居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
在吸引外资方面,2020年1月1日,中国《外商投资法》开始实施,改革开放初期出台的“外资三法”废止,标志着中国迈进了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对扩大对外开放和开展国际投资合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持续推进实施高水平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近年来,中国以实施负面清单制度为核心推进投资自由,在多个领域放宽外资准入限制。不断修订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从最初的190条压缩至2020年全国版33条、自贸试验区版30条、自由贸易港版27条。连续两年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总条目较上年版增加127条。2020年,中国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实际使用外资逆势增长,实现了引资总量、增长幅度、全球占比“三提升”。
“走出去”:经历改革开放后的四个阶段,发展成为全球最大对外投资国
在对外投资方面,报告指出,中国企业“走出去”历程,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吸收外资进程在2020年达到新的高度。2020年,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下降35%的形势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逆势增长,达到1537.1亿美元,同比增长12.3%,首次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对外投资不仅带动了中国经济,也使得投资所在地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受益,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日益凸显。数据反映出这一贡献,2020年,中国设立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雇佣外方员工218.8万人,占比达到其员工总数的60.6%。
跨国公司在中国实现双赢:在中国获得发展和收益 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40多年来,先后有100多万家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经营。在快速成长的中国市场,它们抓住了历史性机遇,充分享受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它们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获得了要素成本优势,获得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赚得巨额利润。
首先是在营收和利润方面,中国市场营收占据跨国公司全球重要份额,并提供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率。例如,从2017年跨国公司年报来看,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营收447亿美元,占其在全球市场营收的19%;必和必拓集团在华营收占其全球营收的比例达到一半以上,营收188亿美元,占比52%;高通在华营收占比更是达到65%;在汽车领域,通用汽车占比达到42%。
在利润方面,据美国商务部BEA统计显示,自2000年美国企业在华投资收益率首次超过其全球投资收益率以来,差距不断拉大。2014年在华投资收益率达到16.5%,高出其全球投资收益率5.5个百分点。即使在全球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2018年,美国企业在华投资收益率仍达到11.2%,较在全球8.9%的投资收益率高出2.3个百分点。据欧盟商会的调查,2018年,在跨国公司整体收入增长趋势放缓之下,仍有 40% 的欧洲企业表示在华经营的盈利水平高于其全球平均线。
除了营收和利润,跨国公司还在中国市场上实现了多方面战略目标。例如,跨国公司在某些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在电子、汽车、机械等行业,跨国公司已占据中国市场三分之一以上的份额。在汽车零部件市场,2017年外资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49.25%,企业数量少但市场份额大。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跨国公司的经营业绩普遍受到影响。但中国市场巨大的市场潜力,扎实的经济基本盘,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和促销费的政策,以及成效显著的疫情防控,使之成为跨国公司稳定经营业绩的重要保障。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就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典型案例。
跨国公司也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投资中国,除弥补了中国在资金、技术方面的缺口外,还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多方面发展做出贡献。主要体现在促进了创新、引进培育了全球供应链、提升了企业管理能力、培育了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和实践了企业社会责任。
除税收、进出口、就业外,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社会多方面发展做出了贡献。一是在华外资高科技企业提升了中国的创新能力,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二是引进培育全球供应链,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引入中国。四是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中国通过国际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贡献世界经济
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领域,2009年,中国的货物出口额首次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货物贸易进出口额第一大国。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外贸逆势增长,并刷新历史纪录。2020年中国贸易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双双创下历史新高。现代经济是服务的经济。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在逐渐提升。目前中国服务进出口规模已居全球第二。并且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已成为推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
打造了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合作平台和高地
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了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和消博会四大对外开放合作平台;建立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国家级经开区等开放高地。在中国的开放版图上,从国家级经开区到自由贸易试验区,到海南自由贸易港,再到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各类开放高地渐次展开,为国际经贸合作提供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广泛空间。
对未来国际经贸合作的前瞻
中国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强化了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中心和世界经济增长主要引擎的地位。据世界银行预测,2021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达到8.5%。在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具有三个显著的驱动力——经济一体化进程、数字经济和持续的人才红利,将推动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并吸引投资和贸易,促进中国经济的对外合作。
根据投资动机理论来看,中国对跨国公司具有显著的吸引力。英国学者约翰·邓宁(John Harry Dunning)在研究跨国企业投资区位问题时根据不同的动机将FDI分为四种类型:效率寻求型、市场寻求型、资源寻求型和战略资产寻求型。不同的投资动机对投资环境的考量不同。中国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表现在:一是效率:以多种改革措施提升外商投资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二是市场:14亿消费者的全产业链超级市场。三是资源与资产:良好的基础设施与创新水平。
未来,在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经济、服务贸易领域,中外有广泛的合作前景。同时,可携手推动国际抗疫合作。
报告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报告提出中国深度参与国际经贸合作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全球治理合作机制,特别是对世贸组织、IMF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执行机制进行改革,逐步纳入协商一致的原则,以反映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将中国从全球治理体系的跟随者、受益者,逐步转变为参与者、贡献者。
二是在法治建设方面,全面实施外商投资法及配套法规,推动修订对外贸易法,推动国内相关法律法规与国际最新经贸规则的对接,实现司法建设方面的与时俱进,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国际经贸合作的规则制定。
三是推动全球在数字、绿色治理等新兴领域加强合作。例如,推动AIIB等国际多边银行的投融资模式的塑造和实践,打造绿色金融标准。可考虑适时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升级为世界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四是建议在已发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基础上研究制定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更大范围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并加快在全国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五是加强第三方市场合作,寻求与更多发达国家的第三方市场合作,重点可以落在双方有共识的气候变化应对方面。例如,支持非洲、中美洲和东南亚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基础设施投资和绿色转型。同时,第三方市场合作也能将发达国家与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转化成为利益共享,实现合作双赢。
六是中美经贸合作的调整和深化。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8年9月24日发表的《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显示,中美双方均从经贸合作中明显获益。当前,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供应链受到扰乱,美国经济在2021年遭遇了较高的通胀。美国已经开始考虑在一些必要领域降低或者取消特朗普时期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的关税。中美过去四年相对紧张的经贸关系出现了缓和迹象。未来,中美之间应该展开深入的磋商和沟通,寻找双边可以共同发展且互补的领域,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稳定双边的经贸关系。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仍存较大的双边合作空间。
七是促进人文交流。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一样,都是中外合作的重要领域,还有助于加强经贸合作和政治互信。建议开展领域广泛、模式多元的人文交流,并建立长期机制,可以在文化、教育、体育等多方面加强交流,如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丰富体育交流内涵。当今世界,青年对全球治理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提升,加强青年间的人文交流,可以促进中外相互理解借鉴,激发合作创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此,建议深入打造“国际青年领袖对话机制” (GYLD),建立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途径。
八是建议发挥好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公平竞争审查等制度作用,以坚持开放和安全并重,切实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为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保驾护航。
本报告是CCG在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处于大变化和大调整时期的世界环境下,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加入WTO20周年的节点,在CCG在国际经贸合作领域深耕研究多年的基础上,推出的具有全面性与前瞻性的报告。
CCG 图书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我向世界说中国》是由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和秘书长苗绿基于“世界新格局下的中国对外叙事及话语权重塑”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据悉,该书讲述了全球化智库近年来立足芒克辩论会、慕尼黑安全会议、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论坛等知名国际舞台,与各国政商学界知名人士畅谈国际时局与未来趋势,回应各方对于中国的关切和质疑,诠释中国的发展模式,降低外界对中国的误解,通过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多渠道国际交流及传播,以全球视野讲述时代中国,积极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生动故事。同时,本书立足国际形势变化和全球传播新格局,针对中国应当如何开展对外交流和传播工作、如何创新外宣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