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幻作品(这是王孟源先生blog上关于科幻小说讨论的部分内容)_风闻
BB-2021-12-23 23:55
假想有想象力的未来技术成为是科幻作品最重要的部分, 社会反应是次要的,这不是一流的科幻作品.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当你发现真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把幻想技术当真,你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科幻的重心从来就不是科技,而是社会;假想出新科技来,只不过方便对照社会结构和传统,以凸显约定成俗、没有什麽深刻道理的习惯,帮助读者提升理性视野。
科幻作爲虚构小说的一个类别,有什麽特别的价值?一般小说的优劣,取决于对人性的描写是否深刻全面。人类历史上可能出现的遭遇,已经包含了所有文学创作的需要,根本不必再去凭空创造虚无的假科技背景。所以硬要去假想科幻,就只能在科技或者其社会影响上做文章;既然前者是危害极大的错误方向,做社会探讨不只是理想中的目标,而且可以用严格的逻辑推论证明是唯一值得写、值得读的作品类别。
科幻的作品的“逼真”纯粹只贡献爽度,对普罗大衆是投其所好。真正重要的是知识分子的态度,必须有超越普罗大衆的理性觉悟。这个觉悟如果能来自观衆对议题的深刻了解,那是最好;但若是连知识分子级别的观衆也被迷惑了(这正是“宣传洗脑”的定义),那麽就必须坚持对事实真相的尊重,而放弃部分拟真的程度,总比禁掉虚构元素要温和容易。尤其这里我说“放弃拟真”,指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作者在真实世界中的姿态;有些人高兴写三流作品,普罗大衆喜欢看,那都由他们,但主流知识分子必须知道他在胡扯。
科幻爽文中“爽”的成分纯粹是糖衣包装,兼有娱乐和吸引效应,本身并非负面。科幻作品中充斥假科技、真幻想,也是天经地义,原本就在于探讨人类群体对新奇环境背景的反应,背景条件是否切实际不是问题,反应是否合理、与现实社会的对照是否有意义,才是重点所在。甚至原创性都不是决定性因素:例如《The Expanse》,其中关键的科幻前提假设是人类找到早已灭亡的外星文明所遗留下来的超光速星际旅行系统。对科幻稍有涉猎的人,都应该立刻注意到这个点子正是1978年雨果奖得奖作品《Gateway》的核心假设,后来已经有无数小说和游戏模仿过(例如《Mass Effect》)。但是这几个系列所描述的人类社会各各不同,对“新发现”的反应也各异,所以各自有其价值。这和有些作者照抄Niven的点子,纯粹是爲了唬没见识的读者,根本没有用来探讨社会议题,完全是两回事。
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其中有自然法则、天然资源、也有技术能力,而且越到后来,后者的重要性就越高。科幻在超越现实的新奇前提假设下,才能用以往未有的角度来观察人类社会的作用机制,其实可以比只谈人性的传统小说更爲宏伟、深刻。有些作者反其道而行,爲了“以弱胜强”的爽,必须在故事后段硬是掏出“新科技”来推翻既有的逻辑限制,如此幼稚低级的作品,有腐蚀人心、危害家国的效应,不是很自然的吗?
至于要培养年轻人对科学的兴趣,的确正是科幻的实用贡献之一,但是必须是好科幻,不把幻想成分硬拗成真实的。换句话说,一般读者成长超过初中程度之后,就应该普遍明白科幻作品中的“科技”不能当真,否则反而有大害,而始作俑者自然成爲理性知识分子应该全力打伐的对象。
有人觉得作为科幻作家激励了很多青年学子,而且本人也没有加入到大对撞机之争,为什么会有害?但其作品的一大问题是把对撞机和核聚变作为重要的plot device(推动剧情的装置?),让读者(特别是学生)对这些科技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甚至误入歧途去投身这方面的研究,造成极大的浪费,甚至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拿去当噱头。这时候其作品越有名,产生的危害就越大。
所以优秀的科幻作品应该探讨“社会对科技的反应”,而非科技本身。因为前者对现实(或未来)社会有指导意义,而后者则完全是自娱自乐。就像机器人三定律探讨的是当人工智能出现后它该如何与人类社会相处,而非哪个研究方向可以实现人工智能。
中国从建国到80年代末,科幻遭到的阻力一直非常大,科幻被很多人,其中甚至有科学家,质疑为不符合科学(不是哪一篇不符合科学,而是整个科幻门类没有存在的价值),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科幻要么是单纯的科普,要么是非常低龄的儿童小说,可以说直到后面一代才是真正的“正常的”科幻作家。
甚至导致一种特殊的现象,大批中国科幻读者不是去讨论科幻小说或科幻概念,而是把大量精力耗费在所谓的“硬科幻”和“软科幻”之争(这个争论的本质是,如果科幻里描述的科学不够真实,科幻作品是否有价值,至今还能看到许多空洞的长篇大论讨论这个问题),但是这个争议不只是“无谓”,而且是非常有害的。
真实的科技探索,是10000个可能方向(“点子”;不过不是民科级别的点子,而是行内人做研究过程中想到的点子)里,只有1000个经得起理论初步检验;这1000个之中,只有100个能通过第一级的实验验证;这100个之中,只有10个能在简单的效费比估算后过关;然后这10个点子交给创投基金,基金只要10个里有1个搞成,就算很了不起。
科学的根本在于求真,技术的关键在于实用,民科级别的胡思乱想,反其道而行,那麽流行之后成爲骗术横行的思想基础,在所必然、是事先就可以简单预见的。这也是“科幻的核心从来就不是科技”的逻辑根据:既然是民科幻想,当然是假的、不实用的,这样的“科”和“技”,其价值是绝对负面,越是当真、越是受欢迎,对社会民心的腐蚀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