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产业链发展 企业参与添动力_风闻
李家俊-中国人,香港出生,曾旅居英美。从事公共政策、传讯2021-12-23 11:13
同框李臻学长早前文章论到,运动员刻苦锻炼出来的耐劳性格,会让他们在职场上成为精英分子,鼓励企业考虑多聘用他们,既可充实企业本身人才库,又可当领头羊的角色,消除社会普遍仍存在「当运动员没有出路」的偏见。学长见解精辟,笔者甚是认同。
直接资金赞助 成立学院
香港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的佳绩火了社会上对运动员支援,以至如何将运动产业化的讨论。行政长官提出增拨资源,提供更佳培训设施、提升运动员国际竞争力、强化基础层面体育的参与和发展、加强支援运动和学业双轨发展等。政府这等举措背后的理念,用行政长官本人的说法是要「令家长更愿意让他们有运动天份的子女投身精英运动员行列」,这与学长论调如出一辙。社会上的其他讨论,学长文中已有提及,笔者不打算再重复。
香港企业为运动产业的发展其实花了不少心血。除了直接资金赞助,有企业在许多年前已经成立学院,支持个别项目的发展。笔者曾服务的企业也有聘任运动员(虽然不一定是精英那一批)。其中一家更曾有退役运动员的专项计划,让他们可以在职场氛围下,发掘潜能。除直接吸纳运动员外,近年有企业以运动员互助社企形式,协助他们规划退役后的职场生涯。这种现象的兴起实在是运动界及运动产业发展之福。
诚如学长所言,无论是否精英运动员,他们成功靠的除了天资、天份外,更多是难以量化的时间投入、不断的训练。由于运动员生涯的黄金期正值少年、青年时期,这些时间上的投入,意味着运动员难免要在学业与锻炼中间作出选择;当他们度过了学生阶段,又要面对生活与运动的取舍。放弃,代表多年训练一朝付诸东流;坚持,却又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慨。
精英运动员中当然不乏一边学习、一边继续训练的人物,也有年少时便选择暂且将学业放下,全神贯注于训练之上。这届奥运,两个例子比比皆是。笔者相信,以今时今日政府承诺的投入、社会对运动员的热诚,这批运动员退役后随他们意愿,就是要重拾书包上大学念书,一定充满机会。
问题倒是,倘若他们在「适龄时期」暂别了传统学术世界,各企业公民是否可以帮上一把,让他们更加容易重新适应学术生活?过去几年,香港企业兴起一股成立「学院」的风气,主力为行业提供专职培训,一方面解决专业人手短缺问题,同时间输出专业知识技术,巩固香港在亚太区的专业地位。既然已有软硬件,这些企业学院是否可以拨出少许时间,提供一些短期的课程或培训,使运动员在较轻松的环境下慢慢重拾学术上的功夫,另一方面让他们接触不同专业范畴,更快发掘其职场上的兴趣,更容易找到重投传统职场的方向。
巿场广至各地 顾客量以亿计
如果能够营造这种大气候,新进运动员面对「学业」、「事业」与「运动」的选择时,也许可放胆一点,长远而言对培育新一代精英必有裨益。
当然这种「职场导向」式协助能否成功令香港运动产业化,让家长们更放心让年幼子女全情投入体育事业,仍然是一个大问号。我们看见人家运动产业发达,很大程度上是巿场及商业活动推波助澜的结果。各地(包括我国)的运动产业背后,是一个以亿计顾客量的庞大内地与海外巿场,产业链由运动赛事本身、赛事转播权,延伸至与该运动周边产品。当中,政府的角色不能少,但没有企业品牌的参与,断不可能成事。香港作为弹丸之地,人口不足800万,如何创造一个这样的巿场,本地企业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值得深究。
合办全国运动会 或是契机
退一步说,作为社会一分子,「取之于斯,用之于斯」,企业拿出资源匡助运动界、赞助体育赛事,增加其可观性,吸引、发展支持者群体,尽管可能要冒「赔本生意」风险,但若可以早着先机,成为这个巿场发展的原动力,直接参与创造更高价值的产业链,长远而言对企业品牌形象是得是失,毋须过早定调。这种「百年树人」的举措,香港并不是没有例子:一是跑步;二是单车。
论及巿场庞大,香港少不了要探讨跟内地是否有互动空间。香港获准与广东、澳门承办2025年全国运动会,可能是一个契机。
原文刊于香港《信报》2021 年 9**月 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