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在实行“计划经济”的时期衣衫褴褛的老照片【组图】_风闻
guan_16375531041471-2021-12-23 08:36
管理员,我已按你们的要求更新了第一张照片正确的来源 网址,请放行!
谢谢!
上面这张图是1965年,广西某地的农民、士兵和知识分子在筑堤;图中可见现场有一个人衣衫褴褛。这是法国摄影大师马克-吕布那一年访华期间拍摄的一张照片。广州报纸《新快报》2012年5月26日那一期第B24版上的文章《马克·吕布的镜头,伸张了中国人的尊严》中就附上了这张照片,并且写明了这张照片是马克·吕布的作品!“广东美术馆”的官网中如下这个地址的网页上转载了《新快报》的那张附上了这张照片的文章:
http://www.gdmoa.org/Exhibition/Exhibitions/2012/xgwd_2012/201205/t20120528_10185.shtml(《新快报》是“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另外一份报纸) 原文中的倒数第6个段落是这样描述这张照片的:
“那照片是相当珍贵。老人已龙钟不堪。中国记者镜头中的齐白石,可都是一片光明的。另一种关于西南地区一个水利工地的照片(见图1)也让我吃惊:那衣衫褴褛表情麻木的人们啊!满身补丁的那个特写,应是一位下放的大学生。”
当年一名暂居“北大荒”——东北地区的北京青年
1958年甘肃省武威县(现武威市凉州区),农场里,几个刚从沙堆里御寒后爬出来玩耍的,穿破棉袄的光腿孩子。当地人把这种在冬天把自己的下半身埋进沙堆里御寒的小孩叫作“沙老鼠”。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是新华社记者黎枫。****图中左起第3个小孩戴的那种帽子是当时那个时代很流行的一种名叫“解放帽”的帽子;图中左侧光秃秃的树则显示当时是冬天(“解放帽”就是民间仿造50年代解放军的军帽的款式生产的一种帽子,其“款式”与当时的军帽仅有的区别只是“解放帽”上没有帽徽、军徽,另外有的“解放帽”的颜色与当时正规的军帽有点差异)
1958年2月的早晨,下放到甘肃武威县“先锋集体农庄”的省级机关干部们走在上工的路上。 这是黎枫同一时期在当地拍的另一张照片。“中国老摄影家协会”网站的这个网页上有对黎枫的生平的简介:http://www.cspa.com.cn/_d271325907.htm。其中这样说:“黎枫,男,1929年生。1944年在游击区任教。先后在‘抗大’二分校、冀中军区摄影训练班学习。1949年任第68军摄影股长,1951年随军入朝参战,1954年任志愿军政治部摄影组长。1957年转业到新华社任摄影记者,先后任甘肃、广东分社编委、摄影组长。1965年任新华社海南军区支社副社长。1972年调任新华社摄影部国内编辑室主任。1978年任摄影部副主任。1984年任《瞭望》新闻周刊副总编辑、总经理。”
左图为1955年黎枫在被授衔时的留影。右图为黎枫近影
这张光腿小孩的照片同时也是2003年12月12日到04年7月10日在广州、上海、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巡回摄影作品展的第524号作品,2006年到2009年时这个摄影展又在德国的柏林、慕尼黑、法兰克福,英国的爱丁堡,美国的纽约进行了巡回展览,并出版了专门的摄影集!下面这篇文章则讲了最早公开这张照片,把它拿到摄影展上进行展览的策划者、策展人——原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摄影记者“安哥”(即彭振戈)是如何得到这张照片的,以及当年这张照片的拍摄者黎枫是如何拍到这几个小孩光腿的景象的:
读图读中国(2)
摘自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彭振戈所著的书《哥哥不是吹牛皮》
2.《中国人本》作品524号 黎枫
1958年,甘肃武威 农场里,几个穿破棉袄的光腿孩子。
黎枫前辈已年过七十,身材高大,精神矍铄。革命战争时期他是沙飞的学生,60年代他曾任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这张照片是这样拍到的:1958年,他正在拍摄宣传“大跃进”的照片时,回头见到五个正看热闹的小朋友上身穿着破棉袄,下身光着身子光着脚,大冷的天,他们直打哆嗦。黎枫前辈本能地把镜头对着 他们按下了快门。
当黎枫前辈把这张保存完好的摄于40年前的照片和底片交到我手里的时候,我心中对他肃然起敬。我钦佩这位革命前辈追求真实的勇气和气派。
“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摄影集
腾讯图片频道中如下这个地址的网页上的文章《1958-1960年:“大跃进”运动时期老照片》里也收录了这张照片:
http://news.qq.com/a/20090806/000827_10.htm,并且文字解说也是“1958,甘肃武威,农场里,几个穿破棉袄的光腿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