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不为实、经验不足鉴、感知不可信_风闻
秦朔朋友圈-秦朔朋友圈官方账号-2021-12-23 13:06
文|黄凡
今天,在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专业求学的儿子,给我分享了三个心理学的效应:
代表性偏差原理(representativeness bias);
可获性经验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
锚定与调整法则(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我认为以上三个领域也是投资与理财实践中非常容易陷入的误区,因此撰文提示一下:
眼见不为实、经验不足鉴、感知不可信。
为何?
“代表性偏差”是投资者常犯的错误之一。
它是指人们往往根据自己持续收到的信息,而形成了错误的“规律”总结,然后根据自己眼见的所谓事实而作出错误的决策。
请看一下以下这个例子,看股神是如何炼成的:
第一周,“我”向64000名股民各发出一封预言股票走势的信件,其中一半的信中预言涨,另一半预言跌。一周后,当然有32000名股民收到了正确的预言了,然后“我”把已收到正确的预言的人分成两半,又给其中一半人发出预言上涨的信件,另一半人发出预言下跌的信件。再一周后,当然有16000名股民收到了正确的预言了,然后“我”把已收到正确的预言的人分成两半,又给其中一半人发出预言上涨的信件,另一半人发出预言下跌的信件……
如此坚持六周以后,有1000人已连续六周收到“我”始终预言正确的信件了,这时候,“我”已经是他们这1000人眼中的真正的“股神”了!
“我”再给每人发一封信说,“您们之前六周已经连续收到了正确的预言,如果需要下一周的股票的走势,请微信转账1000元给我”。“我”想,“我”肯定能收到这1000人中的大部分给“我”转账的。
通过以上行动,“我”成了1000人眼中能每天准确预测股市涨跌的股神。然而,这1000人的“眼见”却不是事实。因为他们看到的不是全景,而仅是“我”想让他们看到的部分样本而已。
如何提醒自己眼见不为实?结合一下常识就可以了。何不想到,假如这个人有准确预测涨跌的能力,他自己早就成为超富的人了,为何不去收购个大跨国企业玩玩?又或是天天在某个美丽的小岛上晒太阳?还有功夫每天在给你写信预测涨跌来赚这小小的1000元?
“可获得性经验”是投资理财实践中的一类陷阱。
人们的判断推理过程常常受到可获得的记忆的影响,倾向于认为容易想起的事件比不容易想起的事件更常见。事实上,基于过去的经验来推断未来,却是错的。
日常生活中,媒体都乐意详尽报道飞机失事的新闻,大家受到启发而形成了“飞机容易失事”的经验,于是许多朋友在送飞机时都贴心地嘱咐:一路平安。
其实统计数据表明,飞机出事的概率比汽车低得多。送车时倒是真有必要嘱咐一下:一路平安。
同样的原理用到投资市场,从今年年初开始,受到国家政策引导、行业为大众瞩目、企业销量增长等利好消息的刺激,新能源汽车、电池储能等相关公司股价表现为一轮又一轮的长阳,一些甚至涨幅超过10倍。
于是,到了年底,大家的主流预测就是明年、后年、今后一段时间,这些公司的业绩以及股价将会继续高歌猛进,成为投资的风口。而今年通过投资相关公司而获利丰厚的投资人纷纷表示要继续坚持并加大投入,以把握机会一举暴富。
然而,常识告诉我们,电车会逐步取代燃油车已经基本是公认的事实;但就今年股价暴涨的处于当下最火热风口的“造车新势力”而言,巨大的市场难道就一定会被他们所瓜分吗?技术上无护城河、市场充分竞争下,市场份额即使有,又能转化成丰厚利润吗?
显然,不确定因素非常多。至于根据今年赚了大钱的经验而作出今后依然超额高投资回报的预期更是不足为鉴。如果这么容易靠看趋势投资就能获得长期暴利,为何世上没有遍地富翁呢?
锚定与调整认知,也是投资者很容易走进的误区。
我们所感知的,其实很可能与真实情况差异很大。
锚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人们在做决策时,思维往往会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导致判断上的偏差,具体生活上的例子就是,当我们在网上购物的时候,看到某某产品促销的时候,原价399元的,促销价199元,比起没有促销价的商品,你会有更强的购买欲望,更加肯定这个商品的价格,原本不打算买的,最终还是受不了价格的诱惑,买下来了,也不去考究这个商品的所谓原价是不是真代表了商品的原始价值。
在投资上,我们常常遇到在股票市场泡沫破灭而价格由高位回落时,许多的上市公司股价纷纷从高位腰折,于是不少投资人以这些公司过去“高光时刻”的最高股价作为锚,认为打对折就足够便宜,也不去考虑许多时候即使是对折也是泡沫超大(比如2015年A股创业板巅峰状态下的互联网+龙头公司们),最后经过几年的大浪淘沙,能留在市场不被退市已经是幸运儿了。股价跌剩巅峰水平的零头也依然难言是有价值的投资标的。
综上所述,投资理财必须尊重一些基本的常识,才能避开各种误区,确保走在正道之上。
各位朋友,适逢年底,到了总结今年一年的投资得失,并为明年的策略做准备的时候了。建议对照一下以上“眼见不为实、经验不足鉴、感知不可信”的提醒,做个客观的分析与判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