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没断ECFA释善意 能惊醒“台独”梦中人吗_风闻
郭茂辰海峡传真-公众号:郭茂辰海峡传真,会讲故事的两岸记录者!2021-12-24 16:22
去年9月,ECFA生效届满10年,未来何去何从,引起岛内媒体的广泛讨论。台湾官方此前也多次表示,不希望大陆因政治因素中止ECFA,造成双方损失以及对两岸关系的伤害。
当时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回应,ECFA为台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而民进党当局一再破坏两岸交流、限制两岸贸易投资,损害台胞利益。“只有维护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协议才能顺利执行。”
这个问题直到12月15日终于有了答案,大陆发布的《2022年关税调整方案》中已经明确指出ECFA将继续实施协定税率,明年将会继续实行。
民进党昨非今是背后
两岸是在马英九执政时期于2010年6月29日签署ECFA,同年9月11日完成换文程序后生效实施。在ECFA早收清单中,大陆给予台湾输往内地的石化、机械、纺织品、汽车零配件等539项商品关税减免优惠,是台湾对大陆开放267项商品的两倍。
尤其在农产品方面,台湾为了降低对农民的冲击,管制830项大陆农产品进口,已开放进口的大陆农产品也坚持不降关税。大陆则单方面在3年内将台湾18种农渔产品(13项农产品与5项渔产品)的关税降到零,让台湾销往大陆的农渔产品金额从1,608万美元提高到1.1亿美元。据台湾经济部门统计,ECFA生效后前十年,台湾因此享有的关税减免多达66亿美元,可以说,这项协议充分体现大陆的“让利”精神。
然而,从当年双英辩论开始,民进党一直对此协议恶急攻讦,比如蔡英文曾称ECFA是“糖衣毒药”,接受媒体采访说重返执政不惜废止。结果十年过去,执政后却一再喝,一再服,因为担心不能服毒反怨,还有绿委说,“大陆可能用ECFA报复台湾”,昨非之今是令人莞尔。
事实证明,“妄图两岸经济脱钩”是民进党脱中谋独的政治语言。2021年3月,据陆商务部台港澳司公布的统计,去年1月-12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2,608.1亿美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大陆对台贸易逆差1,405.2亿美元。大陆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双边进出口成长率依然达到两位数,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更已突破1,200亿美元。
当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础“九二共识”被民进党单方面废弃,反而是大陆始终以台湾同胞的福祉为依归,以更大的包容心与同理心,守住了两岸经济交流的底线。这样的用心与苦心,体现的是祖国对台湾同胞的关怀,一直以来,增进台湾同胞福祉始终是大陆一切对台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民进党是台湾社会的产物
如果说ECFA的积极影响已经显见,民进党当局也不敢否认,那当年两岸服贸协议作为ECFA的延伸,涵盖的范围更大,是让台湾具竞争力的服务业也能到大陆发展;此外,在ECFA只有早收清单539项台湾工、农产品进入大陆关税为零,其他数千项台湾货物还没得到关税减免的背景下,货贸协议对台湾未来的发展的作用更毋庸赘述,但因为一场以反中为主调“太阳花学运”,让这两项协议至今遥遥无期,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对两岸经济交流的影响不言而喻。
毫无疑问,不应该把民进党简单等同台湾人民,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祖国大陆方面在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政策上并没有因为岛内政局改变而改变,仍在旗帜鲜明地去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融合发展。
但也应看到,三十年来民进党不断壮大,本身就是台湾社会从“中国人”认同到“台湾人”认同转向的缩影,如果“台独”意识不代表多数台湾选民的“政治认识”,蔡英文又如何能两度当选?恐怕作为台湾社会产物的民进党,它与台湾人民之间的界限,是一个残酷的现实问题,并不能只靠善意或美好想象作出区隔,更不能简单地以交流不够或差异美片言而断,逃避严峻挑战。
从台湾近年来的各种民调数据观察,当前台湾人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度已滑落低谷,虽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非止于一端,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既有历史因素,也有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无论是两岸的长期隔绝造成彼此对共同历史记忆的缺失,还是近三十年来,执政者透过政策意志,利用去中国化教育去颠覆改变台湾年轻世代的国家认同。
坦诚以对,当中经济因素的影响绝非主要矛盾,否则何以解释,昔日两岸军事对峙紧张大陆一穷二白,台湾人对大陆尚有同胞之情,“一个中国”在岛内还是全民共识,时过境迁,当祖国愈发繁荣富强,各项惠台利台政策善意满盈作之不止,台湾选民“成就”的反而是蔡英文史无前例的历史高票?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两岸交流不能与国家认同脱钩
根据台湾《联合报》早前发布的“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显示,七成民众对大陆ZF印象不佳,负评创历次调查新高。如果联合报系的民调尚且如此,亲绿媒体假如也有类似民调,结果不难想象。
究其原因,这当然是受岛内“台独”舆论长期抹黑误导所致,这样的民调结果显示,台湾民众对“一个中国”的态度,决定了他们看待两岸关系的态度,而如何定位两岸关系,更决定着他们如何看待祖国大陆对台湾的各项惠台政策,是从中领受到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殷,还是继续延续“反共”偏见扭曲抹黑,端赖他们到底是认同国家统一还是选择“拒统分离”,两岸经济交流不可能与国家认同脱钩。
昔日国民党执政时期提出成立两岸共同市场,得到大陆方面的善意回应,然而,由于不敢拂逆高涨的“台独”民意,马英九时期一边在“台湾主体性”等主张上跟从在野党亦步亦趋,一边又积极谋求改善与大陆的关系,在经贸交流上渴望突破,但这种“只经不政”的两岸路线,在 “抗中保台”的话语霸权之下根本不堪一击,不只助长了“台独”势力的进一步壮大,一场太阳花学运更成为压垮马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助燃两年后的政党轮替,让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两岸互信付诸东流。
面对昭昭前事,试问,一个互利互惠高度融合的两岸共同市场的打造,能脱离政治因素的影响吗?当台湾社会拒统反中的心理障碍没有得到彻底导正,即便国民党再度执政,谁又能保证类似一幕不会重演呢?
延续ECFA当然不是对“台独”分子的姑息,它体现的是大陆对台湾同胞的关怀与善意,当台湾的言论界不分蓝绿整日恶意攻讦大陆体制,污蔑大陆人民独立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大陆民众基于理性爱国的情感表达,希望利用经济手段给予分裂分子强力回击,大陆官方以增进台湾民众福祉为出发,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行动在在证明,台湾正是两岸制度差异最大的受益者。面对民进党当局谋独挑衅不断制造台海紧张,在一个中国问题上,只有和祖国人民相向而行,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也才能得到根本性的保障。
两岸关系终究不是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对台湾,大陆会做到仁至义尽,但这不意味着没有雷霆万钧,雪崩之时,哪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呢?那一天,必不是台湾该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