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军最奇葩武器装备:潜艇里塞飞机,充当水下航母_风闻
特种侦察连-退役士兵-2021-12-24 13:31
作者:霄羽 / 编辑:冷小军
投稿、转载与合作请联系微信号potereio
把飞机塞进潜艇里,让潜艇变成「航空母艇」。这个听上去不可思议的想法并非科幻片里的情节,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设想,只能让人惊叹军人的想象力简直无边无际。
想法固然不错,但要实现起来却是千难万难,所以那些试图尝试这一计划的国家纷纷罢手,只有经常脑洞大开且习惯于一条道走到黑的日本人最终真的搞成了,那就是「伊400+晴岚」的魔幻组合。
晴岚水上轰炸机
如果要评选军事史上最没用的豪华装备,这个组合绝对可以入选。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
相比水面舰艇,侦查能力差是潜艇与身俱来的弱点,光靠一面随时都会暴露目标的潜望镜在浩瀚的大海上发现目标显然是不够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专家都在绞尽脑汁,由潜艇搭载飞机以扩大侦察范围就是方案之一。
日本海军对潜载机及其载体母舰的研制始于1925年,他们把引进自德国的亨克尔飞机进行了改装,命名为为「横厂」式水上侦察机。这种飞机最高空速155公里/时,航程可达778公里。潜艇母舰则选用伊21,这种潜艇排水量达2625吨,配备6具533mm鱼雷发射管,可以携带一架零式小型水上侦察机。
横厂式水上侦察机
从1927年开始,这一组合进入实验。按照日本人的设计,横厂式水上侦察机被装进潜艇后面一个密闭容器里,起飞之前必须依靠吊车将飞机放到水面,让飞机借助自身的浮筒滑水起飞,而且起飞前还要对飞机进行必要的再装配。
比起相对容易的起飞,回收是个大问题,只能让飞机着水后尽量滑到潜艇跟前,再用吊车把飞机吊回甲板。至于飞机能不能滑到潜艇跟前,那就只有听天由命了。
有了一些经验,日本决定开发一款真正的潜艇母舰。1932年,「伊5」号潜艇+91小型水上侦察机这一组合亮相,与之配套研发的压缩空气飞机弹射器也研制成功并安装在伊5号的后甲板上。
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海军开始了最为疯狂的扩军,代号甲、乙、丙的三种大型巡洋潜艇被列入建造计划,其中前两种在设计上就要求考虑搭载飞机。到日本投降之前,计划中的4艘甲型艇和近30艘的乙型艇都造了出来,而且基本达到了军方的要求。由此可见日本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不容小觑。
魔幻组合出场
▼
中途岛海战之后,屡屡遭到美军沉重打击的日本海军急于给美国本土以报复性攻击。于是,海军希望这些航空母艇不光是载着飞机去侦查,更要载着具有可靠战斗力的攻击机悄悄进入预定海域,然后对美国的战略目标进行出其不意的打击。
影片《决战中途岛》
1942年初,日本海军舰政本部向各造船厂下达意向询问:建造能够搭载大型攻击机,航程达74000公里的大型潜艇是否可能。各船厂经过讨论之后答复可能。于是舰政本部立刻指示了特型潜艇的战技术指标,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能携带2架新型攻击机。
正是在这一思路指导下,伊400+晴岚这一魔幻组合出场了。
伊400级的正式称呼是「特型潜水艇」,能一次搭载至少2架以上的飞机。它的总长达96米,水面排水量达3440吨,装两台1900马力的柴油发电机,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水面最高航速18.7节,续航力最远可达77800公里,可持续作战4个月以上。它的编制是145人,但实际上最多能带220人。
伊400+晴岚的组合
毫无疑问,这是二战中最大的潜艇,其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准。日军要求厂商交付18艘同型艇,编号从伊400到伊417。
为伊400量身定制的飞机是爱知飞机厂生产的「晴岚」特种攻击机。这是一种带有双浮筒的单发下单翼双座飞机,翼展12.7米,机长11.64米,机翼机身和浮筒全部采用铝合金制造,航程可达1190公里,最大速度474公里/小时。
伊400下水照
晴岚身上最显眼的是一对硕大而坚固的全金属密封浮筒,理论总浮力可达7360公斤。当它带着浮筒飞行时,只能携带一枚250公斤炸弹,如果不带浮筒,载弹量大大增加,可达800公斤。
所以,晴岚的浮筒只是在平时训练时携带,以便飞机着海后能滑到潜艇跟前,好让吊车把它吊回去。一到正式出击的时候,浮筒是不会带的,因为执行特供任务的飞机是有去无回的。
中看不中用的水下怪物
▼
和大和级战列舰一样,伊400和晴岚的建造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这是日本海军最后的一个复仇之梦。
大和号战列舰
最初日本军方计划兴建18艘伊400,但随着战局的逐渐恶化,日本战略物资的匮乏,不得不把计划缩减为4艘,其中一艘还在安放龙骨时被美军飞机炸毁,结果只剩下了3艘。因此,海军不得不决定把每艘潜艇的载机数量增加到3架。
为了把3架飞机塞进狭小的机库里,海军要求厂家优化设计,把机库的直径限定在3.2米,这一近乎变态的指标让设计师们欲哭无泪。最终,晴岚被设计成了包括机翼和垂尾都能折叠的异常复杂的飞机。折叠后的飞机离机库内壁最小距离只有15厘米,已经到了空间的极限。
这样一来,**原本就十分复杂的起飞作业变得更加繁琐,飞机出勤效率低下。**由于载机数量太少,不足以给敌方造成重大损失。更何况在飞机起飞时潜艇必须原地等待,无法机动,极容易被敌方巡逻机发现,随时会遭到灭顶之灾。这套魔幻组合的实战效率实在令人怀疑。
花了如此大的代价却造了这么个中看不中用的奇异装备,真不知道日本人是怎么想的。也许是急于对美国本土实施报复的日本海军已经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吧。
事实上,美国海军也曾有过潜艇搭载舰载机的想法,并且在日本之前就秘密研究试验过。美国之所以没有造出航空母艇,不是因为造不出来,而是他们能利用在菲律宾、关岛、夏威夷等岛屿基地上的远程侦察机支援潜艇部队的作战。
美军珍珠港基地俯视图
相比之下,日军没有这么多的海外军事基地,其远洋潜艇一旦深入东太平洋地区作战,得不到己方水面舰艇的支援,只能独立作战,因此对于潜艇载机能力的追求要比美国执着得多。执着,正是日本国民性格的特征之一。
复仇之梦的幻灭
▼
1945年6月,时任联合舰队代理司令的小泽治三郎中将为伊400和晴岚制订了第一个作战计划,即出动10架晴岚对美国西海岸及太平洋上一些人口稠密的岛屿投掷细菌武器。但这一疯狂的计划被还保持着理性的海军军令部部长丰田副武否决。丰田的主张是出动伊400和晴岚去轰炸巴拿马运河的船闸,以阻止美军向太平洋集结。
小泽治三郎
可问题是从日本本土到巴拿马运河往返长达2.7万公里,每艘潜艇至少需要1600吨的柴油,穷途末路的日本筹集不了这么多的燃料,最终只好再次修改计划,将攻击目标定为在乌利提环礁海域的美国航母舰队。此次作战被称为「岚」作战。时任第一潜水舰队和第631海军航空队司令官的有泉龙之介大佐负责岚作战的全权指挥
此时的631航空队已经更名为「神龙特别攻击队」。出发前,他们将晴岚全部涂上了美军涂装以迷惑敌人。同样信奉「兵者诡道」哲学的日本人在战争中是不会把什么国际法放在眼里的。
自1945年7月4日起,伊400、伊401,以及被草草改装成飞机母舰的伊13、伊14分别驶离码头,孤注一掷般地向乌利提环礁开进。7月16日,伊13在本州以东海域被美国飞机炸沉。
美军F6F地狱猫舰载战斗机
倒霉的伊401遇上了强风暴,伊400发生了火灾事故。只有伊14开到了特鲁克港,准备在8月17日发起空袭。远在东京的第6舰队司令部则筹划在同一天进行最疯狂的自杀式鱼雷攻击。
然而,到了8月16日,神龙特别攻击队等来了第六舰队司令官的命令:日本已经向盟军投降,你们就地解除武装,向美军投降。
军人们对这个消息感到震惊和迷茫,经过激烈争论,有泉龙之介决定遵从大本营的命令,挂起黑旗、销毁所有资料,把6架晴岚以无人的折叠状态弹进大海。从此,伊400和晴岚彻底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8月29日,有泉龙之介在伊401号潜艇司令室内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