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2》:赚取观众的眼泪只需三步_风闻
零态LT-零态LT官方账号-最独到的商业洞察2021-12-24 11:14
**作者 |**余甜子
**编辑 |**胡展嘉
题图 |《误杀2》剧照
**出品 |**零态LT(ID:LingTai_LT)
与《误杀》统一的好口碑不同,《误杀2》刚一上映,口碑即两极分化,不久,“清醒抵制派”占据上风,豆瓣评分6.0,刚到及格线,陈思诚“误杀宇宙”将要重蹈“唐探宇宙三步崩塌”覆辙似乎已成定论。
然而一个事实却很难被忽略:对于大部分的观众而言,《误杀2》算得上一次不错的观影体验,至少是一部及格的作品,甚至很可以说上些可圈可点之处,比如聚焦底层残酷现实的勇气,主角林日朗(肖央饰)贴合人物的精湛演技,或者前半段紧张流畅的叙事节奏、合格电影工业成品的画面质感,都不至于苛刻地给它贴上“不及格”的标签。
但实实在在的观影体验成为“清醒抵制派”大战“可圈可点派”的一大拦路虎。这也许就是机窍所在,两队人马各自隔岸观火,投机商人自可携款潜逃。
二者的一番结合之后,也许“用坚实的故事来与观众共情”可视作检验一部进入大众视野的作品的标准。也许我们可以试着用这个标准来一探根底:热热闹闹赶在元旦前夕上映的《误杀2》,它到底是在用合理的故事表“情”,还是在歪曲现实逻辑煽”情”呢?
01
架子与内囊
为了夺回儿子的救命心脏,身初泰国的绝望父亲林日朗劫持医院人质,最终发现配型心脏已经被泰国市长用作救治自己的孩子,绝望之下,引导警方杀死自己,用自己的心脏挽救儿子性命。
很明显,父子亲情是搭建整个电影的情感核心。老套是老套了些,但只要不细想,就说得上是完整。但怕就怕在细想,一细想哪儿都不对,一个浪花式的浓烈的“情”扑过来,与其说是生成于现实逻辑中渗透出来再打进心里,倒不如说是扭曲了现实硬生生甩到脸上的——尬。
首先是大量的情节漏洞,明显的错误。
尤其显著的是,整个电影结局落点之处——林日朗移植心脏给儿子还存在事实性的疏漏;医院门外的群众前一秒是站在林日朗的立场,基本态度是同情,下一秒,得知林日朗被击毙后竟欢呼雀跃,又站在了林日朗的对立面。
▲《误杀2》剧照
“群情”成为推动观众情绪的符号化工具,当观众自动代入到“小人物”林日朗身上后,想要激起观众“社会不公”的愤慨情绪便让群众支持主角,想要在林日朗“自杀”时激起观众的同情便一个转头,让群众反对主角——若是不加思考全盘接受,确实是会在那一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孤独的人吧。
成为推动观众情绪工具的不仅仅有“群情”,记者、医生、市长,甚至主角林日朗,一个个都被五花大绑,为贡献情绪“甘愿牺牲”角色的合理性,这种创作路径表现到电影上面,表现到观众的观感上,就是情节的“不合理”。
相较漏洞和错误,还有人物的可疑,比如记者,一个盛名在身却不愿帮助处于绝境的朋友,不择手段抢新闻,不必经历什么价值观的颠覆,便可以转身成为正义使者,不畏强权,深深被林日朗打动。
▲电影里的记者
情节也是可疑的,比如一楼劫匪正劫持着人质,二楼医生们可以泰然做着手术,而且权力滔天的市长不偏不倚、好像专门要等林日朗上门复仇一样,把自己儿子的手术地点安排在了楼上。
看来要把大象装进冰箱,确实只需三步:
**第一步,**找准一个观众可以最大程度迅速代入的“小人物”的普世情感,比如老实人“林日朗”,爱子心切,遇上大病,世界都有。
**第二步,**集结各方人马,调整各方人性、事理,让观众代入人物深处波澜壮阔的情绪流中,情绪浓烈得要足以遮盖故事上的瑕疵。
**第三步,**打开影院大门,打开放映厅大门,按下放映机开关。
02
抽一点一马平川“情”当真情
“讲故事”这几年挺热的,与之并行的是“议论”的沉寂和“抒情”的死亡,后两者似乎越来越成为少数人的志业。不过,虽然“抒情”似乎要从视野中消失了,“情”本身却越来越被推举到显眼的位置。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与观众共情”渐渐成为消费者与创作者在一番博弈后所达成的某种共识,成为了想要拥有观众或者想要在市场生存下去,或者想要出名的创作者们必须掌握的金科玉律。
似乎是预先知道自己“理亏”似的,《误杀2》选择拿出大量篇幅来渲染亲情。但即使再敦厚的观众,也会有点不好意思承认,“电影挺好的,不过确实是有点硬凹造型了。”
表达普世的情感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如何表达这种情感,勤奋的创作者们观察生活、写出生活,于是情感自然而然地从情节里流出来,抵达观众,偷懒的创作者们却把那最表面的水舀来给你,告诉你这就是“情”。
▲林日朗一家三口
当我们把眼睛放到自己的感情里,放到自己实实在在与父母、孩子、朋友、爱人的关系里,总是不难发现,情与爱往往以夹在矛盾、两难、权衡里面的闪光的方式去存在着。这些“情”“爱”里很难不夹杂个人的自尊与欲望、脆弱与妥协,也正因如此,人在一片泥泞和一地鸡毛里还爱着并选择去爱,这种难得、珍贵才真正打动人,于是这种由于复杂而呈现出的层次感会更加贴近现实。
《误杀1》在这方面是能看到创作者用了心、下了力的。比如同样是刻画父亲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肖央扮演的父亲也是深爱着女儿,但是看到夏令营三天要收6000块钱,随口嘲讽“还是学校的生意好做”,这自然与还是学生的女儿有价值观的小冲突,被说了一句“葛朗台”,做父亲的自尊心一下子就被戳破了,马上就变了脸,瞪着女儿说,“谁?”。不过是很短的闲笔,父女之间的感情层次就多了起来,那是一种细节里的小冲突,却也是真实的情感。
▲《误杀1》中的小女儿
反观《误杀2》,林日朗和儿子的感情则被架空了。在树林里举高高、露营的时候抱一抱、一家三口在家里笑一笑就是父子情深,情感的表现只在一个层次上反复表达,很像在开发区公路上,喧哗是喧哗,仔细听听其实只有车辆驶过的声音,单调而乏味。
看电影的时候旁边座位的人哭了挺久,放映完毕,我很礼貌问了下为什么哭,许是陌生人的缘故,那人一下子敛起了脸,停顿了片刻,然后不好意思笑了笑,“我也不太清楚了。”我看着他们同行三个人走出放映厅,背影也没了,心里有了疑问,“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在哭呢?”“又是为谁而哭呢?”
03
经不起推敲的现实主义
人们之所以愿意给现实主义电影留下一席之地,享受点殊荣,近一点的像《无名之辈》,稍远一点的像《我不是药神》等。是因为在一众欢腾喜悦、不见愁容的院线电影里,它们始终是难能可贵的一种存在。
当我们在寻找这部电影的内核时,发现犯罪悬疑也好,父子情深也好,都只不过是电影披在外面的一层外衣,最后的卖点现实主义会不会其实才是这部电影的核心呢?
《误杀2》改编自豆瓣评分8.4的美国老电影《迫在眉睫》,原作以一个父亲绝望反抗的故事,淋漓尽致暴露出来的是极其具体的美国医疗体制弊端,间接推动了美国医疗体制的改革。
▲原作《迫在眉睫》剧照
再反观《误杀2》,创作者又是轻轻一点,偷懒似的将矛盾简化成强权压制,体制的问题一下子化作了具体个人的问题,力度为之一减。而最后的反转,泰国市长身上似乎除了为抢救儿子强夺心脏外再无瑕疵,恶行累计在李治廷饰演的秘书身上,而且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扮演市长的演员看上去实在是又尊严又善良,于是整部作品蓄下并期待在结尾得到解决的力量又在这里泄了一半。
于是乎结局就变得极度温吞,用一个大而无当而且有事实性错误的“爱”模糊了矛盾与残酷,既不见与强权抵抗的才智,也不见复仇的决绝与血光,都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因为遍地找不到“美好的东西”。
▲泰国市长秘书似乎是电影里唯一的恶人
若是一部作品,由于情节、人物个个离着“好”差的有点远,又有把原本珍贵的东西做了噱头的嫌疑,或者是留下“这不过是一门生意”的痕迹,就不能怪看清的人迈过还算合格的工业水准、让人眼前一亮的主人公的表演和大差不差的剧情,评上一个大大的不及格了。
—END—****
本文为零态 LT 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ONpsGOOfLDaKN9NaD1N7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