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规范和标准上讲上讲,建设需求变了也要及时修订才行_风闻
天下不公-2021-12-24 07:54
【本文来自《湖北一高速匝道桥发生桥梁侧翻事故,已致3人遇难、4人受伤》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设计规范被滥用。尤其是湖北这个匝道桥还不是直线桥段,而是曲线桥段。所以曲线产生的重心偏移更突出。侧翻车辆时大件运输专用车辆:22轴的运输车总长远超过3辆目前国内最常用的6轴重载重卡,这种22轴的运输车别看拉得那么重的货,其实对箱梁而言受力点已经得到极大的分散。
此时你要测量每轴车轮对箱梁的压力已经很小了。所以箱梁整体良好,完全抗压。就像乌克兰的图225飞机的负重轮要比运20多得多。问题就像北京的桥梁专家朱教授说的:独柱支撑桥墩很早就有使用,但对于侧倾的论证很少有研究。
历史上的情况是早期干线公路的匝道桥是单车道,也没有应急车道。所以独柱支撑桥墩可以使用。后来,设计单位搞了双车道设计,就打破了这种平衡。到了今天湖北侧翻的的匝道,设计的桥段不仅从直线变成曲线桥段形成更大的重心偏移,而且实际上是4车道匝道桥(双线+双应急车道)。
这从一开始就可以追索到设计规范或者设计单位:杠杆作用原理总该都懂吧?浙江来湖北的教授现场看到侧翻现场箱梁两端的平衡耦合件焊接口断裂,这也算是一个原因。
不过我的经验认为:这个耦合结构理论上相比向量在一定载荷下只是起次要的稳定作用——靠2道焊缝不可能承受重载产生的应力。否则箱梁下面的桥墩可能会被设计方“简化”或者建设方“要求”减少以个桥墩。现在什么奇葩事都有可能。
从设计规范和标准上讲上讲,建设需求变了也要及时修订才行。从2007年第一例侧翻事故,到今天湖北侧翻事故,接近20年了,教训一直不断。人们的麻木也该清醒了,不是吗?
要说责任,还有这一点:拖车司机知道要靠近匝道中间行驶,但桥面维修人员不同意,所以重车向外侧绕性借用部分应急车道通过。这一点就说明:驾驶人员即使你办理了重载货物通行许可证,也不能轻易相信“有证就安全”。
虽然高基建时间不长,但这样的问题并不复杂:再有这样的侧翻事故,现场基本都是一样的。猜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真不希望再听到这样的事故重现的新闻。
现在总拿超载说事,问题是就算重车载荷都符合要求,如果是渣土车队十几辆连续上桥就不出现桥梁侧翻了吗?设计上考虑没考虑过建筑工地开挖地基时要集中拉走渣土的情况?面积有限的建筑工地没有足够的场地存放渣土,不清理现场怎么继续施工?设计规范即使说的不清楚,设计单位就不测算匝道抗侧翻的能力了吗?结构设计本来就是工程设计最重要的环节,建设方、设计方都闭着眼晴搞项目怎么得了!
最后补充一个看法:国道、省道都是国家规划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单边世界的格局下,西方以美国为首的“仇中”势力正在形成,武力威胁也日趋严重。所以,原本国家战略赋予国道省道“承担国防纵深和应急救援”的重要作用已经摆在了当下的任务中。武器和救援装备的大型和重载化趋势也日益显现出来了。如果各地还在“各自为政”限定过桥载荷是不妥的——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要求国防运输和紧急救援车辆和装备“自行选择绕道通行”。南京长江大桥验收时,曾经有“60辆坦克上桥验证”的历史。这对2012年8月侧翻垮塌阳明滩大桥“30吨载荷标准”而言,是不可想象的。欧洲大陆的公路上大量使用的SCANA重卡载荷远比我国大量使用的国产6轴重卡大得多,但从没发生过桥梁垮塌侧翻的事故。所以,我们对桥梁建设采取低标准的“削足适履”的做法是不科学的。重载运输毕竟是经济发展演化的历史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