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社会化抚养的其中一个原因_风闻
内心世界自洽的疯子-自洽是主观的和谐-疯子是世俗的成见2021-12-25 23:57
避免焦虑最好的办法是认清现实和想象的差距,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决定,因为焦虑的最大来源是看不清摸不到的未来。
社会化抚养的本质是把养孩子当成一个“理财产品”来计算,背后最大的问题就是让孩子的生长过程有非常多的时间脱离原生家庭,会进一步瓦解中国传统几千年来“家”的体系,因为孩子和你亲是因为你对他亲,而不是因为钱的多少和被提供了比别人多棒的“未来更有竞争力”的培训条件(这里是说陪伴孩子成长要比给物质生活更重要,不是否认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而且小孩生长过程中父母自身作则的去教导孩子如何做人和如何面对生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物质生活不发达的年代父母可以“粗糙”的养孩子也不用过于担心给“家”带来的负面的影响的原因有两点:1所处时代的价值观和没有抬头的个人主义让当时孩子在生长过程中不会过分的追求“个人”(举个例子:我妈十九岁生的我,她说他们小时候在外面最在乎的是不要给大人丢人,要有担当给家里长脸面,甚至处理家里的事也要让外人看了说好说没毛病,有方言的原因具体用书面语没法写,家里孩子多的家庭,很多事都是妥协,老大去打工让老末上学,父亲有了精神病,和人吵架气不过自残剁了指头,顶梁柱倒了大女儿不得不辍学去月饼厂打工),括号里的只要够“自我”和稍微多在乎一点自己,家就可能没了。2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农村决定了当时一个人的社交和参与生产很难离开农村,而农村是有他的世俗规则的,行为不端或者做事不地道或者不孝顺的人是会被议论的,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进一步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劣,会让你办很多事都不好办,因为不符合世俗规矩的人所意味的就是高风险,所以会逼迫着人主动的规避“粗糙”放养导致的性格缺陷在社交和生产活动中所带来的负面后果。所以这两点所对应的现代呢?个人主义的抬头,流行文化对人过分的对动物本能所带的快感的权利的追求,与高生产力带来的容易获得的经济基础和不断降低的生活成本结合在一起,让孩子没完全学会怎么做人之前就拥有了“独立”的基础,会进一步分裂家庭,会产生人与原生家庭之间海量的司法问题和社会矛盾,造成后续一个年龄层与另一个年龄层不可调和的对立,“因为你没养我就是没养我,我凭什么给你亲,”“差钱?老东西拿着钱赶紧滚!
资本所控制的生产活动会让整个生产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去人格化”以提高利润和效率。把产品和服务更好的包装,让消费者不会因为同理心而产生抗拒,例如牛油果。把不好的工作环环境甚至不合法的目的用各种“企业文化”和洗脑骗术“去人格化”,干掉可能因为人面对错误时会因为良知和常理所产生的负反馈。(这里的去人格化以后还会加一点东西进去,就不展开说了)让人心平气和甚至“快乐且狂热”的受剥削。例如各种传销和不合理的加班。但是反过来说,它确实增加了社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很大的社会成本。因为无限制的单方面追求人的一项或者几项权利的满足是不合理的,我们的目的是让人不断的发展和前进,而不是纠结在一处钻牛角尖。但是,如果要在养孩子的经济账和日常投入的精力和陪伴之间做选择,在当前的国民素质和思想觉悟以及社会风气下去选择经济账无异于对本就面对新时代各种文化冲击的“家”的体系进行一次更彻底的“釜底抽薪”。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孩子当成一个工具,一个零件,一个生意,一个理财产品。要把他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物质和精神都有需求的人,而如果在成长阶段来自原生家庭教育和人文关怀的缺失,那必然会导致严重的负面后果和社会问题。当下如不是体制强行进行长远的分配利益,先富都想着办法规避被动的去带动后富。又怎么能寄希望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让先进生产力(成年的子女)在只有制度要求(法律上对赡养父母的要求)而弱道德要求的情况下体量和照顾旧的落后的生产力?(需要赡养的父母)甚至再极端点:思想和境界不理想的状态下,一个人甚至会陷入虚无主义,反正孩子生了就没了,那生个锤子!可没有孩子,就等于没有延续,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与其说是提出一个好的看似可行的降低生活负担的“大饼”——社会化抚养,不如说是通过舆论给自己创造市场,因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化抚养所要求必备的社会整体的异常高的思想觉悟就等同于已经能满足实现完全的共产主义社会所需要的整体思想觉悟,那还说个锤子!!!!都tm迈入完全共产主义社会了,你跟我提目前由于资本控制所带来的高生活成本和负担?以上就是我反对社会化抚养的理由。把完全共产主义时美好的图景的一部分截取下来给当下受资本压迫的年轻人看,说这就是下一步解放你们让你们更轻松的道路,有意无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是在迎合市场的情绪需求。有的钱可以挣有的不能,但是贩卖焦虑之后再“望梅止渴”的给个糖吃还是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