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江淮、北灭东突厥、65岁高龄远征苦寒高原……他为中华盛世奠基!_风闻
已注销用户-2021-12-26 15:02
生逢乱世,作为隋朝旧臣,他追随李氏父子东平江淮、南抚岭南、北灭东突厥,于65岁高龄带病纵横青海高原数千里,力克吐谷浑。
他思维缜密,总能力排众议、出奇兵制胜;立足于大局,为国家长远利益违背圣旨、以身犯险;取得大胜之后,能厚德待人,为朝廷稳定民心。
他是李靖,故事,有点传奇。
文丨蒋亚民
编辑丨李雪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陕西三原县李靖故居的李靖雕像。图|图虫创意
1
从著名暴君的“单程票”说起
616年七月,48岁的杨广乘坐刚刚竣工的巨型奢华彩船,带着数万禁军,浩浩荡荡地开启了第三次江都之旅。
临行,他给洛阳宫人留言:
“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
但留颜色在,离别止今年。”
意思很明确:我去去就回来。
当然,他给北方留下的不止这首诗,还有四起的战火和遍地的疮痍。
爸爸杨坚死后给他留下了一个相对强盛和稳定的江山,照理说,此时应继续与民休养生息、搞经济建设、富国强兵。然而,杨广之所以如此出名,是因为他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他一上位就开始搞大工程,如大兴土木营建奢华版东都洛阳,征数百万民夫迅速开凿大运河,修驰道、筑长城。在督吏的威逼下,过半数参与工程的老百姓因受冻、饥饿、暑热和疾病而死。
这还不够,他要完成爸爸没做完的大事,建立独属于自己的盖世武功,从610年开始着手进行远征高句丽的战备工作:一方面,发天下之兵集于涿郡,两年后,兵数达1133800人;另一方面,令人在东莱海口造船300艘,令河南、淮南、江南造戎车5万辆以备运输。
加上承担运输等任务的民夫,为皇帝一人之“大业”服务的人数约为350万,超过当时全国人口的十三分之一,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导致**“行者不归,居者失业……邑落为墟”**。
612年春,杨广率百万雄师远征高句丽,到夏天,损兵三十余万、辎重尽失,铩羽而归。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不甘心的皇帝相继开启了第二次、第三次远征。
三征高句丽,杨广得到了3大“负”产品:
军力受到重创;
越发沉重的徭役和赋税激起波澜壮阔的农民大起义,隋军内部趁机发动叛乱;
还有,一个“当有李氏,应为天子”的谣言。
图源:王仲荦著《隋唐五代史》
四海土崩之势渐成,这届皇帝不仅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弥合裂痕,反而猜忌、诛杀大臣,引得人人自危。临行前,他把隋朝最重要的3座重镇西京大兴城、东都洛阳城、太原晋阳城,分别交给了自己的孙子代王杨侑和越王杨侗,还有表兄李渊。
此时南下江都,无异于给自己买了一张“单程票”,从此再无归路。
无论自己相信与否,那个著名的谣言都给了李渊兴兵自保甚至自立的理由。沿用北朝前辈的发展模式,驻守太原的李氏父子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坐大,拥有上万士卒。617年五月,李渊杀掉自己的副手王威和高君雅,从太原起兵。七月,3万人开拔,一路西进,计划夺取作为关陇军团基地和重要兵员补充地的关中地区。
李氏兵团一路征战,沿途不忘开仓赈济饥民,得到了民心,于是,“三秦士庶、衣冠子弟、郡县长吏、豪族弟兄老幼”纷纷归附,到十一月攻下长安、立杨侑为傀儡皇帝时,其所部已有20万众。
这时,李渊在这里得到了一个意外“战果”。
2
抓到一个熟悉的“告密中年”
这个人就是李靖,出身官宦家庭,舅舅是名将韩擒虎。出道时,他曾任长安县功曹、殿内直长、驾部员外郎等职。官不大,名声不小。吏部尚书牛弘称其为“王佐之才”,我们上一期文章的主角、名将兼宰相杨素判断眼前这个年轻人终将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前途不可限量。
隋末,李靖任马邑郡(今山西朔县)丞,在李渊帐下与突厥作战。眼见着领导暗中招兵买马,脑子里忠君思想根深蒂固的李靖觉得这么干不对,遂乔装成囚徒,准备南下江都向杨广告密。其实,一路上他自己也很矛盾:隋帝暴虐,无能平定动乱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又听说李渊的善举……
没想到,在兵荒马乱之中几经辗转,他到了长安,成了老领导的俘虏。眼看着就要掉脑袋,47岁的他终于做出了人生中的重大决定——大声疾呼:
“您兴起义兵,是为除去暴乱、平定天下,大业未成,您怎么能因私人恩怨而斩杀壮士呢?”
此言一出,李渊判断眼前这个早有贤名的老部下是个可用的高级人才,就释放了他。不久,李靖被其子李世民召入幕府。
618年三月,在江都醉生梦死的杨广被宇文化及所杀。各方势力要么推一个傀儡皇帝上台,如隋朝东都旧臣拥立杨侗,待时机成熟之后再行废立之事;要么自立为帝,比如凶手宇文化及和南梁皇室后代萧铣等。不管具体怎么操作,大家打的都是一个主意,趁乱掌权、抢地盘。
五月,李渊自立为帝,李世民被封为秦王,制定了一统天下的大计划。620年,李氏军团北灭刘武周;621年,相继平灭洛阳王世充、河北窦建德。随秦王出征的李靖,因在攻灭王世充的战争中立有军功被授开府。
趁唐军在北方作战,盘踞在江陵的萧铣政权挥军溯江而上,企图攻取峡州(今湖北宜昌)和巴、蜀要地,被峡州刺史许绍击退,遂退守安蜀城和荆门城。
北方初定,面向突厥的国防线再次成形,来自该方面的压力下降,李渊调李靖赴夔州(今重庆奉节)筹谋平定江淮。
李靖上任途中,在经过金州(今陕西安康)时,正值庐江王李瑗进讨屯居山谷的蛮人邓世洛所部,连战连败,遂献计,一举击败蛮兵。
抵达峡州,他发现险要关塞均被萧铣控制,大军强攻得不偿失,因此按兵不动。李渊认为这个“有前科”的老部下故意贻误军机,就密诏许绍杀他。许绍爱才,为其请命,李靖方免于一死。
开州蛮人首领冉肇则叛唐,率众进犯夔州,赵郡王李孝恭出战失利,李靖率800士卒,在险要处布下伏兵,一战击杀冉肇则、俘获5000多人,终于得到了老领导的信任。
621年正月,李靖分析战场形势,提交了攻灭萧铣十策,得到李渊的重视,二月被擢为行军总管,兼任李孝恭行军长史,下旨“三军之任,一以委靖”。此时,李靖已成为实际上的三军统帅。
他组织将士操练水战、命人打造大量战船。只在训练和装备方面做战备还不够,李靖看到新附的巴蜀各部族尚不稳定,劝说李孝恭将其子弟召到夔州授以官职,一方面表现出唐朝对他们的重视,另一方面用以为人质,以防对方在唐军对萧铣的作战中首鼠两端。
就这样,唐军兵强船足,巴蜀政局稳定。
长江三峡。图|图虫创意
3
数次“力排众议”,平灭萧铣
九月,李渊诏令调发巴、蜀兵士集结于夔州,分4路进攻江陵:
李孝恭为荆湘道行军总管,李靖兼行军长史,统辖十二总管,自夔州顺流东进;
李瑗为荆郢道行军元帅,出襄州道,为北路军;
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道,为南路军;
黄州总管周法明出夏口道,为东路军。
时值雨季,江水暴涨。长期盘踞南方的萧铣认为,水势凶猛、三峡路险,唐军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来找自己打仗,所以放松了戒备,并未严阵以待。
当然,确实有些唐将望险生畏,提出等天气好一些、洪水退去之后再出兵。
李靖排众议,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两千余艘唐军战舰沿三峡顺流迅速东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破荆门、宜都二镇,十月,兵临夷陵(湖北宜昌)。
这时,敌方猛将文士弘领数万精兵,就驻守在附近的清江。李孝恭想乘胜追击,李靖再次提出了相反意见:“敌军刚刚失了荆门,派出精兵强将企图翻盘,战意正盛,我们现在应战时机不好。可暂时停船,待其士气下降再决战。”
遗憾的是,尝到了甜头的李孝恭骄傲起来,命李靖留守,自己挥师出战,结果被打得惨败。得胜的文士弘纵兵抢掠财物,将士们忙着手搬、怀抱、肩扛“战利品”,阵型散乱、无所顾及。
**李靖见势,立即指挥唐军发起猛攻,**重创这支只顾眼前小利的敌军,俘获舟舰四百余艘,文士弘所部被杀及淹死者近万人。
这番考虑不难理解,此时唐朝战事频繁,北面要防备突厥,山东河南新附、人心未稳,均须分重兵悍将压阵。李靖所部力量有限,而萧铣经营江南日久,“东自九江,西抵三峡,南尽交趾,北距汉川”,占尽天时地利,只有出奇兵,才能在将折损降至最低水平的前提下制胜。
攻下夷陵,李靖率5000轻骑为先锋,直奔南梁都城江陵,相继打败敌将杨君茂、郑文秀,俘获士卒4000多人;接着占领水城,缴获大批舟舰。
**在大家再次认为应乘胜追击之时,李靖向上级建议,将舰船散弃至江中,任其顺流漂走。**他向诸将解释此番用意:
“这里是萧铣的地盘,若不能一击攻城、给敌军留下召集援军的时间,将使孤军深入的唐军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到了那个境地,纵使拥有这些舰船,也派不上什么用场。现在,我们将这些船弃置,让敌军援兵看到,他们一定以为江陵已经被攻破,不敢轻举妄动。江陵无援,时间就站在了唐军一边,不需要多久即可破城。”
疑兵计效果非常好,不仅长江下游的萧铣援兵疑惧不前,南梁交州刺史丘和、长史高士廉在进军途中听到萧铣已败的消息,干脆投了唐。
唐军把江陵城围了个水泄不通,援军久等不来,绝望的萧铣只好开门投降。李靖率部进城,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诸将认为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到了——对于吃了败仗的敌军将士,应没收其家产用来犒赏唐军。
李靖着眼大局,看得更远:
“荆州、江陵初定,人家已经投降了,若还要被抄没家产,以后,恐怕其他敌将为避免落得这种下场只会拼死抵抗。此时宽大处理俘虏才能为唐军争取民心。”
果然,萧铣投降数日后,十几万援军相继赶到,听说唐朝宽宏,不战而降。
仅仅两个月,就消灭了江南最大割据势力,李靖受封上柱国、永康县公,赐物两千五百段。
4
招抚岭南、平叛江淮,还剩下…
李渊升李靖为检校荆州刺史,命他安抚岭南诸州。
这年十一月,李靖到达桂州(今广西桂林),派人分道招抚当地势力。大首领冯盎、李光度、宁长真皆派遣子弟求见,表示效忠唐朝,李靖则奉皇帝命对这些归顺势力授以官爵,连下九十六州、得民户六十余万。
他认为,自隋乱以来,岭南未受朝廷庇护和恩惠,采取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不遵以礼乐,兼示兵威,无以变其风俗”,亲率所部兵马从桂州出发南巡。所经之处,李靖亲自“存抚耆老,问其疾苦”,得到当地人民的拥护。
至此,岭南皆平。
623年七月,投降唐朝的起义军将领杜伏威入朝,其部下辅公祏乘机窃据丹阳(今江苏南京),举兵反唐。李渊再次祭出李孝恭-李靖组合,讨伐叛军。
辅公祏遣将冯惠亮率3万水师驻守当涂、陈正道率2万步骑驻守青林,用铁索从梁山横锁长江并筑建月城,以成掎角之势。
李孝恭部下诸将见状,认为冯、陈凭险筑垒固守,想要强攻难度很大,应将兵锋对准辅公祏巢穴,丹阳一破,敌将自然不战而降。
这都是李靖熟悉的招数。这次他又提出了反对意见:我们要是连冯惠亮等驻守的城栅都打不下来,何谈去打固守石头城的辅公祏?如果我们直接去打丹阳,短期攻不下来,唐军将两面对敌。先击破冯、陈才可继续进兵。
李靖判断依然准确,很快平定叛乱。朝廷赐物千段、奴婢一百口,良马一百匹;设立东南道行台,任命他为行台兵部尚书。
此时,唐朝之大患就剩下了李靖的老对手:突厥。
北朝后期,趁着中原混战,突厥势力发展迅速,第一代君主为伊利可汗,其弟室点密可汗执掌西域。554年,突厥灭柔然,成为蒙古草原霸主,随后“东走契丹,北并契骨(今吉尔吉斯斯坦),威服塞外诸国”,其版图东起大兴安岭、西至撒乌尔罕和布哈拉的铁门、南到长城、北括贝加尔湖。
不过,在无法实现有效治理的前提下,战线拉得越长,意味着给后来埋下的隐患越大。
突厥处于早期奴隶制阶段,“世行暴虐”,统治手段异常残酷,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加上“硬伤”——继承制度的混乱,统治阶层内部夺权之争此起彼伏,“叔侄兄弟,各统强兵,俱号可汗,分居四面”是一种常态。
并且,游牧民族经济结构单一,一旦遇上严重的自然灾害(旱灾、蝗灾、雪灾等),生计的艰难便会激化内部矛盾。要解决问题,就只能兴兵抢劫。582年,伊利之孙沙钵略可汗挥师40万分道进犯隋边,到次年四月,大败,“弃所服金甲,潜草中而遁”。
抢劫失败,大大加剧了突厥的分裂,从此东西两部并立。与中原更近、打交道更多的是东突厥。
到隋末唐初,趁中原混战,北方的东突厥崛起,“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属焉,控弦百余万,北狄之盛,未之有也”,不断南下掳掠人口、财物。内战中的各割据势力,如梁师都、刘武周等,皆为其兵威所慑,竟然“俱北面而称臣,受其可汗之号”。
李渊在太原起兵后,为避免多线作战的情况发生,曾派人出使突厥示好,前后送上金帛不可胜数。然而,突厥并没有讲道义、守信用的传统,越发贪婪。
619年,野心勃勃的颉利可汗上位,对唐朝发起了猛烈攻势。在李氏父子定鼎中原之后,为阻遏中华再度统一、形成不可撼动的力量,颉利加快了南侵步伐。
5
对敌人低头,比赴死更艰难
从619到625年,东突厥频频进犯唐土,如:
622年,万余骑到达豳州(今陕西彬县),距长安不到二百里。李渊甚至想要烧毁都城、迁至樊(今湖北襄阳)、邓(今河南邓州)。李世民主张坚决抗击敌人,率军作战,暂退强敌。
625年,十余万人越过石岭,大举进犯太原。唐军诸部多失利,任瑰全军覆没,唯李靖军得以保全。不久,李靖任灵州道行军总管。
在这一阶段,李氏兄弟的继承权之争日趋白热化。
626年六月初四,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发生。3天后,李世民代替自己爸爸,掌握了唐王朝的最高权柄;八月初九,正式登上帝位。
有趁火打劫传统的侵略者怎会坐失良机?
新君刚刚上位、政局未稳,观望已久的颉利立即挥师十余万(号称百万)再次进犯泾州(今甘肃泾川),长驱直入,二十八日,兵临长安城下。
在危急存亡之刻,李世民一面备兵自守,一面向李靖问策。国家还没有完全安定,老百姓还没有过上富足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轻易跟强大的突厥正面交战,于大局有害而无利。应该等到其内部矛盾加剧,再设法孤立,然后用兵征伐,可一举消除大患。
对此,李靖提出两个建议:
其一,“请倾府库赂以求和”,重金赂敌使其暂时退兵;
其二,为了防范突厥出尔反尔,自请率军由灵州南下,在突厥归路上布兵以备意外。
要知道,面对强敌,对于这对铁骨铮铮的君臣而言,相较于捐躯沙场,低头,是更艰难的选择。他们要做的是为刚刚成形的新政权争取到最宝贵的礼物——时间。
李世民出玄武门与敌酋隔渭水讲好条件;三十日,双方斩白马盟于便桥之上。
于是,颉利满载战利品与获胜的骄傲回到草原。
李靖所部行至豳州,听闻城下之盟已结,遂归。
果然,没多久,突厥故剧重演。
先看东突厥,颉利日益骄纵,不仅与侄子突利(小可汗)闹翻,还听任赵德言改变旧俗;为防止自己手中的权力被夺走,他委任外族权贵、疏远亲族,使得部族各势力非常不满。更要命的是,628年到629年,突厥发生天灾,大雪深数尺、六畜多死、人皆冻馁。
颉利的办法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加大对各部族的搜刮以满足自己的需求。毫无意外,内外离怨、诸部族多反叛,大大削弱了东突厥的实力。
西突厥这边情况也不乐观。627年,统叶护可汗被自己的伯父所杀。这位伯父自立为莫贺咄俟屈利毗可汗,不服的部落立前可汗之子,开启了互相征伐模式。
唐朝趁势扶持叛出突厥、渐有雄起之势的薛延陀部,629年,封其头领夷男为可汗。李世民将象征权力的宝刀和宝鞭赐予夷男的弟弟:“卿所部有大罪者斩之,小罪者鞭之。”
已处弱势的颉利大惧,遂向唐遣使称臣。
一雪前耻的时机,终于到了!
6
大败东突厥,打出来的和平才可靠
李世民令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张公瑾为副,进讨突厥。
听到大唐要出兵的消息,原来依附颉利的部族纷纷前来投降。又惊又怒的颉利决定先发制人,分兵攻入河西各州。
630年正月,冒着刺骨扎心的寒风,李靖率3000骁骑兵从马邑(今山西朔县)挺进恶阳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打得对手始料未及。
与先前的萧铣如出一辙,颉利完全没有料到对手会选在天气如此恶劣的时节出兵,“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他断定李靖定是带来了举国之兵,“一日数惊”。
在出兵的同时,李靖还密令间谍说服颉利的心腹康苏密为己所用。准备工作做足,李靖挥师夜袭定襄,迅速破城,俘杨政道(隋齐王杨暕之子)和杨广的萧皇后。颉利仓皇逃往碛口(今内蒙古二连浩特西南)。
**3000人马的确不多,但是用到妙处,可一举左右战局。**李靖正是在充分掌握和分析敌情的前提下,把握住了运用精兵的关键时机,在东突厥的兵马尚未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临阵破敌,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此战,不仅使突厥损兵折将,还打垮了侵略者的精神。突厥兵将并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兵力,因此,很快失去了斗志,只想逃跑。
颉利退守铁山,只剩几万残兵。眼看着山穷水尽,颉利再次低下了高傲的头颅——派人向唐朝皇帝请罪,请求举国归附。
**这是突厥的老把戏了,中原王朝强势,他们就称臣示好,反之则大举进犯、烧杀掠夺。**颉利在为自己争取喘息时间,等到青草充足、牛马肥壮的时节,再图卷土重来。
二月,李世民派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去抚慰颉利可汗。
李靖认为,这是出战的绝佳时机:
“朝廷使者一到,突厥必会放松警惕。我们选拔精骑一万、携带二十天军粮从白道进攻,可大获全胜”。
张公瑾一听这话,十分担忧:皇上已经下旨同意他们归降,此时出兵无异于抗旨,而且我们的使者都还在那里,恐怕性命不保。
李靖决心已下:
“机不可失,稍纵即逝。与国家利益相比,唐俭等辈何足惜!”
他率军进至阴山,路上俘虏突厥斥候千余帐,命其与唐军同行;派前锋苏定方率两百余骑乘大雾悄然疾行。
另一边,颉利见到唐使臣,就松了口气。直到看见如从天而降的唐军,颉利继续大惊失色,慌忙骑马逃跑。
李靖率大军迅速赶到,杀敌1万余人,俘虏十几万,缴获牛羊数约十万。
突厥军四散,颉利领着剩下了的万余残部,打算逃往漠北,在碛口受阻,麾下大酋长皆率众投降。不久,颉利本人被擒后押送长安。
**至此,东突厥灭亡。草原上的各部族酋长共推李世民为“天可汗”,表示效忠大唐。**唐朝出重金赎回之前被掳走的数以万计的汉族人民,使他们重回家园、过上了安稳日子。
此役,不仅洗刷了李渊、李世民父子两代向突厥屈尊的耻辱,更重要的是,大大缓解了自北朝以来频仍的西北边患,是唐王朝实现全国统一的重要一环,给“贞观之治”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打出了稳定环境。
李靖被封为代国公,赐物六百段及名马宝器。
对这一战,一代英主李世民作出了高度评价:
“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身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报渭水之役。”
李渊欣喜万分,把儿子和亲贵召至凌烟阁,设宴庆祝。太上皇弹起琵琶、皇帝起舞、大臣们举杯,欢宴至深夜。
7
65岁高龄,披甲远征青海高原
634年十月,在担任宰相4年之后,李靖因足疾辞职。这位位高权重的老将在战争之外,始终保持厚德、谨慎的作风,“每与时宰参政,恂恂然若不能言”。李世民下诏,加授特进、赐物千段,尚乘马两匹,如果脚的毛病稍好一些,每两三天可到中书、门下二省参与政事。
次年正月,吐谷浑进犯凉州,唐朝决定兴兵反击。
自北魏中期,吐谷浑控制着由玉门关经鄯善、且末、于阗、疏勒,度葱岭到中亚的通路。隋朝曾出征吐谷浑,打出了短暂的和平。趁隋末混乱,吐谷浑卷土重来,再次控制了青海草原;到贞观年间,不断进犯唐朝的洮(今甘肃临潭)、岷(今甘肃岷县)、凉(今甘肃武威)等州。
小规模出兵没有解决问题,李世民决定大举征讨。
那么,谁来当主帅?
**名震边地的李靖显然最为合适,然而青海地处高原、环境恶劣,他已经65岁高龄,且足疾未愈。**皇帝犹豫了。
李靖听说此事,主动求见宰相房玄龄,请求挂帅上阵。李世民大喜过望,任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又分别任命兵部尚书侯君集等5人为各道行军总管,统归李靖指挥。
在又一个极寒的时节,年逾花甲的老将出征高原,一路风餐露宿,备尝艰辛。翌年闰四月,唐军在库山(在今青海天峻)与吐谷浑交战,李道宗部大败吐谷浑,首战告捷。
吐谷浑可汗向西败退,为了阻断唐军,放火烧光了沿途野草。
唐军诸将认为不可长途追击,而侯君集觉得这是“取之易如拾芥”的大好战机。**兵贵神速,李靖决定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兵分两路:李靖与薛万均、李大亮等从北道,侯君集、李道宗从南道,一起发动攻势。
北路军进展顺利,李靖部将薛孤儿于曼头山击败吐谷浑军,缴获大批牛羊;接下来,先后于牛心堆、赤水源两次大败敌军。南路军深入荒漠两千余里。
高原温差大,有时酷热、有时严寒。断水时,将士们只能刺马饮血解渴。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李靖率军克服重重困难,长途奔袭数千里,到了五月终于在乌海(今青海兴海)大败敌军可汗。
唐军乘胜进军,经过积石山河源,一直打到吐谷浑西陲且末。部将契苾何力追击吐谷浑可汗,破其牙帐,杀数千人,缴获牛羊二十多万,俘虏其妻子。
敌酋率一千多骑兵逃到碛中,不久,被部下所杀,其长子大宁王慕容顺杀死天柱王,率众降唐。
经过两个月的浴血奋战,李靖所部终于攻灭吐谷浑,向京师告捷。
李靖画像。
637年,李世民改封李靖为卫国公,授濮州刺史。
643年,朝廷将李靖与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立图像于凌烟阁,尊奉为功臣。
644年,李世民亲自到李靖府第问候病情,赐绢五百匹。
皇帝准备远征高句丽,召李靖入阁内问策,这位年过七旬的老将表示愿意从军克敌。在长期的征战之中,这对君臣形成了深厚的情谊和默契,这次,李世民怜惜他衰老多病,没有准许他再度披甲统兵。
649年,李靖病情恶化,李世民亲临病榻慰问,涕泪俱下。四月二十三日,李靖溘然长逝,享年七十九岁。
皇帝册赠司徒、并州都督,给班剑、羽葆、鼓吹,谥曰景武;陪葬昭陵,坟墓形如突厥燕然山、吐谷浑积石山模样,“以旌殊绩”。乡间百姓,多有建庙供奉。
参考资料:
⒈ ﹝后晋﹞赵莹等编著《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中华书局1975年5月出版
⒉ ﹝北宋﹞宋祁、欧阳修等编著《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2月出版
⒊﹝北宋﹞阮逸《唐太宗李卫公问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