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捕猎还偷吃,猞猁竟是这种猫?!_风闻
猫盟CFCA-猫盟CFCA官方账号-民间野生猫科动物保护联盟2021-12-27 21:35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Ana Figueiredo, et al.“Reintroduction of the Iberian lynx (Lynx pardinus): a preliminary case study in Extremadura, Spain.” Journal of Ethology 37.3(2019),由猫盟翻译组志愿者翻译。
这几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说某种猫科动物的雄性不仅不捕猎,居然还会偷吃雌性的猎物,而且被它偷吃的雌性还喜欢把食物送给另一只雄性。
很迷惑对不对?很贵乱对不对?这得是啥猫才会这么干?
这是猫干的事儿吗?!图片来源:网络
有朋友可能会反应过来:这是狮子吧,狮子喜欢群居,而且一般捕猎干活的都是雌狮,雄狮大多消极怠工……
这个推测确实有理有据,作为唯一确认有群居习性的猫科动物,狮子的社会系统非常复杂,出现一些贵乱场面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
不过,文章所说的那种猫科动物并不是狮子,而是另一种濒危猫科——伊比利亚猞猁。
这是发生在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伊比利亚猞猁重引入项目里的故事。
在各种猞猁中,伊比利亚猞猁的斑纹最明显 图片来源:discoverwildlife.com
01
软放归
与除澳洲以外的其他大洲相比,欧洲的猫科动物仅有寥寥3种,即欧亚猞猁、伊比利亚猞猁和欧洲野猫(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据称有波斯豹栖息,或许能成为第4种)。
其中伊比利亚猞猁是全球最濒危的猫科动物之一。
目前伊比利亚猞猁仅存两个繁殖种群,一个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的东北部,另一个在安达卢西亚的西南部,总面积加起来跟北京五环差不多大,种群数量也很小,大约只有156只左右(IUCN, 2015)。
因此为了拯救最后的伊比利亚猞猁,人们不仅对它们原有的栖息地和种群加以保护,同时还启动了重引入计划——2015年,伊比利亚猞猁的保护等级从 “极度濒危(CR)“下降到 “濒危(EN)",放归重引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伊比利亚猞猁曾遍及伊比利亚半岛,北至比利牛斯山脉,如今由于种种威胁,成为全球最濒危的猫科动物之一 图片来源:pixabay.com
物种放归可以通过软放归或硬放归来进行,前者指的是在放归之前,将个体放在适应性围栏中,后者则指直接将个体释放到重引入的区域。
通俗一些来说,与硬放归相比,软放归就是首先在目标重引入区域划出一个区域,动物们会先在其中有一定的适应期。
一些研究表明,软放归更容易成功。因为软放归的个体在重引入区域成家立业的机率更高,在放归后的头几天也更加活跃(Devineau et al.2011),从而能够让放归动物的存活率和繁殖率增加(Wanless et al. 2002; Teixeira et al. 2007; Mitchell et al. 2011)。
此外,这种方法减少了个体乍入新环境时所产生的压力,因为它提供了个体进行社会互动的时间,促进了繁殖对产生和领地的建立(Devineau et al, 2011)。
伊比利亚猞猁主要是独居及领域性动物,它们会建立稳定的小面积家域 图片来源:discoverwildlife.com
在伊比利亚猞猁的重引入计划里,除了硬放归,还有在自然植被和活体猎物供应的围栏中进行、以促进自然捕食本能的软放归(Rodriguez et al. 1995)。
然而遗憾的是,出于预算与后勤的限制,研究和保护人员们无法保证所有的伊比利亚猞猁都能够在放归时拥有适应环境的围栏和区域,更多的个体只能采用硬放归进行放归(Sarmento et al. 2017)。
尽管如此,重引入的具体技术方案对整个计划的成功至关重要,科研人员也依旧希望了解被引入动物的个体行为和社会行为,包括伊比利亚猞猁们在软放归围栏中的表现和适应能力等等,以供其他放归计划或其他猫科动物的重引入计划进行参考。
伊比利亚猞猁的幼崽会受到中型食肉动物如野猫与赤狐的攻击 图片来源:discoverwildlife.com
02
行为观察
在西班牙西南部埃斯特雷马杜拉的奥纳乔斯-玛塔谢尔山谷,研究者们选择了一片以地中海灌木丛 (如欧石楠属、岩蔷薇属和迷迭香属) 、茂密的灌木丛(乳香黄连木、胭脂虫栎、白饭树)以及开阔的牧区组成的栖息地作为软放归实验的地区,这是伊比利亚猞猁常常出入的环境。
另外这一区域的欧洲野兔(Oryctolagus cuniculus)密度也很高,以往的研究表明,欧洲野兔占伊比利亚猞猁食物组成的80-99%,这也是选择这个地区作为重引入地点的决定因素之一。
软放归围栏中包含了树木和灌丛植被、老橡树树干和岩石下的巢穴以及一个补充饲喂点——前者是供猞猁们精进狩猎技术用的,而后者则是为了确保在个体出现狩猎困难时仍能有足够的食物。
西班牙奥纳乔斯-玛塔谢尔山谷的伊比利亚猞猁重新引入区的位置(Ana et al. 2019)
为了简化猞猁的观察和行为监测,围栏被分为相同面积的三个区域:第1区包含个体释放区和补充喂养站,第2区包含人工兔舍和可供猞猁藏身的岩石;第3区包含围栏的大部分树栖植被所在的地方(离释放区最远的区域)
2016年2月至3月间,来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圈养繁殖中心的4只伊比利亚猞猁(2只雄性,M1和M2;2只雌性,F1和F2)被放入围栏内。
为了放归成功,实验中使用的是亚成的个体,以贴近野生状态下伊比利亚猞猁的独立年龄。
这些个体在繁殖季节结束时被放归,所有重引入的个体都安装了两种类型的跟踪项圈,以监测它们在放归期间和之后的行动(Sarmento等人,2017)。
奥纳乔斯-玛塔谢尔山谷的软放归围栏,划分为3个区域,橙色是补充饲喂点,蓝色代表水体,黄色代表红外相机 (Ana et al. 2019)
那么问题来了,这4只猞猁在软放归围栏里最经常干什么事呢?
在4只猞猁中,观察到的最常见行为是“踱步”“躺卧”和“巡逻”,这些行为在圈养的野生猫科动物中已有记录(Weller and Bennett 2001; Fazio 2010; Stanton et al. 2015)。
具体到个体上,F1和F2被记录到的最多次数的行为事件是“踱步”(F1: 44.86%; F2: 51.06%),而M1被观察到最多的是“躺卧”(30.33%),M2则是“巡逻”(47.90%)。
F1和F2均显示出了高频率的“踱步”,而M1和M2则显示出了高频率的“躺卧”和“巡逻”。
为每个个体记录的行为状态和事件的百分比,F1和F2均显示出了高频率的“踱步”,而M1和M2则显示出了高频率的“躺卧”和“巡逻”。
SIT-坐,CLB-攀爬,ST-直立,LY-躺卧,PAT-巡逻 , RUN-奔跑,PA-踱步,AHC-试图狩猎—蹲伏,AHS-试图狩猎—潜行追踪,HU-狩猎,EAT-进食,MAR-标记,GR-理毛(Ana et al. 2019)
在社交行为上,F1是唯一一只在“靠近”和“凹背(脊柱前凸)”行为上表现出显著差异的猞猁,看起来,它似乎非常热衷于社交。
而“无动于衷(表现漠不关心)”是唯一一种在性别之间有明显差异的互动,相比雌性猞猁,雄性猞猁的社交行为被观察到更少一些。
在活动区域上,距离初始释放区最远的第3区是所有猞猁活动记录总数最多的区域。
如果加上性别因素来考虑,雄性猞猁更喜欢活动在第1区,第2区则没有性别上的显著差异,在第3区观察到雌性的次数更多。
雌性会更多地表现出刻板的“踱步”行为(Ana et al. 2019)
“无动于衷(表现漠不关心)”是唯一一种在性别之间有明显差异的互动 (Ana et al. 2019)
03
迷惑行为背后的原因
现在我们可以再回到本文的最开头:到底是发生了什么,让伊比利亚猞猁的放归居然这么“贵乱”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上面对猞猁行为记录的分析,在雄性猞猁中最常观察到的行为是“巡逻”,一种正常的领域性雄性之间的行为(Fazio 2010),因此,“巡逻”这种行为在雄性中明显比雌性更频繁,这与很多猫科动物的表现是类似的。
社交方面,F1是唯一一只在“靠近”和“凹背”中展现显著性差异的猞猁。当雌性开始社交互动,比如“玩耍”、“接近”和“曲背”时,雄性猞猁往往选择无动于衷,它们社交的欲望没有雌性那么强烈。
这可能也一部分印证了资料中,成年雌性伊比利亚猞猁有时会与成年后代(主要是女儿)保持友好往来,甚至分享猎物的情况。
F1是唯一一只在“靠近”和“凹背(脊柱前凸)”行为上表现出显著差异的猞猁 (Ana et al. 2019)
至于关于围栏不同区域使用情况,植被覆盖可能是导致第3区总体猞猁活动记录更多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个地带拥有较多的灌木和乔木。这也是F1狩猎的区域,表明此处有兔子的存在。
伊比利亚猞猁栖息地的结构表现出具有镶嵌结构的异质性,它们需要没有强烈的人为干扰的树林、灌木、矮树丛和岩壁为其提供栖身之所,而牧场或小型农业用地则为其提供良好的狩猎场(San Miguel 2014)。
重点来了,雄性猞猁被发现更多地出现在第1区,因为这里是人工的补充饲喂点,M1 仅被观察到狩猎尝试和窃取 F1 剩余的猎物,而 F1 被观测到狩猎并将猎物带给 M2。
研究者们推测,这个补充饲喂点的存在可能影响了猞猁的狩猎本能,这可能与M1和M2出现在此区域以及两只雄性缺乏狩猎记录有关。
伊比利亚猞猁对猎物的需求最为特化,如果没有充足的欧洲野兔,它们就无法生存 图片来源:WWF
另外,F1 对 M2 的行为也许与雌狮为狮群狩猎的行为相当(Macdonald et al.2010)。
这是一个引人瞩目的结果,因为伊比利亚猞猁是众所周知的独居物种(Ferreras et al.1997),也可能暗示了猞猁社会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
这种灵活性可能就是“贵乱”的原因,也是猫科动物生活中最神秘、神奇的地方。
当然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保像伊比利亚猞猁这样的受威胁物种的重引入成功。未来的生理学研究将有助于充分了解不同放归技术对这些猫科动物的影响,令许多濒危动物拥有种群触底反弹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