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年前的武汉到今天的西安,疫情形势依然复杂而严峻,但还是想夸一夸我们的防疫工作_风闻
少女心的阿拉哈-2021-12-27 16:15
还有几天就是2022年了,距离我们国家最早发现新冠疫情已经有两年的时间。回想两年前这个时候我恰好就在武汉,也是在十二月底的那几天,微博上开始有了些传言,说武汉发现了不知名病毒,那时还有朋友开玩笑说,是不是当地为了避免跨年那天跑到东湖看烟花的人太多发生踩踏,提前放出点假消息唬得大家不想出门。现在回过头想想还是蛮唏嘘的。
两年以来,疫情的持续发展和复杂化让这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自然挑战一时看不到彻底解决的终点。各国采取的不同的防疫战略已经经过了实践检验,证明了高低对错,中国宁可扎紧裤腰带也要坚持清零的阻击战略同时配合疫苗防御屏障的建立是非常明智且可行的。可以说如果全世界都同步采取了这样的办法,奥密克戎或许不会出现,此刻的我们应该已经走出了疫情的阴霾重回前疫情时期的正常生活,或者至少,我们手握疫苗防御屏障和特效药,可以按照原本的计划在冬奥会结束以后逐步打开国门,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把有些国家自欺欺人空口白话的“新冠当流感”变成脚踏实地的现实。
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中国式防疫并没有成功复刻到全世界,原因多种多样,有些国家和地区因为对我们的敌对态度不愿意承认中国方案的有效性,有些囤积疫苗待价而沽不愿意承担大国责任,有些不愿意为了人民的长远利益而放弃短期的经济数据和少数群体的集团利益,还有些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技术水平和基层组织能力效仿中国式的防疫管理模式。
当然,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从来都以极大的善意看待世界的多样性,如果各家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各自控制住疫情,我们也会由衷祝福,借鉴其经验。但经过实践,最终的结果是养出了德尔塔和奥密克戎这样的“蛊王”变异毒株,将全球的防疫形势由走向希望的曙光再次推向了前途未卜的岔路,也让有些家囤积的疫苗从待价而沽的宝贝变成了没啥卵用的废材。转过头想,要是没有囤积疫苗的小心思,保不齐也没有奥密克戎出场的机会,所谓种因得果,大抵如此。
我们不必谦虚,新冠疫情确实是一场对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综合性考试,我们这样人口基数大,密度高,流动性强,人均医疗资源又相对低的国家更是等同于开启了地狱级难度模式,经过两年的答卷时间,我们取得了显而易见的遥遥领先的成绩。都说“不看广告看疗效”,往日顺风顺水的时候,制度或优或劣常常只是纸面来去的吵嘴架,各家都足够应付自己的日常小问题,但真遇到了疑难杂症,可以说我们的发展道路和治理模式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既检验了存量,又检验了流量。
能力上讲,我们看到了我国的经济存量和技术存量相当强大,有足够的经济基础、生产水平、科技发展基础和基建基础;并且具备充分的宏观控制能力、协调管理能力和基层组织能力,能有效调动社会各个群体、各个领域、各个层级。从军队到地方,从政府机构到民间团体,从城市到乡村,从国企到私企,从国家研究院所到医疗机构到高校再到企业科研部门,能真正做到全国上下一盘棋,党管一切,令行禁止,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且高效地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共同应对危机。在我们这,不会看到政府说话军队不听,联邦说话各州不听,共和党说话民主党支持者们不听,国家说话资本不听,横向对比下来,能有这样管控能力的国家真的并不多。
意愿上讲,我们的执政党确实做到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初心不改,也做到了求真务实,用科学说话,用事实说话。一方面,在防疫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上下心齐心,政府与民众之间思想统一且相互信任,这显然是长期“攒人品”才能一朝厚积薄发的结果。另一方面,民主集中制因为没有多党轮替的短期竞选压力而可以看宏观,看长远的特点显示出了其特有的优越性。我们的决策机制最终做出了一个重大的、艰难的、小众的,但在经过实践检验之后证明正确的决策,从结果论的角度出发也反推了我们的决策机制是良好的,治理人员班子的人才培养和选拔体系是有效的。
当然,说这些不是想无脑吹彩虹皮,更不是说我们已经做到了尽善尽美,丝毫没有漏洞,没有拉跨的人和事。一个小家庭十几二十来号人都有多少人每天焦头烂额搞不定,更不要说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大家庭,治理起来又怎么可能滴水不漏。但我觉得我们有充足的理由持有一个乐观的态度,这次疫情也确实可以看作一个阶段性检验的宝贵经验,绝对会需要我们在未来回过头来好好地复盘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