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中国文化符号(发一篇旧文,以表达我对伟人的思念)_风闻
卜可卜言-2021-12-27 11:59
在纪念他老人家的此刻,我很想写一篇小文,以表达一个小民对一位旷世伟人的深深的怀念,但精力不逮,手有些沉重,无奈,只好从旧文中翻出一篇,再表心意,若能发表,甚为感谢。
毛泽东作为中国和世界上少有的一位伟大人物,以其所建立的丰功伟迹及其影响深远的伟大思想,使他成为了中国的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在中国历史上有资格作为文化符号而存在的人物只有两位,一位是孔子,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一位是毛泽东,是代表近代衰弱的中国重新崛起的一个文化符号。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毛泽东和孔子一样,无论我们喜欢与否,他都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思想深处,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的历史上处处都会刻有毛泽东的印记。
我之所以称毛泽东为“中国文化符号”,首先是因为他是中国历史新时期的标志人物。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840鸦片战争失败-1949解放战争胜利,这是中国在灾难和屈辱中挣扎的历史时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这是中国在胜利和磨难中崛起的历史时期。构成这一历史分期的标志人物就是毛泽东。是毛泽东彻底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使中国开始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的独立的声音,以一个敢于和大国抗争的角色出现于世界政治舞台上,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形像,改写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这一时期通常被人称为毛泽东时代和后毛泽东时代,这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一个崭新的时代。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当我们谈论毛泽东时,实际上就是在谈论这一时代;而当我们谈论这一时代的每一重大事件时,恐怕都不能不牵涉到毛泽东及其思想。这就是毛泽东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符号的根本原因所在。
其次是因为毛泽东是重新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精神支柱。我们说“重新站起来”,是因为近百年来中国屡吃败仗,倍受屈辱,挺不起自己的脊梁骨。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虽然仍然处于贫弱的状态,而毛泽东却以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强硬姿态向世人展示了新的中国形象。在他领导下中国人民以大无畏的精神,依靠简陋的武器,与所有敢于挑衅中国的外国势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中国人的尊严。无论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对英国公然干涉中国内战的反击,抑或是在朝鲜战场上与以美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的较量,以及与前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斗争,在在显示出新的中国与被欺侮的旧的中国有了本质的区别,使世界开始重新认识中国。毛泽东中国的这种强硬姿态所显示的不是中国有多么强大,而在于它改变了列强对近代中国的固有印象,重新塑造了中国。在世人眼里,毛泽东的符号意义就在于他是一个开始崛起的、未来必定会强大起来的中国。这就是“重新站起来”的本质意义,当然也是毛泽东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本质意义所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否定毛泽东实质上就是否定重新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精神和骨气,丧失的是我们在世人眼中的尊严。
第三,毛泽东之所以被视为中国文化符号,是因为他使中华民族的固有传统获得了新的生命,并铸造而为新的时代精神,鲁迅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于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前仆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中国人失掉了自信了吗? 》1934.9.25 全六92)。鲁迅所指出的就是被戕害心灵的宋明理学所泯灭了的中华民族的固有的传统精神。而正是毛泽东继承了中华民族的这一固有传统,并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批判地吸收和改造了这一传统,赋于它以新的内涵,将其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铸就为这一历史时期所独有的、具有毛泽东思想特色的时代精神。因此我们说毛泽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现时代的代表符号。在这个文化符号中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同时也包含对传统的升华与批判,是传统的再生,是中华古老传统的新生态,是一个具有全新意义的中国文化符号。我们从下列几个方面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例如毛泽东时代的自强自救、自力更生的精神,不正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民族固有传统的再发扬吗?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根本力量所在。这一精神自宋以降日益萎顿,至清末更颓败至极,直到毛泽东时代才使这一萎顿已达千余年之久的民族精神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获得了新的生命。在一个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毛泽东将古老的华夏传统“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发扬至极点,自强自救,自立更生,凭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二十几年的时间里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状态,为中国向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造出了原子弹、氢弹、导弹和卫星,使中国有了最具威慑力的自卫武器。毛泽东作为中国文化符号所体现出来的这种自强自立的精神正是新时代中国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
再如毛泽东时代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正是“仁者爱人”,“泛爱众,以亲仁”,“民为重“等古代民本思想的再发扬吗?“亲民”思想、“民本”意识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中最可宝贵的思想遗产。毛泽东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要认真研究总结。当然,毛泽东是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这一古老传统的,他在继承这一传统的同时也剔除了其中的封建性糟粕,并赋于其以无产阶级思想的崭新内核。毛泽东时代所亲、所爱、所重的民,是生活在最底层的最广大的工农群众,这是毛泽东所倡导的“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毛泽东所关心的是广大劳动群众的疾苦和命运,他在晚年甚至提出了“造反有理”的口号,试图以此唤醒民众维护自身生存权力的自觉。毛泽东时代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正是中国“民本”思想的延续和再生,如果我们不把这一“中国文化符号”深深地烙印在共和国的机体上,我们必将失去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命活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举出如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为民族、为国家、为集体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奉献精神,等等。 毛泽东时代的这种种精神无一不深深置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所形成的优秀传统之中。总之,毛泽东这一“中国文化符号”是与中国的古老传统息息相关的,是紧密相联的,彼此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这正是使毛泽东成为“中国文化符号”的另一个根本原因所在。
作为“中国文化符号”它是认识中国的标识,了解中国的门径。要认识和了解历史的中国,你就不能不首先研究孔子和他的学说;要认识和了解新的中国,你不不能不首先研究毛泽东和他的思想。而中国人自己也只有通过这一“符号”才能深刻地认识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和自身存在的意义。这正是作为标识和门径的“文化符号 ”的意义所在。
毛泽东作为“中国文化符号”并不意味他就是完美无缺的,无可挑剔的。正如我们对孔子有不同的评价和认识一样,对毛泽东也同样可以持不同的评价和认识。对毛泽东个人及其思想的任何批评,无论其认识正确与否,在客观上都是有助于中国文化思想理论的发展,而对于毛泽东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存在则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的。这是因为毛泽东之所以能成为标识和认识中国的“文化符号”,是历史铸就的,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它不会因为某些人的反对而不存在。因此说对于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毛泽东来说,赞同和反对都不具有实质意义。
但毛泽东却是不可否定也无法否定的。正如不能否定孔子一样,我们也不能否定毛泽东。否定孔子,在世人眼里你就是否定了作为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根基。同样,否定毛泽东也就意味着否定这一时代的一些可宝贵的优秀传统和价值观,就会失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赖以生存的土壤。
毛泽东作为“中国文化符号”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思想深处,欣然地接受这一符号不过是承认自身的一个事实;反对它,并拼命试图从自身去除它,则从反面证实了这一符号在你身上的存在以及它的不可去除。当然也不排除有人怀着某种异常的心态一定要挖去这一符号,但当他这样做的时候,他就已经匍伏在强势文化的膝下,此时在他那撅起的屁股上说不定已经被打上了另类的“文化符号”,这究竟会使他因此而感到自豪还是耻辱,则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也许这正是被文化所造就的人的无奈。
200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