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到这档神仙乐队综艺!_风闻
摇滚客-摇滚客官方账号-有态度地听歌、看剧2021-12-27 11:01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音乐:张楚 -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今日BGM,《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张楚
又是一年圣诞节,气温骤然下降,天寒地冻,哈气成雾。
赶在年底,浙江卫视上线了一档名为《闪光的乐队》综艺,给了我些许温暖。
自《乐夏》停播后,广大乐迷们呼声高涨,期盼一档全新的乐队节目解决综艺荒。
看完第一期,我相信《闪光的乐队》能填补乐队综艺的缺憾。
我最先被他们的嘉宾阵容所吸引:
最意外的肯定是张楚,魔岩三杰之一,中国摇滚的先驱人物。
老一辈音乐人有:张亚东、周晓鸥、苏见信等;
中生代歌手有:尚雯婕、萧敬腾、杨丞琳等;
年轻一代有:符龙飞、马伯骞等。
节目的规则也简单:
任由选手们挑选心有灵犀的队友,与之合作,甚至有机会组成乐队。
试想一下:
张楚、周晓鸥、梁龙这些摇滚前辈,与00后小辈们一起搞乐队,想想就过瘾。
老与新碰撞,注定会摩擦出不一样的音乐火花。
第一期,选手们祭出大招,纷纷演绎金曲,一波情怀杀躁翻全场。
这么多场表演,胜在真诚,曾叱咤乐坛的前辈们,面目已有老态,但他们唱起过去的歌,又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年轻的精气神。
下面选三个我喜欢的现场。
第一首,张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这首歌发行于上世纪90年代,对那时年轻人们的“孤独”有着最好的注释。
不随波逐流,每个人都在理想主义中寻求真我,在孤独中对抗孤独。
听最新版《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我承认被感动到了。
张楚端坐在凳子上,面前一支话筒,表情温和又淡定。
这一舞台设计想必已有人想起了94红磡演唱会。
没错,后面也放出了这一场景,同样的动作,同样的歌曲,一瞬间梦回中国摇滚巅峰之夜。
有个很惹泪的细节,节目特别把两个时期的张楚影像放在了一起。
横跨20多年,一切都在变,只有歌声温暖依旧。
这一版,改动不多,张楚缓缓地唱,台下人静静地听,沉浸在歌里,感受那个时代的孤独底色。
唐汉霄听完,忍不住赞叹:
我在张楚老师身上看到了“经典”的感觉,那个东西是最根本的。
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它不会褪色,只会随着时间推移更光彩熠熠。
第二首,梁龙《仙儿》。
龙姨的演出,我不得不提。
节目里,他唱了一首《仙儿》。
但万万没想到,开头改成了《大话西游》里大圣归来的BGM。
标志性的唢呐声一响,鸡皮疙瘩起了一身。
天地沸腾,全场嗨爆。
梁龙戴着黑墨镜,穿着黑披风,抱弹吉他,摇滚派头十足。
随着成名金句“大哥你玩摇滚,你玩它有啥用”结束,表演正式开始。
与原曲相比,这一版去繁就简,减短了前奏,直奔主题。
梁龙声音自带一种不羁的“仙气”,太有辨识度。
舞美也很炫,火焰色的灯组,脚下烟雾缭绕,朦胧感拉到最满。
歌里唱“本是天上逍遥的仙儿”,现场布景仿佛也将梁龙拉到天宫。
他忘情高歌,张楚、周晓鸥为其和声,三人并称“逍遥三仙”。
正如阿朵跟刘逸云介绍的那样**“中国摇滚的第一批”**,说他们是行走的国摇编年史也不为过。
第三首,苏见信《海阔天空》。
《闪光的乐队》能请到信太意外,他很久没抛头露面了。
这次他唱了一首不算最火,但很有意义的《海阔天空》。
这是一首自传式的歌,唱给曾经历苦难的自己,唱给所有支持者,也唱给那些轻视者。
如今他50了,大家都说五十知天命,应该顺从,应该妥协。
但我被这一现场打动了,他声音里有一种向外抗争的不甘心,与技巧、感情关联不大。
只有信念够强大时,才能感受到。
最后他与萧敬腾、张震岳合唱时,你能清晰地看到少年的影子,那么执着,那么深刻。
除此三位,还有很多可圈可点的现场。
第一期,可以看出来,节目主打“情怀”路线。
周晓鸥唱《你爱不爱我》;
萧敬腾唱《王妃》;
品冠唱《明明很爱你》;
杨坤唱《牧马人》。
即使翻唱,也是《千年之恋》(飞儿乐队)、《麻雀》(李荣浩)、《中国话》(S.H.E)这类热门金曲。
观众其实不反感唱老歌,他们反感的是借老歌消费歌手。
《闪光的乐队》特别考虑到了观众的感受。
主打情怀,却又不卖弄情怀。
你可以尽情徜徉在旧时光音乐里,享受老歌带来的独家温暖。
节目组侧重的是“音乐舞台”本身。
在做加减法这件事上,能看到他们的精益求精。
例如张楚的舞台,简单,纯粹。加一些炫技的东西没意义,只需要让张楚安静地唱歌就够了。
他们又放出94红磡的演唱会画面,借此致敬那个经典的摇滚时代。
懂的都懂,此时无声胜有声。
梁龙的舞美很炫,但他演唱的曲目却很精炼。
《大话西游》BGM的前奏,取代了原曲的冗长,一秒入坑。
这种快刀斩乱麻式的爽,贯穿首尾,是节目看点之一。
不拖沓,第一期不到十分钟就直接开唱。
摈弃动辄三、四个小时的剧情,观众看到后忘了前,《闪光的乐队》这种做法实在明智。
当然了,最大看点还是嘉宾阵容。
不只是张楚、梁龙这类摇滚老炮,还有很多其他领域的音乐人。
流行、国风、说唱、传统乐器等都有涉猎。
音乐,是舞台最大的支撑。
音乐多元化,舞台才有更多的可能性。
在《闪光的乐队》的舞台上,不止有vocal一种。
比如周洁琼的琵琶,她有琵琶专业的背景,从小勤习,这次更是大放光彩,一段琵琶秀征服了所有人。
还有阿朵敲的大鼓,她是少数民族,又一直坚持做民族音乐。
工作人员特别为她设计了“土家族”造型,还让她打大鼓,尽兴释放音乐潜能。
与阿朵一起参演的还有中国歌剧舞剧院的王佳男,他不是选手,但节目组没有忽视他。
表演结束,主持人华少隆重介绍了这位老师。
对音乐,对音乐人,《闪光的乐队》给了足够的尊重和支持。
看到这里,你其实也发现了节目在尝试一条新的“乐队”道路。
传统乐队,主唱,吉他、贝斯、鼓三大件,一个舞台,多位成员负责。
这么玩,没毛病。
但没有人规定,乐队只能这么玩。
《闪光的乐队》,我见到另一种形态,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乐队。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每个人都有某一领域的闪光点。
只要不囿于世俗和常规,你也可以散发超出个体的光辉。
我想,这或许也是节目第一期更彰显“个人表演”的原因。
你得先挖掘出自身的特点,才能找到合适的组织。
言下之意,先成为优秀的个体,再组成优秀的集体。
每档综艺,都有它的主题。
《闪光的乐队》,主题自然是“乐队”。
它重新定义“乐队”同时,也抛出了一个全新的玩法。
简单解释那就是:
27个嘉宾可以选择音乐知己,组乐队,搭建一个自己的团队。
这也是他们开创的先河。
把选择权交给选手,在这个舞台上,你是自由的,没有规则能束缚你。
节目就是这么个玩法。
选手们分成几组,表演完之后,剩下人投票,选出这一组内最想合作的音乐人。
而且,投票全部是实名投票,公开透明。
看似得罪人,其实就是逼着选手们不要假模假样,真的找音乐知己。
反正都是实名投票,不如选自己认可的了。
当然了,还有个前提是,认可是相互的。
节目要的是双向奔赴,有相同的情感共振。
有一幕,很好说明了这一点。
张震岳表演结束后,周洁琼把票投给了他。
阿岳也被周洁琼的琵琶秀深深吸引了,并向其投出橄榄枝。
而周洁琼提出的条件是“我可以带个人加入吗?”
因为在她心里,尚雯婕也是绝佳的搭档。
阿岳没有片刻犹豫,直接拒绝了。
他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音乐知己,正是这种不将就让他拒绝了其他人。
另一边,尚雯婕也有意招揽周洁琼。
她公开“开战”,跟张震岳抢人。
最后,周洁琼还是坚持了第一选择,没有答应。
尴尬吗?
我觉得不尴尬。
如果这点态度都没有,那后面舞台我不会再期待。
这也是《闪光的乐队》所需要的效果。
我的理解是:有趣的灵魂互相吸引,音乐人们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才能创造出更丰富的舞台。
看似尴尬、得罪人、下不来台面,背后目的很单纯:
就是为了好音乐。
相比于让歌手跳舞,让舞者唱歌,让rapper唱情歌这类雷人规则,我更倾向于《闪光的乐队》这种人尽其才,其利断金的设定。
我喜欢国风,如果你也喜欢,那咱们就一起做好的国风音乐;
我热爱摇滚,如果你也具备摇滚精神,那我们就朝着一个目标进发。
话说回来,乐队的本质不也与之同理么?
有相同的脾气、爱好、习惯、音乐理念,目光所至,脚下所行,是同一个方向。
这是《闪光的乐队》所要的结果。
整体看完,第一期给我的感动是淡淡的,并让我产生追下去的欲望。
期待老炮们与年轻人打成一片,跨年龄圈层交流,互相汲取不同时代的养分。
期待《闪光的乐队》后面的精彩演出。
不管怎么说,一档高口碑综艺,吸引观众的,一定是音乐最本质的样子。
冬天已至,寒意逼人。
期待这样一档综艺还原音乐本质,散发美好,温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