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能每天吃,长期吃吗?一篇新研究对此表示担忧_风闻
中国生物技术网-中国生物技术网官方账号-2021-12-27 09:20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全球超过3.5亿人受该疾病困扰,而且这一群体还在快速增长中。世卫预测,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第一位的疾病。
近日,发表在《Lancet(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抑郁症发病率正大幅上升,女性是男性的两倍。
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为6.8%。《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18至34岁青年是成人中最焦虑群体。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
因此,大量人群每天都在服用抗抑郁处方药。
抗抑郁药于20世纪50年代问世,虽然近些年新药研发层出不穷,但目前仍以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剂(SSRI)为主。
然而,是药就有副作用,对于轻度和中度抑郁症患者来说,是否也应该长期服用抗抑郁药呢?
近日,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子刊《Drug and Therapeutics Bulletin》上的一篇新综述提出对目前抗抑郁药物处方的担忧。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运营的皇家康沃尔医院的医生指出,对于轻度和中度抑郁症患者来说,长期服用抗抑郁药可能弊大于利。作者认为,精神病科医生应该减少抗抑郁药的处方量,并缩短患者的使用时间,以将重点放在重度抑郁症患者身上。
近年来,关于抗抑郁药在治疗中的地位以及停止服药后的相关危害一直存在争议。而且,在短期和长期使用抗抑郁药的益处方面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抗抑郁药物和安慰剂治疗之间缺乏显著的临床差异。
这篇综述的作者表示,鉴于这种不确定的利弊平衡,应该重新审视被广泛使用且不断增长的抗抑郁药处方。
该综述强调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大多数临床试验仅在6至12周的研究周期内观察药物的疗效。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人们通常服用抗抑郁药已经有好多年。
更令人担忧的是,大多数研究并没有关注对患者最重要的结果,如社交能力或生活质量,而仅仅衡量了症状。
该综述指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抗抑郁药物的不利影响。在长期服用SSRI药物的患者中有大约五分之一报告白天嗜睡、口干、大量出汗或体重增加;四分之一的患者报告性功能障碍;约十分之一的患者报告躁动、肌肉痉挛或抽搐、恶心、便秘、腹泻或头晕。
一项对长期使用抗抑郁药物患者的自评副作用调查结果甚至更令人担忧:71%的人报告情绪麻木;70%的人报告感觉“迷糊或超脱”;66%的人说他们经历过性困难;63%的人表示嗜睡。
作者还指出的另一个潜在问题,即长期使用抗抑郁药往往始于儿童时期。
事实上,几乎没有临床证据表明抗抑郁药对青少年和年轻人有效。然而,这种药是青春期女性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在一些国家,12至17岁的青少年服用抗抑郁药的人数正在迅速增加。
当然,这不是第一篇质疑抗抑郁药有效性的文章。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讨论这种药物是否能带来益处。
2017年,对最广泛使用的抗抑郁药SSRI进行的一项荟萃分析发现,在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分数范围从0到52)中,服用活性药物和安慰剂患者的结果仅相差2分。
英国国家健康与护理卓越研究所表示,3分以上的差异才算是“临床差异”;但其他研究表明,如果一种药物被认为具有临床重要性,则至少应该有7分的差异。不管怎样,许多现代抗抑郁药都达不到标准。
这篇最新的综述没有提供关于抗抑郁药药效的新证据,但它所做的是权衡这种药物的潜在益处与副作用风险。
这篇文章基于英国皇家精神病学院关于如何以可耐受的方式停止服用抗抑郁药的新指南。虽然不经常被提及,但停止服药后患者可能会经历头痛、焦虑、失眠、烦躁、疲劳和腹泻等症状,尤其是如果太快停止服药的话。
作者指出:“意识到抗抑郁药的戒断效应比以前所认为的更普遍、更持久和更严重之后,皇家精神病学院发表了一份立场文件,提醒开处方的医生注意这个问题,包括建议告知患者这一风险。”
目前已知停止服用抗抑郁药的最好方法是逐渐减少剂量。但研究人员写道:“即使谨慎减量,也无法保证患者能够避免长期服药的副作用或持续性的戒断症状等后果。”
他们还指出,目前的可用剂量还没有低到可以帮助患者逐渐减量的程度,在考虑如何最好地使用抗抑郁药时,还需要重新考虑一些其他的问题。
研究人员表示,这篇综述肯定不是关于抗抑郁药使用的最后定论,因为还面临着很多艰难的决定,而这需要更多的研究。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目前使用这些常用药物的方式可能不是最好的。他们认为,现在的沟通越坦诚,将来就越能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提供更好的护理。
作者总结道:“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些患者在停用抗抑郁药方面的困难,所以我们需要更加谨慎的开具处方,即在更短的时间内让更少的患者服用抗抑郁药。”
论文链接:
1.https://dtb.bmj.com/content/60/1/7
2.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1)02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