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件小事_风闻
T生-远行千里伴思考,一入粉丝便疯魔。2021-12-28 16:09
这件事是我的亲身经历。
90年代,很大的生产车间,几十台手动机床,还有两台数控机床。手动机床负责手动加工毛坯;数控机床根据设定好的加工程序,负责精细加工。工人三班倒,人歇机器不歇,24小时开工。
这是一家上海郊区的乡镇企业,也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曾经的普遍现象。
生产出了问题。由于当时电网电压不稳定,一天用电谷峰电压差异大,数控箱电源适应弱,常出现程序缺失、甚至直接清零,马上就是半成品报废。同时,在现场我还发现一个现象,每当手动机床开机时,瞬间电流变化的冲击太大,影响整个车间用电,也可能导致数控箱电源受冲击掉程序。
怎么办?供电电路重新改造,数控机床单独供电,时间与金钱都耗不起。企业已经咬牙买了两台国产数控箱,又为两台数控机床配了稳压电流屏,可生产环境实在太差,故障频次依然太高。
考虑再三,决定在数控箱的控制电源上想办法。现场拆开数控箱,取出控制电源,然后做了一些小小的电路改动,算是暂时克服了问题。之所以说暂时,因为强电冲击弱电,是工业生产的普遍难题,即电源难题。小小的技术改动只能降低故障频次,不能完全避免。
工业技术最重要的是稳定性、可靠性,而不是功能花哨、设计复杂、“理念”先进。前者影响的是规模经济性(生产中断一次报废一批可能一个月白干),后者影响的是市场营销。实践经验是,可靠性与复杂性呈反比,即越复杂可靠性越低。
越复杂可靠性越低,越是新技术可靠性越低。干过码农的都知道,很难有一步到位的控制程序,总是在使用中不断补BUG走向完善。这还是应用环境比较友好的软件业,如果加上机械装置以及各种户外环境场景的工控机呢?根据这条,马上可知,特斯拉前期商用必然可靠性偏低,因为其大量所谓智能应用根本没经历过大规模市场使用验证。
工业技术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从何而来?不靠工程师正确的想,而是在现实运用出现问题后不断的改。
就像上面的小事,如果我在现场的电路改动被实践证明长期有效,那么以后数控箱的控制电源设计便可以按这样定型。由此得到结论:市场需求是技术进步的第一驱动力。
80、90年代,中国勒紧裤带引进了各种工业生产的生产线,比如波峰焊生产线,比如两面印刷线路板生产线,大多在国企。可是,这些生产线又往往开工率不高,为什么?
难道是市场没有需求?市场需求大得很。可市场上没人知道有这种生产线。就算知道,心里没底也不敢用。而国企又没什么向市场推销的动力。由此,又导致一个现象,这些生产线的技术改进很慢,也没什么人能熟练使用,因为使用频率不高,问题马虎就过去了。比如,波峰焊焊点不清,线路粘连。就算有下功夫的技术骨干,没几年就会单干或跳槽民企。
而在民企资本扩大,能买得起这些生产线后,技术熟练与改进速度飞快。三班倒,有什么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发现。出问题恨不得逼技术人员(不管是不是企业员工)不吃不睡解决。
这种现象很普遍。由此,90年代,政府推动进一步国企改革,政企分开、市场化考核、充分竞争领域国企退出等等。这是要消灭国企吗?这恰恰是要挽救国企,将国企的有限资源投入到国家最需要且不可替代的领域。
关于需要国家主要控制的领域(即国企的主战场),其实《共产党宣言》中有,即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关于国家改造的十条主张。马克思从来没有设想过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是苏联在历史实践中由刚成立时的战时配给制,逐渐演化形成的。
工业化,最能体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熟技术与产品,需要不断实践打磨,需要时间检验。航空大飞机是对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极致要求的工业明珠。C919,2006年国务院立项、可行性立项、设计验证、分段样品验证、2017年首飞,中间不知解决了多少难题,至今还没有商用。以今日中国的工业能力,C919尚且花了十五年时间,能相信几年就攒出个航空大飞机?这是对科学技术,对人命安全的无视。
最后,现实对我最深刻的教育,那些三班倒的工人是最可敬的人。他们可能刚刚从田地走向工业岗位,后来又从繁琐的重复劳动者,成长为巡视生产线能输入修改工控程序的现代化熟练工人,他们是今天中国工业化基本实现的脊梁。同时,也希望后人,对那个处理品、残次品很多,工业产品故障率很高的时代,多一些理解,少一点抱怨。这世上从来就没有随随便便靠嘴皮一说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