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棒任广东代省长,王伟中的“新担子”_风闻
城市进化论-城市进化论官方账号-探寻城市路径,揭秘经济逻辑2021-12-28 08:32
从“引领带动”到“协同发展”
近段时间,广东省迎来重磅人事调整。
据南方+消息,12月27日上午,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召开。会议经表决,任命王伟中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会议决定接受马兴瑞辞去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职务的请求,王伟中代理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职务。
王伟中 图片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王伟中此前为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2天前已任广东省政府党组书记。原任广东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的马兴瑞,则已转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值得一提的是,马兴瑞、王伟中有不少共同点,均担任过深圳市委书记,都有科技背景,也都有过“空降”地方的经历。
王伟中曾在科技部任职长达16年,从处级干部一直干到副部长,被媒体冠以“科技尖兵”的称号。从2017年4月至今,他担任深圳市委书记期间,见证了当地许多关键性节点。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深圳进入了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黄金发展时期。
如今,从深圳市委书记到广东省代省长,如何让深圳和广州“双核”齐头并进,进而带动粤东西区域协同发展,是外界关注的焦点,自然也是王伟中肩上的“新担子”。
山西“救火”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616331
公开信息显示,王伟中出生于1962年3月,今年59岁,山西朔州人。17岁时,他考入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水资源工程专业学习,随后又在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水文及水资源专业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业。
正是这段学习经历,使得王伟中在1987年毕业伊始就进入水利部从事水资源方面的工作。直到1991年8月,他调任国家科委(1998年后更名为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资源环境处主任科员,在此后他一直在科技部工作,并于2010年4月升任科技部副部长。
2014年9月30日,王伟中履新山西省委常委、秘书长。当时,山西刚刚经历“塌方式”腐败,多名省部级官员密集“空降”山西,王伟中是其中之一。
两年之后,王伟中转任太原市委书记。当时,组织部门曾评价王伟中:政治上坚定,党性观念强,视野开阔,工作务实,作风严谨,要求自己严格,熟悉经济、科技工作和党的建设,有改革创新精神,政策理论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推动工作力度大。
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王伟中掌舵太原的时间虽短,但他的施政理念还是给当地留下深刻印象。
履新后不久,他接受《山西日报》专访时曾表示,太原市要把建设转型综改示范区作为推进全市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最大机遇,举全市之力推动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彼时,距离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批已有6年。正是在王伟中任上(2016年11月),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管委会筹委会正式成立,示范区建设进入实质阶段。随后,集聚创新资源、现代产业,引领创新驱动产业转型的重要项目——示范区现代产业园区太原起步区规划出炉。
以太原都市区为主战场的综改示范区也逐步成为太原转型升级的重要承载。其中,计算机通信产业被视为太原在“煤炭寒潮”后产业转型的新方向。
根据2019年统计数据,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里,太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数量占比排名第2,为14.537%,仅次于深圳的18.42%,超越西安、杭州、贵阳等传统信息技术强市。
此外,王伟中也是较早提出“提升太原首位度”的主政者。在2017年山西省“两会”期间,他表示“太原不光是太原人民的太原,更是全省人民的太原,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省会意识、率先意识、责任意识和贡献意识,提高省会城市的首位度”。
深圳“掌舵”
2017年4月,王伟中南下深圳,履新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这次调任或与王伟中的深厚的科技背景相关,毕竟长达20余年的科技部任职经历,对于前沿科技和产业发展早已熟稔于心。在外界看来,他作风严谨、务实,是典型的“学者型官员”。
值得一提的是,王伟中也是深圳建市以来,第一位直接由外省“空降”的市委书记。虽然深圳历任市委书记中,不乏长期在中央或外省工作的官员,但他们就任深圳市委书记时,均已在广东省或深圳市其他岗位历练过。
彼时,深圳正面临制造业大量外流的严峻局面。根据2016年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深圳外迁的企业中,低端落后的制造型企业不再占大多数,而变成了先进制造业,尤其包括了一些大中型企业,该报告同时警示当地产业不要陷入“空心化”。王伟中也在一次接受媒体电视采访的时候表示,“我到深圳工作的时候,华为在东莞松山湖的基地建好了”。
公开资料显示,到任不足一月,王伟中陆续赴华为、腾讯和中兴等企业密集调研,业内认为这对稳定高端制造业“军心”起到重要作用。在王伟中调研华为时,华为总裁任正非表态:华为总部永远不会搬离深圳。一年后,双方签署“扎根深圳 展望未来”合作协议,王伟中任正非见证签约。
面对深圳第二产业连续下滑的问题,王伟中还曾表示,要大力夯实产业基础,严守工业用地的红线,严防土地空心化空房地产化。特别要加大工业土地,确保工业经济在GDP中的合理比重,要坚决避免脱实向虚,要发展和壮大实际经济。
除此之外,王伟中也非常重视深圳在基础性创新板块的短板。他曾表示,深圳经济发展面临的四大隐忧之首就是国家布局的行业性大院大所太少、高等院校少、重大基础研究平台少、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深圳在一些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这也是近年来,深圳发力建大学的原因。有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4月,深圳是国内“双一流”高校设立异地机构最多的城市,没有之一。
从“十三五”时期来看,深圳GDP已经达到2.77万亿元,总量位居亚洲第五,五年年均增长7.1%。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跃居全国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1.02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7.1%。高端制造业已经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陆续发布,建设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这两个重大国家战略“叠加”,使得深圳的发展迎来“双区”驱动的新时代。
去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深圳实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一周年之际,王伟中接受央视《对话》栏目专访时直言,
先行示范区的任务和战略定位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可以完成的”。2035年,深圳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留给深圳的时间只有15年,要比全国提前15年要打出样板出来。
履新广东
图片来源:摄图网501631673
从深圳市委书记到广东省代省长,王伟中身上的担子已经不只是深圳,而是整个广东,相比“引领”,域内的“协同”发展成为更为紧迫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广州、深圳“双核”的协同。在粤港澳大湾区视域下,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发挥其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至关重要。
王伟中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谈到广深之间的强强联合。在他看来,广深应该构建更加紧密,更加高效的联动发展机制,放大广州之“广”和深圳之“深”,在更广的范围,更深层次上推进战略合作。
除此之外,大湾区与粤东西之间的差距也是广东面临的严峻问题。以2018年数据为例,广东四大区域——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北部生态区,GDP占全省比重分别为80.2%、6.6%、7.4%和5.8%,人均GDP分别为130182元、38340元、46230元和34883元。
王伟中曾表示,要聚焦强化整体效应,按照广东省一盘棋的部署,坚持“核、带、区”分工不分家,分区域不分格,增强核功能。推动广州与湛江,深圳与汕头深度协作的双核+双复中心动力机制,共同发力提升广东城市群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今年4月,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外公布,当中提出广东“十四五”时期十个新的目标,其中之一便是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实现新跨越。
此外,“十四五”时期,广东还提出要推动全省制造强省建设迈上重要台阶,培育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制造业创新集聚地、开放合作先行地、发展环境高地。
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以及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巩固提升制造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支柱地位”的要求,当地部门专门评估测算了“全省制造业占GDP比重”这项指标——
在“十四五”时期,全省制造业占GDP比重保持在30%以上——相比2020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3%——相比2020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
如专家所言,“广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制造强省,主要体现在智能制造的能力方面。”对于曾推动深圳向高端制造引领发展的王伟中来说,如何加速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也是一项重要考验。
头图来源:摄图网500323727
文字 | 淡忠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