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侄稿》之所以地位这么高,一在于用笔,二在于变化,三在于内容_风闻
田广国冯汉强-2021-12-28 07:45
【本文由“三尺剑方”推荐,来自《《祭侄文稿》在当代无人欣赏了?《妙墨中国心》导演:预料到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会飞的蟀蟀
- 一个理工科工作者,提点低级问题。接受指点,拒绝喷骂!
这篇帖子,跟宋徽宗的瘦金体工工整整的,完全不一样。而且,卷面还有不少涂改的地方。
按照现在孩子的语文老师的看法,如果只是讲卷面情况,应该是不过关的。
为什么人们会把它抬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
《祭侄稿》是一篇草稿,“意不在字”,本身不是为了写好字而创作的,它的地位之所以这么高,一在于用笔,二在于变化,三在于内容。
用笔:对于认真学习过书法的人来说,看到一副作品的线条就能够想到这线条在书写时毛笔的姿态:笔毫的绞转顿挫、万千笔毫与纸面的摩擦,手的力量和笔毫蓄含的弹力是怎么施于纸上的。学书者即便无法欣赏《祭侄稿》中收放、揖让等单纯字形上的美感,也立即会意识到,这副作品的书写者是一位能随心所欲使用毛笔的人。历史上真正达到这一点的人不多,宋徽宗不是其中一个。用不了几年学习,学书者就会意识到想要达到《祭侄稿》的水平比想要达到宋徽宗的水平需要多花数倍的功力。
变化:行书与楷书不同,因为其书写速度较快,必须追求一种动态的美感。整齐的书写容易导致审美疲劳,这在楷书中已经是一个问题,在笔法细节有所简略的行书中更为明显。所有的书家都会从字形、用笔等角度思考行书书写如何产生美观而不易致审美疲劳的变化。《祭侄稿》中也有这种变化,但它不是思考的产物,所谓“意不在字”,而是书写的自然节奏所致,因此其变化自然而合理。变化不是刻意设计而是在保持对笔的控制下当时毛笔运行的姿态自然变化所导致的。这使得对于学过书法的观者,当时握笔疾书的动作与力量,纸上依稀有像。这对于《兰亭序》也是如此,“神龙本”、“黄绢本”中部分字仿佛有醉态。
内容:具体内容都有介绍,不必多说。只说内容与书写的结合。生纸、秃笔、宿墨与书写节奏完美结合产生了《祭侄稿》的神奇效果。前面我已介绍了学过书法的人在看到书法作品时可以由纸上的形象一定程度上还原出当时的用笔。这一点在《祭侄稿》上就产生了如同电影般的体验。每一次蘸墨,每一次落笔,转折,每一次涂改,仿佛都在眼前,文中的悲愤也仿佛透过纸墨散发出来。每一枯笔,笔毫与纸摩擦的沙沙声;每一转折,笔锋翻转的弹力,都仿佛在耳在手。这种体验是没有书法学习经历的人很难体会的。